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後來幾十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書,當然不是中學歷史課本,而是《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希臘人的故事》、《羅馬人的故事》、《人類簡史》等“雜書”,由此對籃球在全世界的分佈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將世界籃球分為六大版塊——北美板塊,拉美板塊,前蘇聯和北歐板塊,環地中海板塊,澳洲板塊,東亞及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就是美國和加拿大,以NBA為核心,這是以非洲裔北美人為基礎的世界頂級籃球。

拉美板塊指巴西、阿根廷、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以快速、華麗的球風獨樹一幟。委內瑞拉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奪得美洲盃冠軍。

前蘇聯和北歐板塊,是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加上瑞典、芬蘭等北歐強國的籃球。蘇聯成立於1917年,七十多年的發展期間籃球一直以整體面目出現,各國獨立以後有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等自己的籃球,代表國家是俄羅斯和立陶宛。相似球風的還有波蘭、德國等中歐和西歐國家。

澳洲板塊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兼歐洲和美國的特點,並有對抗強硬、球風粗獷的球風。

東亞及東南亞的籃球,以中國大陸最強,高大、快速和靈活,其他地方則是小快靈。這裡的籃球投籃好,對抗差,是由身體決定的。易建聯是東亞籃球身體素質之最,高度和爆發力的結合無出其右。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後來幾十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書,當然不是中學歷史課本,而是《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希臘人的故事》、《羅馬人的故事》、《人類簡史》等“雜書”,由此對籃球在全世界的分佈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將世界籃球分為六大版塊——北美板塊,拉美板塊,前蘇聯和北歐板塊,環地中海板塊,澳洲板塊,東亞及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就是美國和加拿大,以NBA為核心,這是以非洲裔北美人為基礎的世界頂級籃球。

拉美板塊指巴西、阿根廷、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以快速、華麗的球風獨樹一幟。委內瑞拉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奪得美洲盃冠軍。

前蘇聯和北歐板塊,是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加上瑞典、芬蘭等北歐強國的籃球。蘇聯成立於1917年,七十多年的發展期間籃球一直以整體面目出現,各國獨立以後有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等自己的籃球,代表國家是俄羅斯和立陶宛。相似球風的還有波蘭、德國等中歐和西歐國家。

澳洲板塊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兼歐洲和美國的特點,並有對抗強硬、球風粗獷的球風。

東亞及東南亞的籃球,以中國大陸最強,高大、快速和靈活,其他地方則是小快靈。這裡的籃球投籃好,對抗差,是由身體決定的。易建聯是東亞籃球身體素質之最,高度和爆發力的結合無出其右。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環地中海板塊就有意思了,這裡主要是我們說的歐洲籃球,但又細分出很多特點。這些特點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兼具。

環地中海包括了世界上各種文明,如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波斯、阿拉伯等等,理論上伊朗籃球、西亞籃球都在環地中海板塊之內。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環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互衝突,我征服我,我征服你,今天是希臘城邦,明天是羅馬帝國,波斯西侵,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向東,奧斯曼土耳其連接著近代和現代。

所以,環地中海的各種文化、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籃球只有一百多年曆史,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所謂的“歐洲籃球”在環地中海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做成地圖,籃球水平高的國家塗上了不同的顏色。中國世界盃打進16強的球隊,這裡佔了5席,土耳其和德國爆冷出局——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後來幾十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書,當然不是中學歷史課本,而是《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希臘人的故事》、《羅馬人的故事》、《人類簡史》等“雜書”,由此對籃球在全世界的分佈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將世界籃球分為六大版塊——北美板塊,拉美板塊,前蘇聯和北歐板塊,環地中海板塊,澳洲板塊,東亞及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就是美國和加拿大,以NBA為核心,這是以非洲裔北美人為基礎的世界頂級籃球。

拉美板塊指巴西、阿根廷、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以快速、華麗的球風獨樹一幟。委內瑞拉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奪得美洲盃冠軍。

前蘇聯和北歐板塊,是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加上瑞典、芬蘭等北歐強國的籃球。蘇聯成立於1917年,七十多年的發展期間籃球一直以整體面目出現,各國獨立以後有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等自己的籃球,代表國家是俄羅斯和立陶宛。相似球風的還有波蘭、德國等中歐和西歐國家。

澳洲板塊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兼歐洲和美國的特點,並有對抗強硬、球風粗獷的球風。

東亞及東南亞的籃球,以中國大陸最強,高大、快速和靈活,其他地方則是小快靈。這裡的籃球投籃好,對抗差,是由身體決定的。易建聯是東亞籃球身體素質之最,高度和爆發力的結合無出其右。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環地中海板塊就有意思了,這裡主要是我們說的歐洲籃球,但又細分出很多特點。這些特點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兼具。

