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朱元璋 地理 建築 康熙 行者愛徒 2017-07-18

明代皇帝朱元璋開國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這其中,要數劉伯溫與蘭州興隆山的許多神話故事最為著名。有天,朱元璋走到宮柱背後,突然天崩地裂三聲巨響,一枝箭恰好射在金龍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無疑。朱元璋大驚失色,急忙找來軍師劉伯溫,劉伯溫掐指一算,連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劉伯溫則手執朱元璋御賜上方寶劍,帶著三千人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訪龍脈,最後一直尋到蘭州榆中興隆山,見兩峰繫馬銜山支脈,如龍飛躍,前有鳳凰嶺如同屏風立於峽口,藏精聚氣,一派帝王之象。劉伯溫帶幾百號人鑿挖興隆山山石,取出棲雲山半山的蠟燭,進一步確定西北的龍脈便在此處,隨後開始斬龍、伏龍。自從那時候西北再也沒出現一個帝王,這雖然是傳說,但也說明了興隆山的與眾不同。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興隆山位於甘肅蘭州境內,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橋橫空飛架峽谷。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興隆山唐宋時,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清代時,這裡廟宇樓閣,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畫棟雕樑,飛簷紅柱,甚為壯觀。後大多被毀,僅存清代雲龍橋一座。清康熙年間改名興隆山。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蘭州興隆山雲龍橋是一座畫廊式木拱橋,橋身為木體弓形,精巧玲瓏,似彩虹跨越山澗。橋身長155米,寬3米,橋上設廊7間,橋的兩頭各有一閣,是歇山頂四角飛簷的建築。廊內雕樑畫棟,廊頂覆蓋琉璃瓦。經明末戰亂之後,山裡的香客已經絕跡,只留下寂靜的空山。谷內原有一座臥橋,當時已被洪水沖毀,只剩下兩個橋墩。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馬銜山地處興隆山南側呈西北東南走向,最高海拔3670米,山頂如平川。馬銜山以高山寒帶凍土地貌為主要景觀特徵,高聳的地勢和嚴寒的氣候條件,使馬銜山的地貌景物與興隆山截然不同,而與號稱地球三極的青藏高原極為相似。馬銜山地貌景物奇特,既有凍丘地貌,又有古冰緣遺蹟。每年盛夏可見到山頂白雪飄、山腰百花豔、山下綠波盪的奇妙景觀。馬銜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留傳有大石馬、小石馬、石棺材、金龍池等民間傳說。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大佛殿中間有大殿三間,兩旁各有配殿兩間。斗拱重簷,雕樑畫棟,均以藍、綠、紅三色相間彩繪,莊嚴肅目。殿前三株雲杉挺拔高大,院內有蒙古包五頂。正殿裡供奉著三方佛,中間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殿內的塑像,泥身金妝,線條流暢,形象逼真。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官灘溝屬興隆山,位於蘭州市和平鎮境內。官灘溝系明代肅王牧馬場舊址,舊稱肅府官灘,現留有牧馬官灘界牌一座。區內兩山夾一溝谷,幽谷旁通。山形雖無興隆山之峻奇,但充滿山林野趣,進入官灘溝使人感覺到滿目青翠,明朗開闊。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很高,隨著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現人工針葉林,次生闊葉混交林和高山灌叢。喬、灌草錯落有致,季相色彩變化豐富,森林環境絢麗多彩,十分宜人。

蘭州這座山被人挖了幾鐵鍬,西北幾百年就再沒出現過一個帝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