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周梅森 人民的名義 文學 小說 舌說電影 2017-06-01

前段時間,一部主旋律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這次的尺度之大、官場門道之多都堪稱之最。該劇在前不久落下了帷幕,但是緊張的劇情和官場的呈現,以及高壓反腐的態勢都讓觀眾頗為叫好,至今還意猶未盡。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而這部電視劇的而作者周梅森也著實大火了一把,各大書店的《人民的名義》賣到脫銷,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作者周梅森是以寫政法類書出名,有《絕對權力》《國家公訴》等等。他坦言《人民的名義》這本書自己寫了八年,曾六次易稿,修改都不知道幾百次。而創作這樣敏感的題材顯然不是那麼容易,被問到是否認識許多高官時,周梅森回道:“是的,我認識很多高官,有一半都進去了。這本小說裡很多都是有原型的,我想起來有時痛心他們的變化。”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1956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的周梅森,在十多歲的時候從一個收破爛的老頭手裡淘到了一本破破爛爛的書,前面少了十幾頁,後面少了十幾頁,但是這本破書卻把周梅森深深的吸引進去,從此與文學結緣。這本書就是《巴爾扎克傳》,年輕的周梅森立志成為下一個巴爾扎克。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1989年,在經商的大環境下週梅森也選擇了下海一搏,為了賺錢,他做過房地產、運輸、商貿等。積累了一定的積蓄後,周梅森開始涉足股市,他同時也是江蘇省最早的十個大戶之一,這年1994年,周梅森38歲。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1997年,他寫《天下財富》時採訪了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高度評價了資本市場,還號召大家把工資、稿費投入股市,一起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但是令周梅森萬萬沒想到的是,日後的自己要領著一群股民起義,甚至於深陷“股權代持”的官司。

當初一門心思賺錢的周梅森只有兩個追求:1.保障自己作為作家的獨立性 2.提高家庭的生活質量。所以他並不是一個傳統的作家,他也是個商人。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周梅森還有“股市義士”的稱號,曾帶領一大幫股民維權的他受到了高檢的關注。高檢的人出面找到他,希望他出面寫一部反腐的作品,但是被周梅森回絕了。因為當時他正在打著官司,心情比較灰暗。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場官司竟然成了他寫《人民的名義》的導火索。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手持股權證自以為高枕無憂的我就此捲進兩年多的股權官司,它讓我深刻的瞭解了中國地方經濟的亂象,對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這場股權官司就此走進了《人民的名義》,我就是小說和電視劇裡股權被賣掉的倒黴的大風公司的工人們。”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1983年開始寫作的周梅森早期的作品都是比較純粹的文學,如礦難寫過《黑墳》,戰爭寫過《軍歌》,民國寫過《英雄出世》。當時的周梅森追求的是藝術的永恆,離現實生活還有些距離。當時十本書加在一起發行不超過5萬冊,後來經商後,周梅森開始貼近了現實,《人間正道》、《天下財富》、《中國製造》、《至高利益》、《絕對權力》、《國家公訴》。每本書的銷量都不低於15萬冊。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在經歷了商場的爾虞我詐,周梅森還能回到作家的身份,並且帶著在商場的感受把它加到作品裡。他把自己形容為:一流作家,三流股民。在他骨子裡,自己終究是個作家,他也在儘自己的全力為這個社會帶來一些改變。唯有這樣的作家,才能給我們帶來《人民的名義》的良心之作。

周梅森:“我寫《人民的名義》,其實是被逼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