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的科學性

種植業 哀牢山 紅河 農業 哈尼家園生態綠春 哈尼家園生態綠春 2017-11-04

梯田的科學性

哈尼梯田文化三題之梯田的科學性

哈尼族梯田是雲南亞熱帶山區農業的典範,是自然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文化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本文僅就這個龐大而完整系統中三個較為鮮明突出的方面,即梯田的科學性、梯田的文化性、梯田的唯一性提出討論。

一 、梯田的科學性

(一)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

紅河南岸山高谷深,是縱貫雲南綿亙千里的哀牢山南部末端。這一地區紅河橫斷,支流眾多,李仙江、藤條江等數十條河流,加上紅河干流的縱橫切割,使得山巒起伏、溝壑交錯,是一個典型的大河流域和小流域交錯組合地區。大河流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小流域則是以大河支流形成的一個個局部生態系統。這種生態系統的特徵是,氣候和物種的極端多樣性。這裡山體斷面多呈“V”形發育,地勢高低懸殊十分顯著,海拔最高西隆山3074.3米,最低紅河出境處河谷僅76.4米,總體地勢高差竟達2997.9米。因而,從山腳到山頂,熱帶、溫帶、寒帶氣候依次排列,形成了氣候立體性分佈的典型的亞熱帶山區。當地民諺:“一山分四季,隔裡不同天”,說的就是這種立體氣候。

哀牢山區的自然環境,是以氣候的垂直立體分佈和與之相適應的植被的立體性分佈為特徵的。哈尼族正是利用這種地貌、氣候、植被的立體性分佈特徵,建構與之相適應的農業生態循環系統的。

在較為陰冷的高山,保持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由於雲南亞熱帶哀牢山區受南面海洋性季風和海拔高低懸殊的影響,這裡雲遮霧罩,降雨充沛。另外,從炎熱河谷的江河湖泊中蒸發升騰的水蒸氣在此化為綿綿霧雨,灑灑淋淋,終年不斷,在林中匯成數不清的水潭和溪流。低山河谷的江流湖泊均孕育於此間。這是天然的綠色水庫。因此,哀牢山區具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點。哈尼族人民對高山森林的保護是十分重視的,因為這是梯田農業的命根子。

氣候溫和的中半山,是理想的居住地。哈尼族在中半山的向陽坡上建造房屋,形成村落。在村寨周圍種植樹木,在房前屋後開闢菜園,並修築道路與各村寨連接。以高山森林為源泉,引入村中的人畜飲水,永遠用之不竭。而且,居住此間,既方便上山狩獵採集,又方便下山種田。故民謠說:“要種田在山下,要生娃在山腰。”

從村寨邊至山腳河谷的整個下半山,是層層梯田。這裡氣溫較高、溼度較大,適於稻穀生長。哈尼族農民依著山勢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所開梯田每層大小不一,錯落有致,重重疊疊,直掛山腰。在梯田間修有道路,行走方便,易於耕作。

水是農業的命脈。在亞熱帶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梯田農業中,水以奇特的方式貫穿於農業生態循環中。高山森林孕育的溪流水潭被哈尼族引入盤山而下的水溝,流入村寨、流入梯田,梯田連接,水溝縱橫,泉水順著塊塊梯田,以田為渠,由上而下,長流不息,最後匯入谷底的江河湖泊,又蒸發升空,化為雲霧陰雨,貯於高山森林。

這種農業生態系統與亞熱帶哀牢山區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密切吻合的。如此巧妙地適應自然,利用自然,變自然生態為農業生態,是哈尼族勤勞智慧的結晶。這種農業生態系統,沉澱著哈尼族悠久的歷史,反映著哈尼族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把握,維持著哈尼族定居哀牢山區的上千年的生存與文明[1]。

