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已不可見,但據史料看已失“完璧”之身,被數人“留名”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秦朝 後唐 歷史長河中的擺渡者 2017-04-13

傳國玉璽,中國古代王朝皇權的有力象徵,在中國古代得之即為正統,失之則為氣數已盡,壓根兒不曾擁有卻自稱為帝的則被譏稱為“白板皇帝”。也因此傳國玉璽材質上雖只是一塊名貴的玉,也就是藍田玉,但他卻是我們中華民族古代最為珍貴之物。

傳國玉璽已不可見,但據史料看已失“完璧”之身,被數人“留名”

在古代歷史中擁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傳國玉璽註定了它不平靜的經歷,在其失蹤之前有關它的歸屬都將帶來一片腥風血雨,最終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不知所蹤,令後人扼腕嘆息,不能一睹它的“真容”。

傳國玉璽已不可見,但據史料看已失“完璧”之身,被數人“留名”

眾所周知,傳國玉璽是由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開始出現,上面刻有秦朝丞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而從秦朝到後唐李從珂攜玉璽自焚不知所蹤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也並不是所有的擁有者都對它“秋毫無犯”的。

傳國玉璽已不可見,但據史料看已失“完璧”之身,被數人“留名”

公元8年12月,西漢外戚王莽代漢建立新朝,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建興帝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傳國玉璽已不可見,但據史料看已失“完璧”之身,被數人“留名”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

傳國玉璽已不可見,但據史料看已失“完璧”之身,被數人“留名”

公元330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由於失蹤,有關傳國玉璽的說法可謂眾說紛紜,再加上它是中華民族自古共傳之寶,這更加令後人想要一睹它的“真容“,希望以後能夠揭開它的神祕面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