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哥:中醫藥高等教育亟須3大突破

雄哥:中醫藥高等教育亟須3大突破

作者:毛嘉陵

(2013年曾在中國社科院主辦的《中國社會報》發表)

中醫藥高等教育經過近幾十年的曲折發展,雖然在教育理念、課程設置和學生來源等若干方面都打上了西方現代科技教育文化的烙印,但卻難以真正與西方教育體系接軌,同時還遠離了能夠支撐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文化教育傳統。與時俱進,接受新知,不僅無可厚非,而且這也是必須的時代精神和行為準則。這種教育格局不僅缺乏從深層次對西方教育的理解和變通,也缺乏對自己母體文明正確的理性認知,更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守則,從而在最近二、三十年中逐漸形成了一種似乎亦中亦西、實則非中非西的異常保守頑固的中醫藥高等教育格局(非教育體系)。我們將這種格局和中醫藥高校中存在的新保守勢力,稱其為“中醫藥新學院派”。

事實上,在全國各中醫藥高校中稀有中醫教育家、中醫教育設計家,而多為中醫教學的課程管理者。從不少中醫藥大學生的專業思想不穩固、事業信心不堅定的現狀,就可以反證“中醫藥新學院派”教育格局並非成熟、更非完美。顯然,這不利於培養出真正精通中醫藥的高級人才,還會不斷培養出中醫藥的“掘墓人”,根本不利於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前衛生部長崔月犁對現在的中醫藥大學生的能力評價為,相當於兩個中專水平,即一箇中醫中專、一個西醫中專。

然而,時至今日,惟有歌功頌德,卻尚未見有深刻的反省,更沒有切實可行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可操作的措施。要實現中醫藥教育的大發展,突破現行中醫藥教育體系的瓶頸已是時候了。

當然,要解決這些問題還必須有三個前提:一是具備中國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二是堅信中醫是能夠治病的醫學知識體系。如果對中醫治病沒有信心而只想求助西醫,就不要再搞中醫人才培養,否則就是欺騙中醫大學生;三是中醫藥高校決策層要有敢於切合中醫實際的、以人為本的“以中醫為中心”的教育創新意識和教改魄力。

第一大突破:

調整西化的課程設置模式,實現以中為主的教學目標

以前中醫沒有明顯的所謂基礎與臨床課程之分,進入現代高等教育後,現代中醫藥教育的課程設置開始借鑑西醫教育模式而“創新”,也學著西醫的模樣進行了細分,生硬地 從中醫經典中剝離出“基礎課”和“臨床課”。這樣不僅割裂了中醫知識體系,而且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著以西為主的傾向。例如,不少院校在大學一年級的課程中幾乎沒有安排中醫課程,卻有不少西醫基礎課程。中醫大學生是從已接受過現代知識體系訓練的高中學生中,通過高考選拔出來的,如果在一年級安排大量西醫課程,無疑會進一步強化其西式觀念,並形成一種更加強大的西式認知思維範式,因此在遇到學習思維衝突後很自然地就會站到西醫的角度來看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極易失去對中醫藥獨有的學術思想、思維方式的認同、理解,因而很難學習領悟中醫學的知識精髓,更不可能運用中醫藥的學術語言進行知識創新和臨床實踐。

大學本科教育應當以相對成熟的知識體系傳播為主,參以最前沿的新知和思路。目前的中醫大學教育,有的大學一年級將中醫基礎課程與西醫課程一起,這種讓中西匯通學者和中西醫結合專家搞了一百來年都還沒有“結合”好的兩套知識體系,一下子就同時灌輸在一個初入中醫大門的大學生的頭腦中,其思維怎麼能不“打架”?這樣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嗎?接受過這種“中西混雜”教育的不少學生,在面對患者時首先想到的是“這是西醫的什麼病”,往往忽略甚至丟棄了中醫藥最為重要的以證或象信息為中心“辨證施治”。不辨證施治的中醫師治病能有療效嗎?

