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二次轉會有特點:買外援學會砍價了,買內援難度更大了

加雷斯·貝爾最終沒能實現來華淘金的願望。從中超聯賽二次轉會窗開啟到昨天深夜正式關閉,這位效力於皇馬的前場球員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多次與中超俱樂部傳出“緋聞”,其中與江蘇蘇寧的聯姻甚至已接近水到渠成的地步。但最終威爾士人還是沒能駕臨中超。至於原因,有的說因為家人不願意來中國,有的說他還是希望留在歐洲發展,還有的說皇馬因熱身賽3比7慘敗馬競因而最後變卦不願意放人。這些的確都是現實原因,但最關鍵的原因或許還是錢。即便是傳說中蘇寧給貝爾開出了百萬英鎊週薪,但限於“調節費”而在轉會費方面與皇馬“斤斤計較”,最終才讓這樁幾乎達成的交易徹底落空。

今年二次轉會期間,16家中超俱樂部一共從域外聯賽引進了14名外援,其中除了上港的阿瑙托維奇、申花的沙拉維以及大連一方的隆東外,絕大部分人的身價都相對較低。相比一兩年前,中超俱樂部屢創國際轉會窗轉會費紀錄的時代正在過去,引援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迴歸務實。

調節費令中超球隊更會談判

沙拉維加盟申花時,羅馬俱樂部給出的轉會價格是1600萬歐元,這一數字顯然已經超出了人民幣4500萬元的轉會帽,這也就意味著申花將為這名邊鋒多交1000萬歐元的超額調節費。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上港新援阿瑙托維奇的身上。儘管奧地利中鋒的轉會費為2500萬歐元,但算上調解費,上港實際支出接近4500萬歐元,其實與當年購入胡爾克時的差距不大(5600萬歐元)。有了調節費的緊箍咒,中超俱樂部似乎變得更會談判了——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網站統計數據,上港在胡爾克身價為3200萬歐元時出價5600萬,在奧斯卡身價為3500萬歐元時出價6000萬,而如今的阿瑙已標價3500萬歐元,而支付給西漢姆的費用倒打了個七折,申花購入沙拉維更是得到將近對摺的“優惠”(身價3000萬歐元)。

申花和上港願意繳納高額轉會調解費都有著各自的硬性需求,其中前者是為了擺脫降級的尷尬,而後者則是為了衝擊夢寐以求的亞冠冠軍。另一家在二次轉會期間投入1800萬歐元引入隆東的大連一方,同樣有著強烈保住中超資格的需求。與這三傢俱樂部相比,其餘各支中超球隊的引援都顯得比較理性。比如北京國安在比埃拉受傷之後只是以租借的方式從莫斯科斯巴達引入了巴西球員費爾南多;山東魯能引進的莫伊塞斯·馬加良斯的轉會費為500萬歐元;重慶斯威在小摩托離隊之後找來的馬爾尼西奧身價僅為100萬歐元;江蘇蘇寧新籤的兩名外援米蘭達(零轉會費)和桑蒂尼(500萬歐元)加起來都沒花過人民幣4000萬元;深圳佳兆業引進從葡萄牙引進的迭戈·索薩(540萬歐元)和從中甲購入的約翰·馬裡(410萬歐元)也都屬於無需繳納調節費的“平民”外援;此外天津天海引入的萊昂納多(零轉會費)和宋株薰(35.5萬歐元)的價格更為低廉。

在今年的二次轉會窗口,中超雖然實際花費了大約1億歐元引進外援,比上賽季二次轉會時的6360萬歐元要多了不少,但如果除去引援調節費的話,總引援金額實際上要比上賽季要更少一些。

內援市場繼續陷於低迷

按照目前規定,中超各隊全年可以購入五名21歲以上球員及三名21歲以下球員,除天津天海、廣州富力、大連一方等五隊在年初即已用滿名額之外,其餘11家中超俱樂部總共還有17個21歲以上的內援轉會名額可以使用,但最終在二次轉會窗只發生了10起相關轉會。除去劉奕鳴、何超、胡睿寶等人以租借方式轉投他隊,以永久轉會方式改換門庭的球員只有四人,其中申花一家就佔去了三席(李揚、彭欣力、王永珀),而手握五個21歲以上內援轉會名額的上港則繼續沒有任何動作。

早在上賽季結束之後,當中國足協宣佈各隊新籤內援必須按照工資帽規定簽訂合同時,很多業內人士便表示這一決定將會讓國內轉會市場陷入低迷。“原因很簡單,很多球員現在都是拿著高薪,轉會對於他們來說很可能就意味著自動降薪。”某中超俱樂部負責人當時對記者說,“絕大部分處於當打之年的高水平國內球員都不會在這種情況下主動謀求轉會,因為對方開不出更好的條件。我認為,除非雙方都有著非常強烈的意願,否則內援轉會發生的難度將越來越大。”現實情況與當初的估計的確非常相似。

無論是內援還是外援轉會,務實正成為各傢俱樂部在動用大筆資金時的態度,而這種態度的確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最令人稱道的是上海申花,僅花費600萬美元從全被現代引入的外援金信煜已經在四場比賽中打入六球,在攻擊線上展現出了極大威力,而彭欣力和王永珀的加盟則將讓球隊原本孱弱的中場實力得到極大補強。這並不只是個例,華夏幸福引進的內援潘喜明和北京人和購買的張晨龍同樣針對性很強,兩人都已經連續三場比賽在新東家獲得先發主力的位置。

不再簡單地追求博眼球的影響力,而是更注重引援的實際效果,在中國足協相關政策的影響下,中超俱樂部在運營理念方面的變化值得關注,而在大批中小俱樂部、尤其是中甲和中乙俱樂部陷入資金困境的同時,發生在職業聯賽頂端的這種變化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畢竟金元足球無法幫助職業聯賽換來長期健康的發展。

作者:本報記者 陳海翔編輯:陳海翔責任編輯:沈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