環地中海包括了世界上各種文明,如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波斯、阿拉伯等等,理論上伊朗籃球、西亞籃球都在環地中海板塊之內。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環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互衝突,我征服我,我征服你,今天是希臘城邦,明天是羅馬帝國,波斯西侵,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向東,奧斯曼土耳其連接著近代和現代。

所以,環地中海的各種文化、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籃球只有一百多年曆史,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所謂的“歐洲籃球”在環地中海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做成地圖,籃球水平高的國家塗上了不同的顏色。中國世界盃打進16強的球隊,這裡佔了5席,土耳其和德國爆冷出局——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從土耳其往東直到法國,環地中海的歐洲籃球呈現由強硬到強硬加技術再到技術流的變化,這其中既有人種和移民的原因,也是由文明本身特色決定的。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又細分為幾個流派:土耳其,希臘,前南斯拉夫,拉丁派。

前南斯拉夫是由幾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一度稱霸世界,各自獨立以後仍然實力強勁,但風格各異,一度被歸併為“巴爾幹半島籃球”。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是前南籃球的核心,獨立後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歸入拉丁派,同時包含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講究團隊配合、球風細膩。

希臘是連接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的紐帶,所以這三個國家的籃球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他們各自的歷史類似。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後來幾十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書,當然不是中學歷史課本,而是《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希臘人的故事》、《羅馬人的故事》、《人類簡史》等“雜書”,由此對籃球在全世界的分佈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將世界籃球分為六大版塊——北美板塊,拉美板塊,前蘇聯和北歐板塊,環地中海板塊,澳洲板塊,東亞及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就是美國和加拿大,以NBA為核心,這是以非洲裔北美人為基礎的世界頂級籃球。

拉美板塊指巴西、阿根廷、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以快速、華麗的球風獨樹一幟。委內瑞拉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奪得美洲盃冠軍。

前蘇聯和北歐板塊,是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加上瑞典、芬蘭等北歐強國的籃球。蘇聯成立於1917年,七十多年的發展期間籃球一直以整體面目出現,各國獨立以後有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等自己的籃球,代表國家是俄羅斯和立陶宛。相似球風的還有波蘭、德國等中歐和西歐國家。

澳洲板塊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兼歐洲和美國的特點,並有對抗強硬、球風粗獷的球風。

東亞及東南亞的籃球,以中國大陸最強,高大、快速和靈活,其他地方則是小快靈。這裡的籃球投籃好,對抗差,是由身體決定的。易建聯是東亞籃球身體素質之最,高度和爆發力的結合無出其右。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環地中海板塊就有意思了,這裡主要是我們說的歐洲籃球,但又細分出很多特點。這些特點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兼具。

環地中海包括了世界上各種文明,如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波斯、阿拉伯等等,理論上伊朗籃球、西亞籃球都在環地中海板塊之內。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環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互衝突,我征服我,我征服你,今天是希臘城邦,明天是羅馬帝國,波斯西侵,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向東,奧斯曼土耳其連接著近代和現代。

所以,環地中海的各種文化、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籃球只有一百多年曆史,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所謂的“歐洲籃球”在環地中海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做成地圖,籃球水平高的國家塗上了不同的顏色。中國世界盃打進16強的球隊,這裡佔了5席,土耳其和德國爆冷出局——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從土耳其往東直到法國,環地中海的歐洲籃球呈現由強硬到強硬加技術再到技術流的變化,這其中既有人種和移民的原因,也是由文明本身特色決定的。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又細分為幾個流派:土耳其,希臘,前南斯拉夫,拉丁派。

前南斯拉夫是由幾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一度稱霸世界,各自獨立以後仍然實力強勁,但風格各異,一度被歸併為“巴爾幹半島籃球”。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是前南籃球的核心,獨立後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歸入拉丁派,同時包含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講究團隊配合、球風細膩。

希臘是連接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的紐帶,所以這三個國家的籃球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他們各自的歷史類似。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現在,要說回我們自己了。

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能發展這麼快,跟他們各自文明的交融有關係。從公元前1000年算起,三千年以來這裡的文化、宗教和軍事衝突從未間斷,因此各自的文明有了充分的交融,這裡的被征服者是接納者,征服者也是學習者。說通俗一點,打來打去,搶來搶去,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最終,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