我們無意反對中醫的現代高等教育,也無意反對增加必要的西醫知識的學習,而是認為應當首先樹立“以中醫為中心”的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調整不利於中醫藥觀念、中醫藥認知思維培養和中醫藥知識學習的課程設置。這並非一件必須要上下“興師動眾”才能做的事,其實,同樣的課程安排,只要我們對現行課程設置的次序做些調整,也將會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近年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招收的中醫教改實驗班、岐黃班,已在進行一些有價值的探索,但尚未惠及整個本科教育。

存在問題:在中醫藥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的問題,還不是以上談到的學科方面的問題,而是很多教育管理者,明知有以上問題,卻不具備或不願意以開拓創新精神去面對現實,努力解決問題。甚至在別人已有解決方案時,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願採納。

解決方案:要根據中醫藥人才培養特點和現代高等教育規律,努力探索融“院校批量教育”與“師承個性化教育”有機地融為一體的新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以西醫教育模式為樣板的中醫藥課程設置。中醫藥大學從大一到大三、或至少到大三上學期都應全部上中醫課程,同時從大一下學期或大二開始增加臨床見習的機會,以增加感性認識,並從帶習老師治療患者的臨床反饋信息中瞭解真實的中醫。等到大三後學期或大四後,中醫的觀念和概念基本牢固時,再開始上西醫課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障“以中醫為中心”的教學目標的實現。

第二大突破:

強化中醫入學文化教育,使中醫人才培養贏在起跑線上

上面我們已談了在中醫大學一年級過早開設大量西醫課程的不妥和弊端,那麼在大一又該怎樣開設中醫課程呢?根據現在中醫高校的生源情況,如果在大一直接開設中醫課程也存在一些問題,還必須對中醫藥大學新生進行思想觀念、認知思維模式轉變和知識結構調整的入學教育。否則,同學們就會帶著很多疑問不解、不必要的質疑和消極情緒來對待學習。

中醫藥學是利用中國古代的人文、自然、思維成果和醫療臨床實踐經驗而逐漸形成的一套獨特的醫學體系,其知識核心主要體現在《內經》、《傷寒論》等古典醫學著作中。中醫藥學在發展中逐步構建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學、證候學等獨特的理論體系,發明瞭望聞問切、中藥、鍼灸、推拿等臨床診療技術,特別是創造性地運用了以象思維為中心的臨床思維方法。中國古代延續下來的這些醫藥學智慧財富,它並不歸屬於現代科學的知識體系,因而無論它的知識構成、學術思想、思維方式都迥異於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為學術基礎,以原子論、機械論、實驗、定量、現代邏輯等方法論為思維特徵的現代科學體系。

由於我國小學、初中、高中等基礎教育所傳授的知識體系,主要是以西方現代知識體系為基礎,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高中畢業時,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雖然為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奠定了較好的認知思維和知識基礎,但卻並不具備學習中醫知識應有的思維模式和知識結構。同時,也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的素養。

而中醫高等教育多年來主要從醫學理論和臨床技能的角度傳授知識,沒有對中醫大學生認知思維模式的轉換和知識結構的調整進行必要的教育,以至於不少中醫藥大學新生在剛接觸到中醫時,很難接受中醫學知識體系,在入學兩、三年後仍進入不到中醫藥專業所應有的學習狀態中,甚至還有強烈的“牴觸反抗”情緒,專業思想很不穩固,進入臨床後對運用中醫診療技術治病也缺乏信心。

近年來雖然已開始重視中醫文化的教育,但很多都是從部分同學已有了一定消極情緒的大學二、三年級,才開設中醫藥文化課,此時,早已錯過了最好的教育時機。並且現在出版的不少中醫文化類圖書或教材,多半是從歷史、哲學、宗教、人文的角度介紹一些文化常識和故事,這只是起到了豐富文史知識的作用,並未對中醫大學生面臨的中西文化差異導致的觀念誤區、認知思維轉換、知識結構調整等現實問題卻並沒有涉及或涉及不多。

