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腫瘤補上這個短板,可能減少20%的死亡率!

腫瘤 癌症 營養學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2019-04-28

很多腫瘤患者朋友和家屬,都有這樣的困惑:得了腫瘤之後,到底該怎麼吃?

• 為啥會變瘦,還越來越瘦?想把腫瘤“餓死”,可能嗎?

• 不能吃雞/鴨/牛羊肉等發物,需要忌口是真的嗎?

• 治療攻堅階段,手術、放、化療期間怎麼“吃”最靠譜?

• 早期腫瘤切除康復後,怎樣飲食更健康?

• 攜瘤生存的患者朋友家庭營養治療如何搭配省錢又省力?

• “吃”對了,才是真抗癌,那吃什麼能防癌?名貴食材越貴越抗癌?

……

其實,歸結起來就是三個問題:

得了腫瘤後,會面臨哪些“吃”的營養學問題,標準答案在哪裡?

得了腫瘤後,如何抓住時機,及時“進補”,走上最便捷有效的營養支持之路?

不想得腫瘤,怎麼吃才最靠譜,最防癌?

治療腫瘤補上這個短板,可能減少20%的死亡率!

對於腫瘤患者朋友來說,營養療法並非簡單的吃或者不吃的問題

它是在營養支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僅是補充營養素不足,而是被賦予治療營養不良、調節代謝、調理免疫等多重使命。

而目前國際抗癌前沿,已有不少醫療專家都呼籲:營養治療是腫瘤治療全程最關鍵的、也是最基礎的工作,它應該貫穿於腫瘤治療的始終。如果想要治療效果最大化,那麼營養狀況的干預改善更是宜早不宜晚!

治療腫瘤補上這個短板,可能減少20%的死亡率!

因為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提升對治療全程的耐受力,保障各種抗癌治療能夠順利完成,從而延長總生存期。

而一個營養不良的患者,在做放化療或手術時,要完成的難度和風險也會大大的增加:免疫力下降、併發症更多、術後更易發生感染、切口癒合更差、生活質量更低、生存時間更短

統計顯示:40%-80%的腫瘤患者存在著營養不良,約20%的惡性腫瘤患者會直接死於營養不良!

在臨床中就常見到,一些營養狀況非常差的患者,當放化療結束了,生命也跟著終止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身是否存在著營養不良的風險?

除了專業的醫學評估方法和工具,在日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2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評估:

進食量有沒有減少?

看看你吃進去的食物數量,有沒有比患病前明顯的減少,比如說已經減少了1/3,那麼營養能量的供應,就不能滿足正常的需求量,那必然會發生營養不良。

體重有沒有下降,以及下降了多少?

體重的下降,也是良好的判斷指標。

但特殊情況下,一些人的體重會不降反升,這就需要結合人體成分分析了,明確下體重組成成分的比重到底是水分、脂肪、還是肌肉為主?比如胸腹水、浮腫的病人,往往身體內的體重增加的是水分,因此,即使體重正常,也是存在有營養不良。

治療腫瘤補上這個短板,可能減少20%的死亡率!

而營養不良一旦發生,又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就會以一種持久的拉鋸戰的形式來慢慢消耗你!

你可能會跟醫生反覆商議治療方案,但作為最應該重視的營養補充問題,往往卻被輕易地忽視了。

而且面對各路說法,你沒足夠的知識儲備去判斷誰對誰錯,不小心就會陷入重重誤區裡,只會越吃越差,營養不良的狀況更加嚴重,病情治療起來更加棘手

就比如不少人熱捧的“少吃點、吃素點,就能餓死不少癌細胞”,“營養不能太好,營養好了腫瘤也長得快”、“肉類蛋類是發物,不能吃,素食最好”……

我認為,這都是非常不科學和不靠譜的!不能夠簡單的認為:儘量地少吃、玩命地節食,就能餓死癌細胞

實際上,目前並無醫學證據表明加強營養會促進腫瘤生長。相反,餓死癌細胞的“飢餓療法”,只會讓你的身體先餓壞

快速分裂增生地腫瘤細胞本身就會異常“奪取”體內正常細胞的營養,如果再減少飲食營養的攝入,只會加劇正常細胞的營養不良,使其生長保護作用減弱,導致你的免疫力下降。

治療腫瘤補上這個短板,可能減少20%的死亡率!

我們都知道,得了腫瘤,要依靠自身的免疫力來與腫瘤做長久的抗衡!而免疫力的提高,更依賴於精準有效的營養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