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能 生 慧'

中庸 禮記 儒家 宇宙 世知東方書店 2019-09-14
"
"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禮記·中庸》

《中庸》裡面所講的中道,是儒家的至高境界。如何才算中道呢?心裡面一念不生。也就是心中完全沒有感情波瀾。“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沒起來的時候,心地絕對清淨,這個叫做“中”。

當然,並不是說達到中道境界的人,連“喜怒哀樂”都不會,一副呆呆傻傻的、沒有表情的樣子。要知道,人的真心,就本體而言是清淨的,但清淨不是沒有,恰恰相反,它起作用的時候是什麼都有。“喜怒哀樂”的功能從來就沒有喪失過。

"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禮記·中庸》

《中庸》裡面所講的中道,是儒家的至高境界。如何才算中道呢?心裡面一念不生。也就是心中完全沒有感情波瀾。“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沒起來的時候,心地絕對清淨,這個叫做“中”。

當然,並不是說達到中道境界的人,連“喜怒哀樂”都不會,一副呆呆傻傻的、沒有表情的樣子。要知道,人的真心,就本體而言是清淨的,但清淨不是沒有,恰恰相反,它起作用的時候是什麼都有。“喜怒哀樂”的功能從來就沒有喪失過。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是說“喜怒哀樂”還沒有起來,但是它的功能還在,這個叫做“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不是不可以生髮,感情不是不可以有。感情沒有好與不好,它只是一種功能。

這就好比海水本身不含波浪,但會起波浪,你說起波浪好不好呢?無所謂好不好。比如說你旅遊觀光,想看一下海水洶湧的樣子,這時候起個浪有什麼不好呢?但你不需要的時候,一個浪把你的船打翻了,那就肯定不好。

同樣的道理,感情也是這樣,無所謂好不好。關鍵是你是迷還是覺。在你沒有覺悟的時候,感情往往會壞事,你是被感情控制著,是被感情所用。

有人脾氣一上來,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些什麼了,失控了。這是被感情控制住了,很可憐。我們一般人往往都是被慾望控制住,被感情控制住,被我執控制住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儘可能地淡化感情,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用感情交往,要用道義交往。

"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禮記·中庸》

《中庸》裡面所講的中道,是儒家的至高境界。如何才算中道呢?心裡面一念不生。也就是心中完全沒有感情波瀾。“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沒起來的時候,心地絕對清淨,這個叫做“中”。

當然,並不是說達到中道境界的人,連“喜怒哀樂”都不會,一副呆呆傻傻的、沒有表情的樣子。要知道,人的真心,就本體而言是清淨的,但清淨不是沒有,恰恰相反,它起作用的時候是什麼都有。“喜怒哀樂”的功能從來就沒有喪失過。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是說“喜怒哀樂”還沒有起來,但是它的功能還在,這個叫做“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不是不可以生髮,感情不是不可以有。感情沒有好與不好,它只是一種功能。

這就好比海水本身不含波浪,但會起波浪,你說起波浪好不好呢?無所謂好不好。比如說你旅遊觀光,想看一下海水洶湧的樣子,這時候起個浪有什麼不好呢?但你不需要的時候,一個浪把你的船打翻了,那就肯定不好。

同樣的道理,感情也是這樣,無所謂好不好。關鍵是你是迷還是覺。在你沒有覺悟的時候,感情往往會壞事,你是被感情控制著,是被感情所用。

有人脾氣一上來,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些什麼了,失控了。這是被感情控制住了,很可憐。我們一般人往往都是被慾望控制住,被感情控制住,被我執控制住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儘可能地淡化感情,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用感情交往,要用道義交往。

定 能 生 慧

在清淨淡泊之中,人容易覺悟,即所謂定能生慧。

當你覺悟以後,就可以用感情了。這不是被感情所用,而是用感情,是由智慧來支配感情。古人說:“不俗為仙骨,多情乃佛心。”覺悟了之後,不怕你感情豐富。

“多情乃佛心”,意思是說,我們一般的凡夫俗子其實是非常寡情的。為什麼呢?他只愛某一個人,或是隻愛家裡人,或是隻愛本族群的人。有些人對於異性,見一個愛一個,這只是在情慾方面愛,所以非常寡情。

多情就是他愛大地上一切眾生,乃至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是平等的愛,這叫“多情乃佛心”。

選自《國學經典導讀》,卞新國 著

世界知識出版社

"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禮記·中庸》

《中庸》裡面所講的中道,是儒家的至高境界。如何才算中道呢?心裡面一念不生。也就是心中完全沒有感情波瀾。“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沒起來的時候,心地絕對清淨,這個叫做“中”。

當然,並不是說達到中道境界的人,連“喜怒哀樂”都不會,一副呆呆傻傻的、沒有表情的樣子。要知道,人的真心,就本體而言是清淨的,但清淨不是沒有,恰恰相反,它起作用的時候是什麼都有。“喜怒哀樂”的功能從來就沒有喪失過。

定 能 生 慧

“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是說“喜怒哀樂”還沒有起來,但是它的功能還在,這個叫做“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不是不可以生髮,感情不是不可以有。感情沒有好與不好,它只是一種功能。

這就好比海水本身不含波浪,但會起波浪,你說起波浪好不好呢?無所謂好不好。比如說你旅遊觀光,想看一下海水洶湧的樣子,這時候起個浪有什麼不好呢?但你不需要的時候,一個浪把你的船打翻了,那就肯定不好。

同樣的道理,感情也是這樣,無所謂好不好。關鍵是你是迷還是覺。在你沒有覺悟的時候,感情往往會壞事,你是被感情控制著,是被感情所用。

有人脾氣一上來,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些什麼了,失控了。這是被感情控制住了,很可憐。我們一般人往往都是被慾望控制住,被感情控制住,被我執控制住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儘可能地淡化感情,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用感情交往,要用道義交往。

定 能 生 慧

在清淨淡泊之中,人容易覺悟,即所謂定能生慧。

當你覺悟以後,就可以用感情了。這不是被感情所用,而是用感情,是由智慧來支配感情。古人說:“不俗為仙骨,多情乃佛心。”覺悟了之後,不怕你感情豐富。

“多情乃佛心”,意思是說,我們一般的凡夫俗子其實是非常寡情的。為什麼呢?他只愛某一個人,或是隻愛家裡人,或是隻愛本族群的人。有些人對於異性,見一個愛一個,這只是在情慾方面愛,所以非常寡情。

多情就是他愛大地上一切眾生,乃至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是平等的愛,這叫“多情乃佛心”。

選自《國學經典導讀》,卞新國 著

世界知識出版社

定 能 生 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