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發起和主編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中醫文化入學教育》(2012年已被列為十二五規劃教材,待再版時即可更換相關標識)已正式出版,通過該教材的教學,可望使中醫大學生能夠學會以東方式的認知思維方式,接受和學習中醫藥知識,思考和應對中醫藥問題,奠定良好的“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的專業學習基礎和思想認識基礎,從根本上解決多年來中醫藥大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固的問題。同時,讓中醫藥大學生通過了解中醫藥的學術特色和與西醫相比較所獨具的臨床優勢,由此樹立學習中醫藥所必需的事業信心和正確的醫學價值觀,從根本上解決多年來中醫藥大學生事業奮鬥方向不明確、事業信心不堅定的問題。

存在問題:中醫藥新生入學教育與其它高校的一樣,主要是生活和軍訓,而忽略了中醫藥的學科特色性。中醫藥大學新生在剛接觸與其初高中所學的現代科技知識格格不入的中醫藥學時,都曾有過不解、困惑、疑問、痛苦甚至反感的思想變化。長期以來,中醫藥院校都沒有常態化、系統化地對中醫藥大學新生進行中醫藥文化入學教育,更沒有專門的教材。因此,即使同學們的思想再痛苦,幾乎沒有從這個角度去引導同學們。但更讓人不解的是,在有了專門的教材後,卻被不以人為本的、固化了的、教條的教育管理體制,以種種理由拒之門外。

解決方案:中醫藥大學不同於其它高校,必須在大學新生中進行必要的中醫藥文化入學教育,儘快開設“中醫文化入學教育課”。在中醫藥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期間或大一上學期利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醫文化入學教育》進行教學,使剛入學的中醫大學生能夠從接觸中醫藥的初期,就能對中醫科學知識體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第三大突破:

改變單一的招生模式,選好中醫藥人才“種苗”

近幾十年來,中醫藥大學生都是從受過現代知識體系訓練的初高中畢業生中選拔出來的,由於中醫藥學與現代知識這兩種體系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因此選用經過現代知識訓練而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的現代高中畢業的生源,來培養中醫藥高級人才,就如同利用生產現代傢俱的複合材料來生產中國古典式傢俱,至多隻能是“貌似”,而很難“神合”。縱觀現代最有成就的老一輩名老中醫藥專家,他們很多從小接受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和薰陶,因此他們對中醫藥知識體系的把握和思維方式的運用,更符合中醫藥學科的本質規律。

中醫藥學在歷經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後發展至今,其存在的最重要價值還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確切療效。不僅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中醫藥,而且WHO也積極向全世界推廣中醫藥,尤其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科技大國對中醫藥態度的轉變,更證明中醫藥發展的潛力和價值。既然社會需要中醫藥,我們就必須千方百計搞好中醫藥工作,抓好中醫藥人才培養,因此,我們在繼續開展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時,還必須把目光投向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生源上。

2002年6月10日《中國中醫藥報》發表毛嘉陵署名“辛奮”的文章:《中醫藥教育也要從娃娃抓起》,呼籲在中醫藥大學中創辦“中醫藥少年班”和“中醫藥附中”。近年來,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北京宏志中學合作創辦了全國首個“中醫藥杏林高中實驗班”,對此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尚不清楚以後有沒有常態化、可持續和廣泛推廣的可能。

解決方案:徹底解決中醫藥大學生的學生來源問題。在通過現行高考招生的基礎上,我國有關部門和中醫藥教育機構,有必要借鑑藝術教育興辦美術學院附中、音樂學院附中的方式,積極創造條件開辦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學或中醫藥少年班,選好中醫藥人才的“種苗”,使他們從小就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薰陶和影響,接受獨有的中國式認知思維訓練,為日後接受中醫藥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培養出真正熱愛中醫藥、具有深厚中醫藥文化底蘊、精通中醫藥學的中醫藥高級人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