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種植業 農業 三農 農財網柑桔通 2017-06-16

同樣是廣東江門市新會區的兩大佳果,新會柑近年來行情持續火爆,其身價的提高,帶動相關附屬產品柑胎柑花的火熱;新會橙卻逐漸沒落,不僅市場難見其身影,種植面積也在直線下降。


“吃過新會橙的人都會記得那種酸中帶甜,橙味十足的味道。”一位新會當地人感概,“只是現在,能買到正宗新會橙的地方不多了。”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廣東新會柑

新會柑

發力全產業鏈,帶動附屬品銷售火熱

6月6日,陽光鼎盛。新會天馬村文昌果場裡,工人們正忙碌地晒著將要出貨的陳皮。過去一年,新會柑普茶市場行情高企,帶動新會陳皮及其相關附屬品的持續熱銷。“小青柑價格理想,比去年提高了20%左右。”文昌果場負責人葉卓基告訴記者,“核心產區茶坑、梅江等地除外,周邊產區的價格都達到了4.5-5.5元/斤左右。”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新會陳皮出貨。葉卓基供圖

新會柑又稱新會廣陳柑或陳皮柑、新會大紅柑,學名茶枝柑。按照生長過程,新會柑可分為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紅柑、大紅柑,採摘時間分別在5月、8月、9月、10月、11月。它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著名特產,種植歷史悠久,在明清時期就風行各地,並年年進貢。

新會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禾熟柑果紅,想窮唔得窮。”意思是種植新會柑的經濟效益高,等到晚稻成熟時,也就是柑橘的收穫之時,想窮都很難。記者採訪瞭解到,即便是散戶(6畝柑橘),只要種植管理得當,一年的純收入也可以達到10萬以上。

據統計,2016年新會柑種植面積達6.5萬畝,總產量達7萬噸。核心產區價格穩定,收購均價在8元/斤左右,其他產區從2-6元/斤不等,新會東甲村的原枝圈枝柑收購價可達18元/斤在開發利用上,從柑普茶、柑花、柑胎、小青果、二紅柑到大紅柑,新會柑的加工產品延伸至整個生長週期,已形成一個強大的全產業鏈。

柑普茶,是採用新會柑和普洱茶為原料,經摘果、洗果、乾燥、切帽、取肉、晾晒、入茶等工序製作而成的新品茶類,目前市場上有“小青柑”、“二紅”、“大紅”三類,其中小青柑最受歡迎。2015年,新會“柑普茶”年產值在6億元左右,僅僅一年後,這個數字就達到16億元,數以百計的企業從事“柑普茶”的生產及銷售。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新會柑種植面積日益增多,面臨市場消化問題,人們發展出小青柑普茶等新產品,獲得市場追捧。

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新會柑的附屬產品也日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今年柑胎、柑花等產品成為市場新寵。柑胎是新會柑樹開花結果後的乳果,只有1元硬幣的一半大甚至更小,裡面還沒有長肉,在廣東又叫“BB果”,因為乳果產量少,故而價格高。在核心產地“熊子塔”附近種植新會柑的果農表示,“今年5月份摘的帶蒂柑胎,收購價約340元/斤。”葉卓基補充,“目前越來越多的茶葉商過新會設廠,一兩左右的柑胎更是訂果都難。”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生晒新會柑胎。葉卓基供圖

天馬村一果場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種30畝新會柑,自賣青柑、二紅柑、大紅柑,加上摘樹柑胎、加工銷售陳皮等,一年的收入可達近百萬。

新會橙

品種優良曾育出“中國橙王”,但本地種植面積銳減

“記得小時候新會橙和新會柑一樣出名,但現在新會橙卻漸漸沒落了。”這是一些新會當地人的真實感受。實際上,新會橙的品質並不比新會柑差。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上世紀60年代,新會甜橙一度輝煌,與美國橙在香港市場各佔半壁河山。

《中華醫學大辭典》稱新會橙“在橙類中為最佳”。清代,新會甜橙成為貢品。據稱,每逢成熟之時,東甲鄉的百姓都要精選七大麻袋甜橙去朝貢慈禧太后,由於路途遙遠,最後僅有幾隻能出現在慈禧的餐盤。20世紀40年代,《大公報》在“中國的世界第一”專欄上,贊新會橙曰:“甜橙以廣東新會者為天下冠”。

原產於廣東新會的新會橙分柳橙和滑身仔兩類,其果色橙黃,果皮光滑,果偏小,汁極甜,果實於11月中、下旬成熟。有意思的是,滑身仔的底部還有一個特殊的圓圈,成為新會甜橙正種的獨特標誌。歷史上,產於環城東甲的新會甜橙最著名,其中又以廟下產的最為正宗。東甲橙味特甜,用刀切開,墊紙無溼印,被譽為“果中珍品”。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滑身仔新會橙底部有一個圈,自帶特色。

聞名遐邇的新奇士橙和廉江紅江橙,都是新會甜橙的後代。1873年,美國農業局把兩株新會橙樹幼苗引種到加州河濱市,5年後,新會橙樹開始大規模商業化種植,“新奇士橙”從此誕生;1960年,廉江市內的國營紅江農場種植的新會橙園中發現廉江紅橙母株,到七十年代開始選育推廣。

據媒體報道,改革開放後,新會橙曾作為出口水果大面積種植,面積達兩三萬畝左右。但時至今日,其種植面積已大幅減少,規模零散,據不完全統計,新會橙種植區域如今僅剩幾百畝。

“個頭小、渣多汁少,品牌宣傳不夠,賣價不高,說實話經濟價值比較小。”柑橘行業人士分析,“加上其他甜橙的擠壓,新會橙往日的競爭力已經逐漸消失。”

一個果皮金貴,一個果肉甜蜜,同樣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出色,卻走出了不一樣的路。市場趨利避害,新會柑價值水漲船高,本地農民選擇廣泛種植無可厚非。“特色不特色不是重點,果農追求的是效益。”新會橙由大熱到被逐漸被“冷落”,給其他柑橘品種也有警示:一個優秀的品種,離不開長期的經營。不僅要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優化形狀,更要挖掘其價值,建立其品牌,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文|農財網柑桔通記者許俊仟

期編輯|葉思敏

固話 020-83003400

微信 18613130814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商務洽談請聯繫:

高先生18675823392(手機、微信同號)

吳先生15820203560(手機、微信同號

同城不同命!新會柑收購價高達18元/斤,新會橙卻已少為人知,什麼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