梯田的科學性

(二)完整而獨特的水利系統

哈尼族農田水利是由哀牢山亞熱帶山高谷深的地理氣候環境所決定得,是哈尼族人民適應自然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獨特成果。據有關資料分析,五萬畝森林的蓄水量相當於一座容積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按此推算,哀牢山森林植被可蓄水2800萬立方米,對穩定哀牢山地區的水分平衡具有巨大的作用,是哀牢山地區和周圍農業穩產高產的重要保障。哈尼族在每座懸掛著梯田的山腰,都挖出數道水溝,這些水溝像銀鏈一樣纏住大山。平時,道道大溝接住了高大山體和森林中滲出的泉水;雨水季節,漫山流淌的山水被水溝接住,順著大溝流入梯田。每道大溝的上源都通往高山森林中的水潭、小溪和河流。有的水溝長達數十里,跨越鄰居=縣,直接水源,這樣可保持農田用水長年不息。元陽縣洞浦村,僅有梯田950畝,而盤山而下的水溝竟有22條,其中大溝5條,中溝4條,小溝13條;攀枝花鄉的情況更為驚人,有水溝162條,其中僅大溝就42條。大溝就是直接水源的溝渠。從高山順溝而來的泉水,由上而下注入最高層的梯田,高層梯田水滿,流入下一塊梯田,再滿再往下流……直到匯入河谷江河。這樣,每塊梯田都是溝渠,成為水流上下連接的部分。山水遙遙而來,夾帶碎石泥沙,為了防止梯田沙化和堆集碎石,哈尼農人在溝水入田處挖一深坑沉澱沙石,在此清除石沙十分方便。

這種獨特的山區梯田農業的水利工程是千百年來生產經驗的積累,是勤勞智慧的結晶。興修水溝關係到梯田農業的成敗,是集體的大事業,而且還不僅僅是一村一寨的小集體的事。水溝跨州連縣,盤山繞嶺,密如蛛網,灌區內所有的人都視水溝如命根,對水溝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不但興修時出力,護養溝渠也為己任。溝渠稍有破損,誰見誰修,蔚然成風。每年冬季,各村出動,疏通溝渠,砍去雜草,培堤築壁,維修一新。這種集體主義風尚是哀牢山梯田農業所決定的,反過來,它又促使哈尼族梯田農業不斷保持、發展和完善。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和長期的梯田農業實踐中,哈尼族人民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水規。這種水規是根據一股山泉或溝渠的灌溉面積,由這一面積內的農戶依各自的梯田數量共同協商,規定其用水量,然後按泉水流經的先後,在溝與田的交接處橫放一塊刻有一定流水量的木槽,水經木槽口流入各家梯田。這種約定俗成、代代不逾的水規,為維持梯田農業系統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水利系統設計的巧妙體現在它滿足了多種功能的需求:為村寨中的人們提供生活用水和飲用水,為設於村寨中的水碾、水碓、水磨等設施提供水能資源,為梯田提供灌溉水源和施肥途徑,還為整個景觀提供洪水排洩的渠道。

這個水利系統體現了它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的結合。2010年,雲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災,許多地方栽插受阻,顆粒無收,但紅河南岸哈尼族的梯田沒有受到乾旱的影響,按時栽插,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哈尼族梯田水利系統的科學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三)完整的農業耕作制度

哈尼族的梯田農業,是利用哀牢山區地貌、氣候、植被、水土等立體性特徵,創造出的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的良性農業生態循環系統。它在雲南亞熱帶哀牢山大山地理環境中,在哈尼族長期的農業實踐和社會發展中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形成了整套較為科學、嚴謹的梯田耕作程序,以及相適應的富有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土地、森林和梯田管理制度。

