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基層這道坎, 才能翻越部隊這座山

中國軍情 軍事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6-27

查閱詞條,“軍需”二字的大意是“軍隊所需物資的統稱”,以及“後勤特有崗位”。

13年前,我從原解放軍軍需大學畢業,主動申請進藏。我選擇西藏,是受先輩們打造“高原南泥灣”的拓荒豪情感染激勵。我覺得,駐藏部隊交通不便、物資匱乏,高原“糧草官”肯定有用武之地。於是我申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按照人盡其才的邏輯,我應當在後勤領域幹出名堂。然而,進藏不久我就開始後悔。且不說要先從排長幹起,就是“刷”夠基層履歷也很難調到專業對口的機關崗位。

這不,提升副連職務時,我的第一志願是“乾點本職工作”。“軍需是啥?直白的意思就是服從軍隊需求,有缺即補。”領導的教誨“無懈可擊”,讓我徹底與理想崗位無緣。

履新副指導員後,我一心想幹好分管的團支部工作。可是,由於跟不上“新生代”團員的步伐,我鬧出不少笑話。比如,有個團員見我熱衷於靠出黑板報博眼球,就遞來紙條“表醬紫”。我不知對方是用這句網絡用語提醒我“不要這樣子”,還以為是一種肯定。指導員臨時出差讓我替一次教育課,我因照本宣科,導致臺下官兵似聽“天書”,眼神一片茫然……

接連受挫,讓我對政工崗位失去信心。這時,一位成功轉崗的同學給我鼓勁,直言“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只有經受住多重崗位錘鍊,做到崗崗精彩,才能在基層站穩腳跟。他還說,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只有熬過了風雨洗禮,才能迎來彩虹。

一席話令我豁然開朗。我戒掉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壞毛病,一心給指導員當助手,躬身學習,不懂就問,終於成為團領導口中的“崗位通”“明白人”。我還在演兵場上創新參訓手段,既提升政治工作的“打贏貢獻率”,又積蓄當主官擔重任的底氣。

晉職在即,這回我真的獲得到機關任職的機會。可此時的我,已把全部心思放在基層建設上,所以微笑拒絕,不願挪窩。說實在的,基層就像一塊磁石,當你與連隊官兵患難與共後,就會鐵心生死相依。

這些年來,我一直跋涉在拾級登高的路上,完成了人生跨越。不論是當連長,還是當教導員,我始終珍惜每個崗位,朝著指技合一、軍政兼通的複合型人才目標邁進。每晚,我總會枕著書本入眠,害怕一覺醒來就落伍了。正是有了“素質危機”,我每次換崗都立起最高標準,帶出“踐行強軍目標先進單位”、原成都軍區授稱的“忠誠使命模範連”等英模集體,個人也先後3次榮立三等功。

紮根基層,在陌生崗位摸索前行,我收穫了“上錯花轎嫁對郎”的喜悅。品評榮譽,我獲得3點啟示:一是部隊的主體在基層,紮根營連必有美好未來;二是基層雖小舞臺很大,總有崗位適合你;三是大河漲水小河滿,個人成長與單位發展建設同行共進。

邁過基層這道坎, 才能翻越部隊這座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