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能沉睡的是良知

自媒體 美文 清哲木 2017-05-12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能沉睡的是良知

清哲木

我喜歡一首詩,因為這首詩它穿透了我的靈魂和內心,她也是我堅持前行的力量。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曾寫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這種超越了國家和種族的命運與共的感觸,正是激發人們尋求人道主義共識的基礎。這也是當今我們這個社會應該需要的聲音,因為,在日益繁榮的自媒體和嘈雜的社會構建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土,人類的良知不能沉睡。

崇尚公平正義的社會需要喚醒更多的人類良知,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而正義與良知應是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而維護社會的公平不甘沉默的聲音,能喚醒公民權利意識,帶來公民互助取暖及反思自我的歷練。每個人都是一盞燭火,不甘於沉默的聲音如果越大,光明所及之地就越是廣闊,而黑暗所佔據的範圍也便會越來越小。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能沉睡的是良知

朗朗乾坤,其實善惡就在眼前!人心在善惡取捨中,沒有旁觀者!如果某個矛盾衝突發生現場還有第三方的存在,那麼這個第三方,已經不可能置身事外,他的態度,對事態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會決定自己和他人的未來。尤其大是大非,大善大惡面前,絕對不能縱容護短,更沒有中立一說,這就象見死不救枉為人,漠視罪惡本身就是罪惡。無論出於何種動機,對惡的縱容就是對善的打擊,對野蠻暴行的沉默就是對文明的羞辱玷汙!當所有的人都對著謊言與暴力屈膝下跪,他們已經墮落成撒旦的奴隸,這時的人類還值得慈悲的神佛再來救度嗎?縱然上天有好生之德,神佛無量慈悲,又如何救得了自取其亡之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能沉睡的是良知

為什麼,今天我要重溫約翰·多恩的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希望和大家分享銘記,因為,我們都是人類的一員,很多事,沒有理由袖手旁觀,一些別人的悲劇,請有時候照一下自己,如其冷漠的扭曲,不如開啟內心的一份良知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人心失去衡量善惡的標準,社會也相應喪失公平與正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這個道理在今天看來尤為重要,如果每一個人只想著維護自己所在的利益,從而無視道義良知,面對是非,面對謊言和欺騙……不敢發出半點正義之聲,反而視若無睹,甚至推波助瀾,以求自保,這時的人,可以說已經良知不存!變相來說,也是選擇自己的未來!哲木觀察一直相信;人,必將為自己的苟且、怯懦與冷漠付出代價!這是社會發展的定律。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能沉睡的是良知

幾天前,我和一位朋友聊天,談到當今的一些社會現象和問題,眾所周知的,當今社會的某些領域,或者一些社會成員,他們最缺什麼?他們不缺財富,不缺資源,甚至也不缺法律,不缺制度。他們最缺什麼?他們最缺良心。一些人,就是善於顛倒黑白,是非不分,為了自己的一點小利益,為了所謂“社會責任”,充當“意見領袖”不惜放棄社會責任,混淆視聽、誤導社會,對社會主流價值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公民個體良知,是我們每個社會成員的內心力量,它指引人們遠離醜惡,通向善良。什麼是真善美?真善美就是我們每個社會成員的良心都在有力地跳躍著!

我們太需要去維護社會良知,社會良知,是社會的靈魂,是我們社會健康肌體的最好的滋養。這就如同約翰·多恩的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本文來自鳳凰號,僅代表鳳凰號自媒體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