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治“痰飲證”(一):心肺陽虛致飲,理飲湯溫補心肺之陽兼以溫化,白朮、乾薑、桂枝、茯苓、白芍、橘

中藥 中醫 養生 健康 神黃中醫說 神黃中醫說 2017-08-05

張錫純治“痰飲證”(一):心肺陽虛致飲,理飲湯溫補心肺之陽兼以溫化,白朮、乾薑、桂枝、茯苓、白芍、橘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李公文

一、心肺陽虛致飲,【理飲湯】溫補心肺之陽兼以溫化

張錫純先生認為,心肺陽虛可“致脾溼不升,胃鬱不降,飲食不能運化精微,變為飲邪”。

其症“停於胃口為滿悶,溢於膈上為短氣,漬滿肺竅為喘促,滯膩咽喉為咳吐黏涎。甚或陰霾佈滿上焦,心肺之陽不能舒暢,轉鬱而作熱。或陽氣逼陽外出為身熱,迫陽氣上浮為耳聾。然必診其脈,確乎弦遲細弱者”,方能投以【理飲湯】,方用白朮、乾薑、桂枝、茯苓、白芍、橘紅、川樸等藥味組成。

張錫純治“痰飲證”(一):心肺陽虛致飲,理飲湯溫補心肺之陽兼以溫化,白朮、乾薑、桂枝、茯苓、白芍、橘

中藥:桂枝

張錫純先生在案例中解釋說:“心肺陽虛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飲也。”“人之脾胃屬土,若地輿然。心肺居臨其上,正當太陽部位,其陽氣宣通,若日麗中天,暖光下照。而胃中所納水谷,實借其陽氣宣通之力,以運化精微而生氣血,傳送渣滓而為二便。清升濁降,痰飲何由而生。惟心肺陽虛,不能如離照當空,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運化傳送,於是飲食停滯胃口。若大雨之後,陰霧連旬,遍地汙淖,不能幹滲,則痰飲既生,日積月累鬱滿上焦則作悶,漬滿肺竅則作喘,阻遏心肺陽氣,不能四布則作熱。”

不方便去醫院?來神黃免費問專家。參與方式:關注本賬號,私信回覆“義診”即可參與。

“遂為制其湯,方中用

  • 【桂枝】、【乾薑】,以助心肺之陽,而宣通之。

  • 【白朮】、【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溼,而淡滲之。

  • 用【厚朴】者,葉天士謂:`厚朴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欲借溫通之性,使胃中陽通氣降,運水谷速於下行也。

  • 用【橘紅】者,助白朮、茯苓、甘草以利痰飲也。

  • 至【白芍】,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熱藥之上僭,若取其酸斂之性,可制虛火之浮游。

且藥之熱者,宜於脾胃,恐不宜於肝膽。又取其涼潤之性,善滋肝膽之陰,即預防肝膽之熱也。況其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飲自減乎。”

對於服用理飲湯數劑後“飲雖開通而氣分若不足者”及飲證病史較久的患者,張錫純常加生黃芪數錢到一兩以補胸中大氣,認為“大氣壯旺自能運化水飲”,也即“仲景所謂之`大氣一轉,其氣乃散'也”之意。而黃芪協同乾薑、桂枝,又能補助心肺之陽,使心肺陽足,如日麗中天,陰霾自開,痰飲自除。

下期:張錫純治“痰飲證”(二):腎虛失藏生痰,以理痰湯補腎復其氣化佐以化痰

關注本頭條號,不要錯過下期。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內容。

今日百萬中醫人重讀經典,挑戰中醫智庫

張錫純治“痰飲證”(一):心肺陽虛致飲,理飲湯溫補心肺之陽兼以溫化,白朮、乾薑、桂枝、茯苓、白芍、橘

點擊瞭解更多,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