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夕陽餘暉籠罩下的岐江公園。(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夕陽餘暉籠罩下的岐江公園。(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一對新人在岐江公園內拍婚紗照。(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3年,得知60多歲的岐江橋將拆除重建,這勾起了中山市民的集體懷舊,許多市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岐江橋上,與這座已稍顯陳舊、有不少斑駁鏽跡的鐵橋合影留念。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夕陽餘暉籠罩下的岐江公園。(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一對新人在岐江公園內拍婚紗照。(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3年,得知60多歲的岐江橋將拆除重建,這勾起了中山市民的集體懷舊,許多市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岐江橋上,與這座已稍顯陳舊、有不少斑駁鏽跡的鐵橋合影留念。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3年,正在拆卸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夕陽餘暉籠罩下的岐江公園。(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一對新人在岐江公園內拍婚紗照。(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3年,得知60多歲的岐江橋將拆除重建,這勾起了中山市民的集體懷舊,許多市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岐江橋上,與這座已稍顯陳舊、有不少斑駁鏽跡的鐵橋合影留念。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3年,正在拆卸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重建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4年7月31日,中山地標岐江橋以嶄新的姿態重新與廣大市民見面。整座橋的變化是兩旁人行道各拓寬了0.5米,整座橋寬了1米,原來的雙向兩車道擴寬至雙向四車道。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夕陽餘暉籠罩下的岐江公園。(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一對新人在岐江公園內拍婚紗照。(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3年,得知60多歲的岐江橋將拆除重建,這勾起了中山市民的集體懷舊,許多市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岐江橋上,與這座已稍顯陳舊、有不少斑駁鏽跡的鐵橋合影留念。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3年,正在拆卸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重建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4年7月31日,中山地標岐江橋以嶄新的姿態重新與廣大市民見面。整座橋的變化是兩旁人行道各拓寬了0.5米,整座橋寬了1米,原來的雙向兩車道擴寬至雙向四車道。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完成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當年的艄公擺渡畫面與周邊農田、桑樹、魚塘等組成的恬靜田園風光,那些存於舊日香山八景之一的“石岐晚渡”已不可見。如今的岐江橋畔,已經成為中山市大型的商業圈之一,岐江橋一帶高樓林立、車流不息,周邊的河岸及建築,在中山人眼中,早被列入中山新八景之一——“岐江晚望”。

"

《道德經》有云,水利萬物而不爭。人類文明的源頭,多與水息息相關。如果說長江、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根,是中國人的“母親河”,那麼,岐江則可謂是中山人的“母親河”。史載,岐江古稱“石岐海”,蓋因唐代石岐以南,一片海島,歸屬伶仃洋海域,故得名。至清代又名“石岐水”。千百年來,岐江河東往廣州西出澳門,又與東江和西江相連,這片土地因水路輻射而萬商雲集,被岐江滋養著、浸潤著、欣欣向榮著,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舊日香山水路縱橫,出行幾乎都靠舟楫來往,圖為撐船的艄公。(中山市檔案館藏)

曾經的岐江,城鄉之間,不見車馬聲,交通幾乎全靠水路,舟楫來往,漁火連綿。孫中山就是從岐江邊的天字碼頭走向世界。岐江河沉澱了很多中山人的集體記憶。他們曾在這裡賽過龍舟、撒過魚網、遊過泳、洗過衣服,還曾開船在岐江畔進行各種產品的採購與銷售。歲月蹁躚前行,但岐江兩岸百姓出行,仍由艄公擺渡。1931年以來,先後有黃居素等本地官員提出攤銀入畝,發行義券募資等辦法在岐江兩岸架一座大橋,但這些構想都如空中樓閣,難以落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曾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中山市檔案館藏)

直到中山解放後,岐江河兩岸才漸變通途。據老同志吳祖文、路華所言,因為有南下大軍解放全中國的軍事需要,所以在岐江建橋,成了當年中山軍管會的頭等大事。當年,石岐商會牽頭負責籌錢準備材料,南下的解放大軍協助施工。於是,這個全中山人做了整整20年卻沒有實現的岐江兩岸建橋夢,在中山解放一年兩個月後的1951年1月1日,隨著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真正實現了。該橋耗資2.17億元(舊幣),橋長70米,寬4米,中間有浮船,可開合橋面,方便船隻通行。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49年10月30日解放軍入城,抗先隊入石岐城孫文西路,慶祝解放軍勝利會師,圖為學生歡迎行列。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50年,建設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據悉,當年第一代岐江橋,兩邊用木頭搭建,中間設浮船,通航期間得由船工把浮橋撐走,讓出河道給船舶通航。岐江橋建成後,岐江橋作為珠江口前線的軍事重地,直到60年代末,仍有帶槍的解放軍把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方便了兩岸百姓的出行。這座木質浮橋面,受江面潮汐水位影響,時高時低。新手司機只要看到浮橋就心驚膽戰,更別說開車通過了。老司機們經過時,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不小心砸了招牌,畢竟,橋面上上下下的,頗為顛簸,猶如“上落樓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60年代的石岐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它看到了1953年,在那個火熱的年代,在岐江河畔那個雜草叢生之地,一班工人搭建起的中山第一間國營工廠——“粵中船廠”,這家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無數人,從海外,從祖國各地,懷著一片報效祖國、建設家園的赤誠之心,來到了中山,來到了粵中船廠。它看著粵中船廠與當時的新中國一樣,在大家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中,日新月異。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66年11月,中山石岐粵中船廠新造的鋼質內河客貨輪在岐江試航。(中山市檔案館藏)