但中華文明不是如此。亞歷山大帶著幾萬人向東,一路所向披靡,連印度都征服了,但就到阿富汗為止停住,這是為什麼?青藏高原擋住了他的去路。這種地理的隔絕保護了中華文明的純粹,從更長遠的歷史時期來看,也讓東亞人種獨立演化,不受侵蝕。

和騎馬民族不同,我們種地養豬,吃穿不愁,沾花惹草,修身養性,但身體的戰鬥力大大下降。長達上萬年的演化,我們的肌肉類型、神經反應,跟草原上奔跑的非洲人、荒原上馳騁的歐洲人大有不同。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後來幾十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書,當然不是中學歷史課本,而是《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希臘人的故事》、《羅馬人的故事》、《人類簡史》等“雜書”,由此對籃球在全世界的分佈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將世界籃球分為六大版塊——北美板塊,拉美板塊,前蘇聯和北歐板塊,環地中海板塊,澳洲板塊,東亞及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就是美國和加拿大,以NBA為核心,這是以非洲裔北美人為基礎的世界頂級籃球。

拉美板塊指巴西、阿根廷、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以快速、華麗的球風獨樹一幟。委內瑞拉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奪得美洲盃冠軍。

前蘇聯和北歐板塊,是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加上瑞典、芬蘭等北歐強國的籃球。蘇聯成立於1917年,七十多年的發展期間籃球一直以整體面目出現,各國獨立以後有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等自己的籃球,代表國家是俄羅斯和立陶宛。相似球風的還有波蘭、德國等中歐和西歐國家。

澳洲板塊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兼歐洲和美國的特點,並有對抗強硬、球風粗獷的球風。

東亞及東南亞的籃球,以中國大陸最強,高大、快速和靈活,其他地方則是小快靈。這裡的籃球投籃好,對抗差,是由身體決定的。易建聯是東亞籃球身體素質之最,高度和爆發力的結合無出其右。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環地中海板塊就有意思了,這裡主要是我們說的歐洲籃球,但又細分出很多特點。這些特點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兼具。

環地中海包括了世界上各種文明,如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波斯、阿拉伯等等,理論上伊朗籃球、西亞籃球都在環地中海板塊之內。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環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互衝突,我征服我,我征服你,今天是希臘城邦,明天是羅馬帝國,波斯西侵,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向東,奧斯曼土耳其連接著近代和現代。

所以,環地中海的各種文化、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籃球只有一百多年曆史,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所謂的“歐洲籃球”在環地中海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做成地圖,籃球水平高的國家塗上了不同的顏色。中國世界盃打進16強的球隊,這裡佔了5席,土耳其和德國爆冷出局——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從土耳其往東直到法國,環地中海的歐洲籃球呈現由強硬到強硬加技術再到技術流的變化,這其中既有人種和移民的原因,也是由文明本身特色決定的。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又細分為幾個流派:土耳其,希臘,前南斯拉夫,拉丁派。

前南斯拉夫是由幾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一度稱霸世界,各自獨立以後仍然實力強勁,但風格各異,一度被歸併為“巴爾幹半島籃球”。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是前南籃球的核心,獨立後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歸入拉丁派,同時包含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講究團隊配合、球風細膩。

希臘是連接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的紐帶,所以這三個國家的籃球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他們各自的歷史類似。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現在,要說回我們自己了。

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能發展這麼快,跟他們各自文明的交融有關係。從公元前1000年算起,三千年以來這裡的文化、宗教和軍事衝突從未間斷,因此各自的文明有了充分的交融,這裡的被征服者是接納者,征服者也是學習者。說通俗一點,打來打去,搶來搶去,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最終,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

但中華文明不是如此。亞歷山大帶著幾萬人向東,一路所向披靡,連印度都征服了,但就到阿富汗為止停住,這是為什麼?青藏高原擋住了他的去路。這種地理的隔絕保護了中華文明的純粹,從更長遠的歷史時期來看,也讓東亞人種獨立演化,不受侵蝕。

和騎馬民族不同,我們種地養豬,吃穿不愁,沾花惹草,修身養性,但身體的戰鬥力大大下降。長達上萬年的演化,我們的肌肉類型、神經反應,跟草原上奔跑的非洲人、荒原上馳騁的歐洲人大有不同。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中國男籃輸給委內瑞拉,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籃球國家隊輸給訓練經費都拖欠、被美帝欺負的拉美球隊;中國男籃又輸給尼日利亞,一支沒怎麼在一起練過但很強的“夏季聯賽球隊”,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們一直說,中國籃球要搞好,一定要把“金字塔”的塔基做好。於是我畫了一下中國籃球的“金字塔”。顯然,我們有太多層沒有做好。

