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假期“禁補令”年年發!“補課成風”都是學校老師造成的?

中考 高考 成風 教育 綏化中公教育 綏化中公教育 2017-09-29

學生假期“禁補令”年年發!“補課成風”都是學校老師造成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禁補令”是指禁止在職教師利用假期從事有償家教的行為。“禁補令”的初衷是維護教師的師德形象,減輕學生假期學習負擔,讓學生過一個輕鬆愉快的暑假。暑假還未開始,各個地方就已頻頻發出“禁補令”,對違反“禁補令”的教師一經查處,輕者處分,重者待崗。那麼“禁補令”的實際效果有多大呢?

學生假期“禁補令”年年發!“補課成風”都是學校老師造成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禁補令”禁的是學校和在職公辦教師,禁不了輔導機構

如今,沒有學校再會假期組織學生集體補課,假期從事有償家教的也只是少數學科的少數教師,可是假期補課的學生卻越來越多。同事家小孩讀初二,暑假後上初三,在學期結束的家長會上,家長們都在討論上哪個輔導班好,據他了解他小孩班上總共有54位學生,至少有40多位家長在忙著給孩子報輔導班,畢竟孩子下學期就要升初三了,中考壓力大。

二、越來越大的中考和高考競爭壓力,讓家長們不得不讓孩子補課

中考和高考都是憑分數說話,哪怕少了一分,升學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別的孩子補,我的孩子不補,在中考和高考中怎麼競爭的過別人?這是很多家長的想法。還有的家長認為,補課總比在家玩電腦、玩手機好,總要學點東西。所以,即使禁止了教師補課,學生也會選擇校外輔導班補課。

三、禁止在職教師有償家教,也不符合部分家長的意願

在有些家長看來,與其到輔導機構上課,還不如到孩子的任課教師那去補,畢竟老師對孩子比較瞭解,盯得比較緊,孩子補課時也不敢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所以即使有“禁補令”,只要老師願意,這部分家長還是想把孩子交給老師去補課。有人抱怨說,教育部門年年發佈“禁補令”,禁止教師補課,卻很少發現有教師被查處。因為絕大多數都是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去補課的,怎麼會去舉報呢?

學生假期“禁補令”年年發!“補課成風”都是學校老師造成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實際上,受學科性質,教師年齡、教師身體狀況、家庭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假期從事家教的老師是不多的。目前學生補課成風的現狀也不是學校教師導致的,不應該將學生補課的黑鍋都讓教師來背!

文章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

2018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憂心:“蔓延”“漫延”“曼延”傻傻分不清

眾所周知,在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中,邏輯填空既要關注語境,進行上下文關係分析,同時選項間的詞語辨析也必不可少。所以進行高頻實詞(含成語)積累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今天就由中公教育專家給大家帶來一組高頻實詞的辨析——蔓延、漫延、漫延

我們發現這組實詞中,各有一個語素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語素聯想法從區分不同語素間的差異入手。

一、蔓延

蔓,草字頭,故本意與植物相關,指蔓草,它最大的特點是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長勢凶猛,只要一場雨,荒村野地便成了它們的世界,“蔓延”意思是如蔓草滋生,連綿不斷,引申為延伸,擴展。像我們熟知的西瓜、爬山虎等植物的藤蔓都可以與之搭配。

例句:沉從文 《過嶺者》:“隨手採取蔓延地下的蛇莓草葉……用手敷到腳心傷處去。”

由於有些植物的藤蔓生長並不是線性伸展延長,而是放射狀延伸,所以本身雖然不是植物,但也具備放射狀延伸的一些事物也可以與蔓延搭配,如火勢向四周蔓延,瘟疫蔓延,消息蔓延,氣味蔓延等。

二、漫延

漫,三點水部首,故本意與水有關,指水滿溢而向周圍擴散,如“潮水向農田漫延”。另有一個事物雖然跟水沒有直接聯繫,但與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特徵,那就是“沙漠”,因為都具有流動性,所以可以說,沙漠一直漫延到遙遠的田邊。

三、曼延

曼,可組曼妙詞語,一般指女子身材嬌美,引申為縱向線性伸展延長,長而不絕,多用於山脈、水流、道路等。如太行山脈曼延千餘里,曼延曲折的羊腸小道。

我們來看一道例題:

【例題】以艾滋病為例,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首例艾滋病以來,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驚人的速度________,逐漸________成當今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A.蔓延 演變 B.漫延 演化

C.曼延 演進 D.發展 演繹

【答案】A。中公解析:與疾病相關,應用“蔓延”。另因為“演化”是指生態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漸進化。“演繹”是一種推理方法,也指歸攏並使有條理(多用於抽象事物),二者用在此處,均不合句意,排除B、D。再依據“蔓延”和“曼延”的區別,排除C,故選擇A。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專家關於“蔓延”、“漫延”及“曼延”的辨析,你們學會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