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習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第一年,畝產就突破了1400

種植業 小麥 農業 三農 果然悠 果然悠 2017-11-05

導讀:

  • 同樣的地、同樣的種,為何產量卻差幾百斤?

  •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拯救低產小麥


我學習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第一年,畝產就突破了1400

俗話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何利用好高科技為我們農民服務,不僅是科研工作者的事情更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同樣的地、同樣的種,為何有的畝產1500有的僅有1200,差距就在栽培技術,現將目前主流推廣的高產栽培技術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小麥增產有所幫助。

我學習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第一年,畝產就突破了1400

一、規範化種植技術

小麥種植時土壤要求上松下實,耕層和地表之間沒有坷垃。前茬秸稈儘量粉細,撒勻後最好可以旋耕2-3遍,將秸稈跟土壤充分混合。總體把握原則:適期、適墒、適量播種,播量準確,深淺一致。

二、半精播技術

根據當地的土壤肥力、光照強度等生態條件和土壤條件,確定適宜的基本苗數量(一般一畝地不超過20萬株)。如此可以改善麥苗群體的光照條件,提高小麥光合能力,促使麥穗更大、麥粒更重,麥稈更結實,從而實現高產,

三、測土方施肥

早些年施肥完全靠自己感覺,很可能導致氮磷鉀各重要元素量失衡影響產量。目前推行的測土施肥方法,可根據實現小麥目標產量的總需肥量、不同生育時期的需肥規律,在利用有機肥的基礎上,適時適量施用化肥。

四、採用“V”字型施肥方法

採用“前足、中輕、後重“的施肥方法。如氮肥適量後移,可促進小麥生長中期小花發育、提高每穗粒數,延緩小麥生長後期衰老、增加粒重,改善強筋和中筋小麥籽粒品質的栽培技術。

  • 中產田底氮肥佔總施肥量的60%,起身期追施40%;

  • 高產田底氮肥佔總施肥量的50%,拔節期追施5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