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研究中國這段歷史,得出中國人用屠殺可以征服

五胡亂華時代的中原是漢族的人間地獄,胡族的獸慾天堂。

胡族大肆屠殺漢人,人命如草芥,老百姓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奔逃,遷徙的流民潮幾乎席捲了整個中國。

在這些流民潮中,出現了當時名震天下的乞活義軍。乞活義軍是西晉末至東普活躍於黃河南北的流民武裝集團的一支,抗擊胡族,為生存而戰。這裡面有一名戰將冉瞻,帶領漢族流民東征西戰,在一次作戰時為羯趙俘虜,因傷勢過重沒幾天就去世了。

日本人研究中國這段歷史,得出中國人用屠殺可以征服

冉閔

羯趙國主石勒欣賞勇冠三軍的冉譫,見冉閔聰明伶俐,就將小冉閔認作幹孫子,為他改名叫石閔,並一手將他帶大。仇人的強大使冉閔只有將仇恨深埋心底,強忍內心悲痛討石勒歡心。成年後的冉閔驍勇善戰,在羯趙與鮮卑的戰鬥中屢立戰功,逐漸成為羯趙帝國的高級將領。

公元349年,羯趙皇帝石虎死後,其子十餘人為了爭搶皇位互相殘殺。

公元350年正月,石閔宣佈複姓冉閔,殺死羯趙皇帝石鑑,同時殺死石虎的38個孫子,盡滅石氏,一舉滅掉了殘暴不可一世的羯趙帝國。其後冉閔即皇帝位,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意識到胡族終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始終是中原戰亂不絕的禍根,便頒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殺胡令》:“凡內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斬,漢人斬一胡人首級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東門”。

日本人研究中國這段歷史,得出中國人用屠殺可以征服

殺胡令

一時間,鄴都城內漢人紛紛拿起武器追殺胡族,冉閔親自帶兵擊殺鄴城周圍的胡人,三日內斬首二十餘萬,屍橫遍野,同時冉閔還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還本土”,否則就將其統統殺絕。

其他的胡族,害怕最後落得和羯族同樣的下場,於是組成聯軍,圍攻冉魏政權。

面對胡族聯軍的瘋狂反撲冉閔沉著應戰: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凶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凶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於鄴城以一二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開始對入塞中原的數百萬胡族展開大屠殺,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

日本人研究中國這段歷史,得出中國人用屠殺可以征服

五胡亂華

在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進攻之下,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不得不退出中土,各自返還自己的老家。

諸胡亂中華時,留下的漢族僅有四五百萬,最主要的凶手是凶奴人和白種羯族。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凶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凶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五胡中的四胡在種族仇殺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

日本人研究中國這段歷史,得出中國人用屠殺可以征服

公元352年,冉閔帶領1萬人馬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徵糧。鮮卑族得到這一消息,急調二十萬鮮卑騎兵南下,想乘機消滅因剛掃清中原而元氣未復的冉魏政權。冉閔被鮮卑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在常山包圍,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最終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和敵人拼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

鮮卑國主慕容俊嘲諷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慕容俊大怒,斬冉閔於遏陘山。

冉閔就義後,冉魏國的臣子絕望至極,悲天呼地,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

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鮮卑大軍追擊、屠殺,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

日本人研究中國這段歷史,得出中國人用屠殺可以征服

由於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几百年的鮮卑族的北魏史學家汙衊、詆譭、辱罵漢族人的民族英雄冉閔,而後代又缺乏資料,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

現在的歷史文獻對五胡亂華絕口不提,只是籠統的稱為兩晉南北朝,歷史界只承認胡族在北方建立的十六國,卻不承認漢族人建立的四個政權,其中就包括冉魏政權,不承認冉閔的皇帝身份,理由是起兵反叛羯趙的冉閔是謀反篡位,不如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的東晉“正統”。

日本人研究中國的歷史,認為對中國人只要對其使用屠殺威嚇就可以征服,變成馴順的奴僕,所以就有了南京大屠殺、百人斬比賽、三光政策......這都是漢族人血性消退,怯懦、容讓和退縮釀成的苦果。

我們現在總是拿孔夫子“以德報怨”的四個字來當作我們軟弱的藉口來掩飾我們日漸稀薄的血性,其實孔夫子當時說出的是八個字,“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