1. 農業知識系統

由於哀牢山區地形地貌及氣候的立體性,哈尼族的層層梯田,從山腳到山頂就處於不同的海拔高度及不同的氣候帶中,於是哈尼族的梯田農業,從梯田營造、水利灌溉、谷種選擇、田間管理等方面均呈現極為特殊的複雜局面。僅以稻穀品種的培育選擇使用為例,即可看出哈尼族在複雜環境和複雜梯田生態中的創造力所達到的驚人程度。在愛老上區,哈尼族培育使用的傳統稻穀品種達數百種,僅元陽縣哈尼族就擁有本地品種180個。這些品種分別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及氣候帶中使用。在海拔1600-1900米的氣候溫涼的上半山,使用小花谷、小白谷、月亮谷、旱谷、冷水谷、拋竹谷、冷水糯、皮挑谷、霧露谷、皮挑香等耐寒稻穀品種;在海拔1200-1650米的氣候溫和的中半山,使用大老梗谷、細老梗谷、紅腳老梗、老梗白谷、大白谷、麻車、螞蚱谷等溫性高棵稻穀品種;在海拔800-1200米的氣候溫熱的下半山,使用老皮谷、老糙谷、大螞蚱谷、木勒谷、勐拉糯、七月谷等耐熱品種;在海拔150-800米的炎熱河谷,使用麻糯等耐高熱稻穀品種。在哀牢山區,由於地形、氣候付贊到“隔裡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的地步,因而絕大多數稻穀品種適應面積往往不超過一萬畝,有不少品種只在幾百畝甚至幾十畝中適用。於此可見梯田農業生態的極端複雜性,以及哈尼族在哀牢山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時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同時,哈尼族的稻穀品種,無論高山耐寒的、中山溫性的,還是低山耐熱的,一般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易脫粒。哈尼族梯田處於不同的氣候中,稻穀成熟有先有後。由於哀牢山氣候多變,先成熟者必須儘早收割,在田間用谷船儘快脫粒,將穀子揹回寨中;繼而隨熟隨收,保證顆粒歸倉。如果稻穀難以脫粒,不僅勞動強度增大,耗費時日,而且嚴重地影響和拖延逐步成熟的稻穀收割,氣候一變,造成豐產不豐收。另外,哈尼族田在山下,人在山上,如果脫粒不易,又擔心氣候變化,就需收割後連稻穀棵一起揹回山寨,勞動強度將大大增大;而且哈尼族所居無平地,無法在村中建打穀場,連莖稻穀揹回村寨,徒勞無益,且造成更多麻煩,還不能保證顆粒歸倉,萬無一失。所以,在哀牢山特殊地理氣候環境中,梯田稻穀必須易於脫粒,隨熟隨收,方能保證豐收豐產。第二個特點是高棵。高棵,即稻穀長得高、稻草長。這個特點真是意味深長。哈尼族住房為土牆草頂。為了保證冬暖夏涼的居住效果,哈尼族每一二年更換厚重的住房草頂,這就需要大量的長棵稻草;另外,耕牛是哈尼族梯田農業的重要工具和勞動者。夏季植物茂盛,哈尼族野放耕牛使其自行啃草,春秋農忙,喂以糧食和稻草使其奮力耕田,冬季萬物凋零,耕牛入廄,全靠稻草過冬,這也需要大量的稻草。高棵稻穀正好滿足了這種生產生活需要。

從稻穀品種選育就考慮到自然生態和梯田農業生態的需求,考慮到梯田農耕生產特性及山區居家生活的需求,這是哈尼族對生態環境的深度認識和把握。值得特別重視的是,這種從稻穀品種到生產(脫粒)到生活(稻草使用)的聯繫,是有效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依自然生態系統對生態系統效應的改造利用,從而形成人為的生態農業系統,構成有序的生態農業效應。這種生態農業效應實際上貫穿於哈尼族梯田農業的整體和所有環節之中。

梯田的科學性

2. 農業技術系統

在對哀牢山區自然生態環境的深度認識和建構梯田生態農業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哈尼族創造出了一整套勘稱山地農耕絕技的特殊功能。諸如開挖梯田、興修水溝、施肥、選留谷種與栽插水稻、土地利用與作物生態結構等。以一年為週期,梯田耕作程序如下:挖頭道田、修水溝、犁、耙、施肥、鏟埂、造種、泡種、放水、撒種、薅秧、鏟山埂、挑谷、打穀、晒穀等20多道工序。

