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部上古“天書”,一部失傳1800年,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中國歷史 奇門遁甲 國學 考古 張良 二十四文物 2018-11-30

上古,這個詞似乎距今非常的遙遠,一般指的是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在我國也就是三皇五帝之前。不過,在考古以及史學家對上古時代的說法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所謂的上古三代就是夏商周三代,也就是說夏商周在考古上也算是上古時代。這一時代非常的神祕,給後人留下無盡遐想的同時也留下了非常多文化隗寶。比如說古墓中的文物,不過,最直接的文化隗寶還是上古的古籍。在諸多的上古古籍中,有3部被譽為是“天書”,其中一部就是中國古代最為神奇的《奇門遁甲》,還有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中國3部上古“天書”,一部失傳1800年,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連山易》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易經》不是一部迷信算卦之書,而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思想源泉。不過,如今世人看到的《易經》只是三易中的《周易》,就算這樣,世人也幾乎看不懂《易經》,認為這是一部“天書”。事實上,“易”起源於河圖洛書,而中國最早的“易”則是《連山易》。根據古籍《周禮》記載,遠古有三易,其中最古老、最難懂的就是天皇氏所創的《連山易》。


中國3部上古“天書”,一部失傳1800年,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可惜的是,世人無法參閱這一部上古“天書”,因為《連山易》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失傳。儘管後代多次有著《連山》的出世,但這都是後人偽造的,根本便是夏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古籍。《連山易》的失傳成為了一個千古謎題,最近幾年我國學者在貴州一帶發現了一種流行於民間的神祕文字“水書”,其中一部分水書記載的就有可能是《連山易》。這種比甲骨文還古老的文字記載的到底是不是《連山易》還有待考證。


中國3部上古“天書”,一部失傳1800年,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奇門遁甲》

這一部古籍是中國歷史最神祕的“天書”,歷代以來只要是成功參悟《奇門遁甲》之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相傳這是中國古人在大自然作鬥爭中,經過長期觀察、反覆驗證得出來的。至於成書何時,無人知曉,不過根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就曾運用奇門遁甲的之力打敗了蚩尤。因為這是一部“天書”,而且在黃帝時期是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到了秦末漢初的張良手中時只有18局。可以說,其他的失傳了,也可以說改良了,因為除了這18局,其他的無人能看懂參悟。


中國3部上古“天書”,一部失傳1800年,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奇門遁甲被稱為黃老道家最高層次的預測學,號稱帝王之學,將一切事物的成敗歸納為五大因素,即天時、地利、人和、神助,格局組合。儘管張良之後,奇門遁甲只剩下了18局,但後世能參悟的也都是奇人,根據史書記載,張良之後能參悟此書的只有諸葛亮、劉伯溫等人。其中的天機,或許只有真正能參悟的奇人方能知曉。


中國3部上古“天書”,一部失傳1800年,一部古今無人敢讀


《魯班書》

這是一部中國歷史上的禁書,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人敢閱讀。根據其他史書記載,魯班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才工程師、木匠,關於他的傳說也非常多。但最玄乎的還是這一部《魯班書》,古今以來,之所以沒有人敢閱讀這一部古籍是因為《缺一門》,也就是是說只要閱讀、學習了《魯班書》就會鰥、寡、孤、獨、殘;逐漸的《魯班書》成為了歷史禁書,成為禁書後《魯班書》真正的精髓也隨之消失,現代人想看一看都沒得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