院士談國家科技獎勵制度“變臉”

自然科學 時政 科技日報 2017-06-24

院士談國家科技獎勵制度“變臉”

圖片來自網絡

本報記者 付麗麗

“國家科學技術獎導向性強,本次三大獎總數由不超過400項減少到不超過300項,體現出寧缺毋濫的精神,物以稀為貴,這對提高獎勵制度的社會影響,激勵科研人員更潛心研究,做出高規格的研究成果意義重大。”日前,國辦發佈《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談及此次國家科技獎勵制度的“變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17年前,為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頒佈實施。“一年一度的獎勵大會深入宣傳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麼多年來,國家科技獎的社會影響力是公認的,獎勵在科研人員心目中的分量很重,確切營造出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說。

錢七虎表示,以激勵自主創新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當前,國家提出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這就更需要注重科研的原創性和首創性。此次改革中技術發明獎和自然科學獎的比例在提高,科技進步獎數量在減少,這與國家需求相適應,符合建立科技創新型國家目標的需要。

“評獎數目的減少,我覺得是好事,更有助於科研人員沉下心來搞研究。”錢七虎說,如今青年科研人員頭上的光環太多,諸如傑青、優青、長江學者等等,各種項目申報、評審,很容易分散精力,如果年輕人“三觀”樹立的不牢,很容易被迷惑。

此外,錢七虎認為,改革特別強調公開、公平、公正。加強提名制度,將來不但公示被提名人,還要公示提名人,這就需要提名人負起責任,切實瞭解項目的水平如何,是不是有拼湊、包裝和抄襲的嫌疑。同時,還要建立誠信制度和事後評價制度,落實到具體人和項目,比如哪些提名項目很差,要指名道姓的評估,這樣才有助於真正的公開、公平、公正。

孫寶國也表示,公開提名給大家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而且提名人和單位的責任也很明確,競爭性更強,有利於進一步提高獎項的影響力和權威性,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跑票要獎一票否決,禁用國家科技獎名義營銷……改革中的科技獎勵在迴歸學術性、榮譽性的同時,也對違規、違法行為收緊了“緊箍咒”。“跑票要獎屬於不正之風,必須堅決抵制,而且要列入誠信檔案,建立黑名單,還要制定出處罰措施,比如出差不能坐頭等艙,三年以內不準再報獎等。”錢七虎說。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錢七虎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年輕時他也曾多次獲得國家大獎,後來又分別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我們那年代根本就不知道提名的事情,包括當選院士,都是通過後才知道的,哪兒會想到去跑去要。”錢七虎說。

“但必須說,國家科技獎的評選是最嚴格的,評委名單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錢七虎說,而且一旦發現有找、要的立馬取消,比如,2015年、2016年,就有候選項目完成方因請託評委,而被取消獲獎資格。(科技日報北京6月20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