上世紀50至70年代,岐江橋還目睹了江畔岐江酒家的輝煌。在那個憑票供應的年代,岐江酒家有專門接待華僑、港澳同胞,不需要用糧票就可以買到物資的樓層,很多有海外親人的老石岐回憶,當年最盼親戚回國探親,因為那就意味著,可以去岐江酒家吃一頓可口的飽飯。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上世紀50年代的岐江酒家(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橋站在那裡,也曾在1975年,見證過位於岐江河西岸的,由中山汽車站建成的高達3層,佔地面積1.1萬平米的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那是當時中山唯一的客運站場,當年,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5年,岐江橋見證了新客運大樓的繁忙與興盛,圖為岐江橋開合放船畫面。(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河西岸的中山汽車站舊貌(中山市檔案館藏)

到底不堪風吹雨打和蟻蟲之害,在陪伴了中山人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岐江橋開始不堪重負,慢慢變成了危橋。經省有關部門同意,1977年以粵中船廠為施工主體的施工團隊,建成了全長76米,寬10米的混凝土引橋和鋼板結構的電動吊橋,1984年,橋面擴寬到19米。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77年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8年11月,騎自行車往來岐江橋的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威力集團公司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遊行至岐江橋時的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慢慢兩岸越來越繁華。

岐江東岸,是白牆灰瓦的“騎樓”(為華南特色建築,一樓臨街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為建築物二樓,猶如騎在一樓之上),尤其從明代開始為中山商業中心,民國產生一批規模大的商號,坊間人稱“十八間”的孫文西路,在1988年經過舊城改造,保存了騎樓風貌,成為一條文化藝術長廊,承載了石岐數百年的文化積澱。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孫文西路上的騎樓及行人(中山市檔案館藏)

岐江西岸,則酒店林立。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山國際酒店和富華酒店的崛起,讓岐江酒家風光不再。其中,1986年開業的中山國際酒店,是港澳為主的資金進軍中山酒店業的翹楚,它高75.5米,一度成為中山的地標建築,20樓的旋轉餐廳,緩旋一週約1小時,放眼遠眺,城區風光盡收眼底。而1986年11月11日開業的富華酒店,是中山最早的本土酒店品牌。1991年,在全國2130加涉外飯店評比中,富華酒店排行第6位,獲得“全國中旅十佳飯店”稱號。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國際酒店側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1989年11月,中山市首次舉行世界懇親大會,圖為巡遊隊伍由中山國際酒店起步經過岐江橋。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岐江橋旁的富華酒店(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5年6月30日,隨著經濟發展,中山人對陸上交通需求越來越大,曾在岐江河畔的中山汽車站舊站,搬遷到了西區富華道新站,新站佔地面積6.38萬平米,樓高十層,配售票、車輛調度等電腦設備和大型電腦顯示屏,是中山最先進的車站。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富華總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中山市檔案館藏)

1997年1月,岐江河畔的中懇百貨正式對外營業。在無數老石歧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中山百貨、中懇百貨兩大賣場幾乎成為了中山高端商業的代名詞。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百貨公司大樓(中山市檔案館藏)

時光進入21世紀,岐江河畔的粵中船廠,如今已成為國內第一個工業主題休閒公園——岐江公園。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00年5月,岐江橋一帶風景。(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夕陽餘暉籠罩下的岐江公園。(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一對新人在岐江公園內拍婚紗照。(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3年,得知60多歲的岐江橋將拆除重建,這勾起了中山市民的集體懷舊,許多市民成群結隊地來到岐江橋上,與這座已稍顯陳舊、有不少斑駁鏽跡的鐵橋合影留念。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3年,正在拆卸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重建中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2014年7月31日,中山地標岐江橋以嶄新的姿態重新與廣大市民見面。整座橋的變化是兩旁人行道各拓寬了0.5米,整座橋寬了1米,原來的雙向兩車道擴寬至雙向四車道。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2014年,完成重建的岐江橋。(中山市檔案館藏)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當年的艄公擺渡畫面與周邊農田、桑樹、魚塘等組成的恬靜田園風光,那些存於舊日香山八景之一的“石岐晚渡”已不可見。如今的岐江橋畔,已經成為中山市大型的商業圈之一,岐江橋一帶高樓林立、車流不息,周邊的河岸及建築,在中山人眼中,早被列入中山新八景之一——“岐江晚望”。

「圖說70年」中山地標之:岐江橋畔的變遷與新生

中山新八景之一——岐江晚望。(中山市檔案館藏)

而岐江橋仍靜靜地矗立於岐江上,岐江,這條中山人的“母親河”,依然一往無前地行進,並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繼續深情地哺育這裡的人民。

資料來源:

1、《中山市志》/中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4

2、《新中國建國六十週年ㆍ中山紀事》/中山市檔案館編著.--廣東旅遊出版社,2010.2

3、《回眸岐江橋》/高小兵.--中山日報,2006.12.30

文丨譚朝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