現以哈尼族施肥為例,可看出其巧奪天工的科學技術含量。哈尼族高山梯田農業系統中的施肥、增加地力的方式十分獨特。可以說,這種方式是哈尼族梯田農業的獨創,因為至今同樣的方式仍未在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農業中發現。哈尼族梯田農業的一大特徵是田水長流,以田為渠,長年不息。可以說是一種活水糧食種植業。這與內地和平壩的水田農業完全不同,內地田水灌滿,即行關田保水,這有利於所施肥料的保持和稻穀用水的保持。而哈尼族活水種植則是利用高山流水來進行施肥。在雲南亞熱帶哀牢山區,山高谷深,行走不便,不要說使用汽車、馬車、小推車,就是扁擔這樣的工具也不適用,田間馱運的裝載工具就是背籮。如此,要像內地及平壩那樣施肥是不可能的。然而,哈尼族卻在哀牢山崇山峻嶺中,創造出了獨特的施肥方法。這就是利用高山流水把肥料直接運送到田裡。

梯田的科學性

一方面,梯田用水來自深山老林,原始森林中的大量腐質物順流來到田間;另外,當地民族的牲畜往往野放山林,雨水將人畜糞便衝至溝渠,順水而來加上水中固有的養分,因此,哈尼族梯田所用之水有較強的肥力。流水長年淌過梯田,這是一種自然的施肥。

另一方面,是人為的施肥。梯田的田埂十分高大、雜草豐厚,每年春耕,首先就是將雜草砍下焚燒于田,再行耕種。然而,最為重要也別出心裁的施肥方法是“衝肥”。衝肥有兩種:一是村寨肥塘。在哈尼族各村寨,村中都有一個大水塘,平時家禽家畜糞便、垃圾灶灰積集與此。栽秧時節,開動山水,攪拌肥塘,烏黑惡臭的肥水順溝衝下。滾滾而來,流入梯田、另外,如果某家要單獨衝畜肥入田,只要通知別家關閉水口,就可單獨衝肥入田。二是衝山水肥。每年雨季到來,正是稻穀拔節抽穗之時,在高山森林積蓄、漚了一年的枯葉、牛馬糞便順山而下,流入山腰水溝。這時,正是梯田需要追肥的時候,屆時,村村寨寨,男女老少一起出動,稱為“趕溝”。漫山隨雨而來的肥料在人們的大力疏導下,迅速注入梯田。

這種施肥方式為雲南亞熱帶哀牢山區哈尼族梯田農業生態文化所獨有,是巧奪天工的獨特創造,是梯田水資源管理和利用的特技,是哈尼族高山農業生產經驗的集中體現。

然而,過去有的調查研究者認為哈尼族不懂施肥,從不見在梯田中施肥,並以此說明哈尼族梯田農業的缺陷和原始落後性。這是對哈尼族梯田農業缺乏真正的認識和了解。其實,哈尼族能夠在險峻的地理環境中創造出與自然生態系統絕妙吻合渾然天成的雄偉梯田,維持並發展了上千年的哀牢山農業文明,必定有其農業較完善的體系。施肥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完善的農業體系所必備的。實際上,哈尼族不僅以獨特的衝肥方式在梯田裡施肥,還以更獨特的方法在施肥的同時殺蟲防蟲害。在秧田和種子田裡,哈尼族施用綠肥。綠肥以各種植物包括其他地方不用的紫莖澤蘭或飛機草加入蒿類植物泡入水塘,任其腐爛發酵。蒿類植物其性苦辣,既可肥田,又能殺蟲防蟲。

僅從以上三個方面就可看到哈尼族梯田農業的科學性,而哈尼族所創造和運用的一整套特殊農耕技能科學嚴謹而又十分生動、集中體現出哈尼族梯田農業生態的外部特徵和內在本質。

參考文獻:

[1]王清華,梯田文化論--哈尼族生態農業[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9.

梯田的科學性

文章選自:王清華,哈尼族梯田文化三題[A].,《首屆哈尼梯田大會(中國·紅河)論文集》[C]., 史軍超、白海思 主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P248-260。

作者簡介:王清華,男,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