姚明做了籃球主席,他管理著這個金字塔除了CUBA、初高中籃球之外的每一層。現在,最頂層國家隊出了大問題。國家隊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甚至會危及他的職位,以及他繼續改革的前景。

我們太需要姚明瞭,不能因為國家隊打不好,而讓一個正在把整座金字塔變好的管理者離開。所以,不能因為“籃球要從娃娃抓起”,而把國家隊忽略。國家隊是中國籃球整個金字塔的龍頭,國家隊打好了,舉國振奮,幹什麼都有勁。

"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隔了一天,罵的也罵夠了,該來點實在的建議了。

罵隊員,罵教練,罵姚明,在輸球以後肯定攔不住,但如果罵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大家一起罵。但2013年兵敗馬尼拉我罵夠了以後,就再也不罵了。後來有姚明舉官,力行改革,就更不罵了。

五年來我努力前瞻,看世界變成了什麼樣,我們該怎麼辦,為此提了很多建議,比如:

★ CBA的外援數量,主張四節四人次

《末節單外援救不了中國後衛》(2014)

《CBA外援有哪些誤區?》(2016)

★ 中國籃球應從奧運會向世界盃戰略轉移

《世界盃,將怎樣改變中國籃球》(2015)

★ 響應姚明號召,大力推廣小籃球

《小籃球賣瘋了,中國才大有希望》(2019)

★ 中國籃球應該學歐洲,而不是美國

《面對歐洲,我們從未停止過震驚》(2019)

★ 日本將來會變“全黑”,我們要正視歸化

《中國籃球能歸化一個老外嗎?》(2014)

《八村壘只給中國男籃四年時間》(2019)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輸給尼日利亞之前,我寫了一篇《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再次提出和歐洲籃球交流的建議。我主張花錢“請進來、走出去”,定期邀請歐洲球隊來當我們的“陪練”,或者走出去跟他們打球,高額獎金我們出,但除了基本的出場費之外,你得贏了我們才能拿走鉅額獎金。

我在文中說明了理由——

這次亞洲籃球在世界盃上全軍覆滅,說明亞洲人在身體上有天然的缺陷,要跟歐美強隊對抗起來,只靠內戰顯然是不行的,連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不能拯救我們。

我這裡說的“亞洲人”,主要是指籃球運動開展比較普及的東亞人,包含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當然也包括東南亞打得不錯的菲律賓。

有球迷指出我有“人種論”的嫌疑,並以林書豪為例,證明黃種人能打好籃球。其實,林書豪是誕生於美國的籃球系統,兼有哈佛學歷,他集身體競爭力和球商於一身,是難得的極品。在整個東亞尤其是中國,缺少誕生更多林書豪的環境。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東亞的文明自成一體,既保持了文明的純粹性,但也缺少擴張的動力。

東亞文明的核心就是中華文明,源於青藏高原以東的黃河流域,以農耕為基礎,精耕細作,安居樂業。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人種演化不同於世界其他地方。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頗受尊敬的白髮教授給我們講英文,他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西方留學。他說:你看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汗毛很細,皮膚很白,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進化得比西方人早,比西方人徹底,我們自己種地,有房子住,吃喝不愁;西方人是遊牧民族,天天要騎馬跑來跑去打仗,掠奪,才能生存,所以他們的眼窩深,怕下雨淋到,毛髮厚,怕凍著。

聽上去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我仍然羨慕西方人身體健壯,在很多體育項目上優於我們。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後來幾十年,我看了很多歷史書,當然不是中學歷史課本,而是《全球通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希臘人的故事》、《羅馬人的故事》、《人類簡史》等“雜書”,由此對籃球在全世界的分佈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將世界籃球分為六大版塊——北美板塊,拉美板塊,前蘇聯和北歐板塊,環地中海板塊,澳洲板塊,東亞及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就是美國和加拿大,以NBA為核心,這是以非洲裔北美人為基礎的世界頂級籃球。

拉美板塊指巴西、阿根廷、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以快速、華麗的球風獨樹一幟。委內瑞拉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奪得美洲盃冠軍。

前蘇聯和北歐板塊,是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加上瑞典、芬蘭等北歐強國的籃球。蘇聯成立於1917年,七十多年的發展期間籃球一直以整體面目出現,各國獨立以後有了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等自己的籃球,代表國家是俄羅斯和立陶宛。相似球風的還有波蘭、德國等中歐和西歐國家。

澳洲板塊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兼歐洲和美國的特點,並有對抗強硬、球風粗獷的球風。

