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種上百香果“錢”景可期

種植業 三農 金融 社會 東南網 2017-04-14

東南網漳州4月13日訊(本網記者 蘇益純 通訊員 黃建和 唐小玲 李沁湧) 4月11日,在華安縣沙建鎮寶山村,種植專業戶郭東鯤正與貧困戶一同忙著挖坑,固定鋼管,種植百香果。

“清明節氣是百香果的最佳種植期,4-6月是百香果的安全期,主要施用有機肥,7、8月是防疫期,多用活菌肥料……”在田間,郭東鯤根據自身積累的經驗,指導貧困戶種植百香果。

抱團取暖,成合力

去年百香果行情每公斤在10元以上,寶山村村民嚐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在郭東鯤的帶領下,大家還成立了聯眾果蔬專業合作社,抱團取暖,互幫互助。

在寶山村已種植臺農1號、黃金果等多個品種的百香果400多畝,今年郭東鯤還特地挑選了一些新品種,如哥倫比亞、滿天星等,增強市場競賽力。

今年來,聯眾果蔬專業合作社還引導貧困戶加入其中,探索建立“合作社+田間專家+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寶山村發揮合作社的優勢,在原有400多畝的基礎上,今年高標準擴建200畝,形成千畝規模的百香果產業核心園區,輻射附近5個建制村種植百香果規模達2000畝以上。”縣農業局趙真忠說。

資金扶持,有“錢”景

“百香果市場廣闊,具有前期投入少、週期短、技術要求相對簡單等優勢。”縣扶貧辦李文強說,“若有資金扶持,就可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的作用。”

前些天,寶山村貧困戶郭清木整理2畝地,在郭東鯤的指導下,種了80株百香果幼苗,得到3000元的政府資金補助。

聯眾果蔬專業合作社免費提供技術支持,吸收31戶貧困戶入股。更為可喜的是,百香果平時需聘請固定工人護理,這樣就可解決10多個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讓貧困戶得到可靠的工資收入。

為緩解貧困戶前期投入的壓力,郭東鯤為貧困戶低價供應幼苗和有機肥,待百香果收成後再支付。此外,沙建鎮還向當地金融機構擔保,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小額貸款服務,解決貧困戶創業資金來源問題。

種上百香果,貧困戶們“錢”景可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