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

近日,一則關於“某國內985名校博士求職被拒,因本科就讀非211高校”的信息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

學習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工作三年後辭職,本以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兩個月過去,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據稱,一名獵頭曾聯繫了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讀院校為非211大學時,表示公司對學歷有規定,委婉地拒絕了他。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

"

近日,一則關於“某國內985名校博士求職被拒,因本科就讀非211高校”的信息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

學習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工作三年後辭職,本以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兩個月過去,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據稱,一名獵頭曾聯繫了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讀院校為非211大學時,表示公司對學歷有規定,委婉地拒絕了他。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很多非名校出身的同學努力奮鬥,最終考研成功,可到了一些酸溜溜的人嘴裡就變成了:“本科雙非考上985研究生也沒用!”我們眼裡的成功,怎麼到了別人那裡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呢?

說“沒用”可能是因為,某些招聘單位不看研究生學歷只看第一學歷的出身。誰都不能否認這樣的事實,但就因為這樣個別的存在就全盤否認普通本科生考研上名校的價值簡直就是“出身歧視”。

有用還是沒用不是誰一句話就能斷定的,我們承認學歷、學校的階級的存在,人與人之間能力差別的存在,但不能就此否定任何一個人追求機會平等、追求高層次教育的權利,否定別人變優秀的權利。

高校的鄙視圈

"

近日,一則關於“某國內985名校博士求職被拒,因本科就讀非211高校”的信息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

學習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工作三年後辭職,本以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兩個月過去,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據稱,一名獵頭曾聯繫了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讀院校為非211大學時,表示公司對學歷有規定,委婉地拒絕了他。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很多非名校出身的同學努力奮鬥,最終考研成功,可到了一些酸溜溜的人嘴裡就變成了:“本科雙非考上985研究生也沒用!”我們眼裡的成功,怎麼到了別人那裡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呢?

說“沒用”可能是因為,某些招聘單位不看研究生學歷只看第一學歷的出身。誰都不能否認這樣的事實,但就因為這樣個別的存在就全盤否認普通本科生考研上名校的價值簡直就是“出身歧視”。

有用還是沒用不是誰一句話就能斷定的,我們承認學歷、學校的階級的存在,人與人之間能力差別的存在,但不能就此否定任何一個人追求機會平等、追求高層次教育的權利,否定別人變優秀的權利。

高校的鄙視圈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中國高校的鄙視圈,早已自成派別,“清北復交浙科南”無疑在鏈條頂端,“985”“211”也是重要的進階標籤。

鄙視鏈大致是這樣的:理科生看不起工科生,工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又瞧不起藝術生,而藝術生瞧不上非藝術以外的所有學科;“985”看不起“211”,“211”看不起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起二本,二本看不起三本,三本的嘲笑專科生鄙視高職生。

其中最常見的是“本科鄙視鏈”,更專業的說法叫“原始學歷歧視”,即本科不是“985”“211”的,最高學歷就算是名校博士,還是會被鄙視。

第一學歷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

近日,一則關於“某國內985名校博士求職被拒,因本科就讀非211高校”的信息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

學習算法的某985高校博士,工作三年後辭職,本以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兩個月過去,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據稱,一名獵頭曾聯繫了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讀院校為非211大學時,表示公司對學歷有規定,委婉地拒絕了他。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很多非名校出身的同學努力奮鬥,最終考研成功,可到了一些酸溜溜的人嘴裡就變成了:“本科雙非考上985研究生也沒用!”我們眼裡的成功,怎麼到了別人那裡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呢?

說“沒用”可能是因為,某些招聘單位不看研究生學歷只看第一學歷的出身。誰都不能否認這樣的事實,但就因為這樣個別的存在就全盤否認普通本科生考研上名校的價值簡直就是“出身歧視”。

有用還是沒用不是誰一句話就能斷定的,我們承認學歷、學校的階級的存在,人與人之間能力差別的存在,但不能就此否定任何一個人追求機會平等、追求高層次教育的權利,否定別人變優秀的權利。

高校的鄙視圈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中國高校的鄙視圈,早已自成派別,“清北復交浙科南”無疑在鏈條頂端,“985”“211”也是重要的進階標籤。

鄙視鏈大致是這樣的:理科生看不起工科生,工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又瞧不起藝術生,而藝術生瞧不上非藝術以外的所有學科;“985”看不起“211”,“211”看不起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起二本,二本看不起三本,三本的嘲笑專科生鄙視高職生。

其中最常見的是“本科鄙視鏈”,更專業的說法叫“原始學歷歧視”,即本科不是“985”“211”的,最高學歷就算是名校博士,還是會被鄙視。

第一學歷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本科非雙一流,985研究生也沒用?第一學歷真的那麼重要?

英雄哪兒管出處!在中國,文憑很重要,如果出身名校,在不少人看來,這就是自帶光環,走路都帶風。

高考作為目前條件下較為公平的選拔制度,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一些優秀的同學通過高考進入更理想的大學,本身也能證明其有過人之處。但只是通過本科學歷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難免有些武斷,畢竟名校招生人數有限,在僧多坑少的當下,想通過高考來爭得這一坑實屬不易。

因此,許多本科為二本、三本院校的同學希望通過考研來獲得二次選擇的機會。有這樣決心的人,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眾所周知,在條件相對一般的本科院校奮起直追,拼搏奮鬥,希望在今後的人生中與名校生同臺競爭,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所以,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網友爭論非名校生考研有沒有用的問題,恐怕是瞎操心了。此時就以“有用”或“無用”來衡量考研的意義,本來就是功利的。有用,到底是什麼“用”?是通過碩士文憑找工作、取得用人單位認可的有用呢,還是開始研究學術有用呢?不同的“有用”依賴於不同的判斷標準,簡單的“有用”“無用”根本說不清楚。

就像網友@要多社會有多社會說的一樣:考個研又不是去犯罪,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的,跟配不配有什麼關係。不要去否定一個努力的人,哪怕他多麼的微不足道。

考研君真的想請問那位發出“本科雙非野雞學校,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沒用”的同學,天底下有幾件一勞永逸的事?人成功一次就註定一輩子成功了?

網友@奎寧Quinine說:人生本來就是長跑,難道我在剛開始摔倒落後之後就要放棄嗎?我們也明白讀本科重要,但是無法改變糾結也沒有用,我們就是想爬起來再努力一把,我們可能追不上前面的人,但是我們不想成為主動放棄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