東亞及東南亞的籃球,以中國大陸最強,高大、快速和靈活,其他地方則是小快靈。這裡的籃球投籃好,對抗差,是由身體決定的。易建聯是東亞籃球身體素質之最,高度和爆發力的結合無出其右。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環地中海板塊就有意思了,這裡主要是我們說的歐洲籃球,但又細分出很多特點。這些特點有的粗獷,有的細膩,有的兼具。

環地中海包括了世界上各種文明,如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波斯、阿拉伯等等,理論上伊朗籃球、西亞籃球都在環地中海板塊之內。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環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互衝突,我征服我,我征服你,今天是希臘城邦,明天是羅馬帝國,波斯西侵,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向東,奧斯曼土耳其連接著近代和現代。

所以,環地中海的各種文化、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籃球只有一百多年曆史,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所謂的“歐洲籃球”在環地中海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做成地圖,籃球水平高的國家塗上了不同的顏色。中國世界盃打進16強的球隊,這裡佔了5席,土耳其和德國爆冷出局——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從土耳其往東直到法國,環地中海的歐洲籃球呈現由強硬到強硬加技術再到技術流的變化,這其中既有人種和移民的原因,也是由文明本身特色決定的。

我把環地中海板塊又細分為幾個流派:土耳其,希臘,前南斯拉夫,拉丁派。

前南斯拉夫是由幾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一度稱霸世界,各自獨立以後仍然實力強勁,但風格各異,一度被歸併為“巴爾幹半島籃球”。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是前南籃球的核心,獨立後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歸入拉丁派,同時包含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講究團隊配合、球風細膩。

希臘是連接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的紐帶,所以這三個國家的籃球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他們各自的歷史類似。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現在,要說回我們自己了。

環地中海板塊的籃球能發展這麼快,跟他們各自文明的交融有關係。從公元前1000年算起,三千年以來這裡的文化、宗教和軍事衝突從未間斷,因此各自的文明有了充分的交融,這裡的被征服者是接納者,征服者也是學習者。說通俗一點,打來打去,搶來搶去,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最終,你的我的都是大家的。

但中華文明不是如此。亞歷山大帶著幾萬人向東,一路所向披靡,連印度都征服了,但就到阿富汗為止停住,這是為什麼?青藏高原擋住了他的去路。這種地理的隔絕保護了中華文明的純粹,從更長遠的歷史時期來看,也讓東亞人種獨立演化,不受侵蝕。

和騎馬民族不同,我們種地養豬,吃穿不愁,沾花惹草,修身養性,但身體的戰鬥力大大下降。長達上萬年的演化,我們的肌肉類型、神經反應,跟草原上奔跑的非洲人、荒原上馳騁的歐洲人大有不同。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中國男籃輸給委內瑞拉,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籃球國家隊輸給訓練經費都拖欠、被美帝欺負的拉美球隊;中國男籃又輸給尼日利亞,一支沒怎麼在一起練過但很強的“夏季聯賽球隊”,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們一直說,中國籃球要搞好,一定要把“金字塔”的塔基做好。於是我畫了一下中國籃球的“金字塔”。顯然,我們有太多層沒有做好。

姚明做了籃球主席,他管理著這個金字塔除了CUBA、初高中籃球之外的每一層。現在,最頂層國家隊出了大問題。國家隊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甚至會危及他的職位,以及他繼續改革的前景。

我們太需要姚明瞭,不能因為國家隊打不好,而讓一個正在把整座金字塔變好的管理者離開。所以,不能因為“籃球要從娃娃抓起”,而把國家隊忽略。國家隊是中國籃球整個金字塔的龍頭,國家隊打好了,舉國振奮,幹什麼都有勁。

中國籃球,花點錢讓自己強壯起來

中國籃球必須兩條腿走路,才有效率。既抓青少年、小籃球、社會影響力,也得有強力措施扶國家隊上去。

從歷史發展來看,中國人要有超強的身體素質,最好能做到易建聯,要誕生外線的NBA球星,最好能做到林書豪。我們不能總是用這樣的孤例安慰自己,我們得讓整支國家隊能和歐洲籃球對抗。

這就是為什麼我呼籲創造條件讓國家隊和歐洲籃球定期交手,不管花多少錢,其實花不了多少錢。我們在CBA給一個內線外援的錢,就夠國家隊一個夏天打五到十次高水平的歐洲籃球對抗賽,那麼高的獎金,來的肯定是高水平球隊。

我花那麼大筆墨寫“環地中海板塊”,為的是說明環地中海有太多歐洲球隊,等著我們去請進來,或者走出去請教。我們有錢,他們沒錢,我們該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了。

說了,不跟白說一樣,至少是說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