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防大考一週年,這支部隊的變與不變有哪些?

通信 軍事 中國日報網 2018-12-06

大改革、大調整、大搬遷、大移防……一聲令下,無數官兵告別父母,離開妻兒,在移防中彰顯了自己的家國情懷、大局意識。

作為親身經歷者,一年前,我們奉命移防,告別了熟悉的營區,從中原大地來到了秦嶺山麓,回顧過去這一年,我們這支部隊有哪些變與不變?

優良傳統不能丟

凌晨的豫南小鎮,夜色籠罩下的鄉村還在沉睡,身處其中的軍營卻已醒來。微弱的路燈下,連隊的戰士們在來回的奔波忙碌,裝車,捆綁,加固……當清晨的雞鳴劃破寂靜,我們已向這座營盤揮手告別。

同樣是69年前的一個清晨,我部前輩成功解放上海後,恪守軍令,露宿街頭,不擾民、不入戶,做到了秋毫無犯。而面臨橫跨兩省的千里大機動,這種優良傳統不能丟,無論是摩托化行軍還是鐵路運輸,我們都儘量選在了凌晨或夜間進行,做到了“千人千車動,移防寂無聲”。無聲並非不捨,其背後所體現的恰恰是對駐地的深厚情誼和不忍道別。

移防大考一週年,這支部隊的變與不變有哪些?

先遣出征車隊

戰法研究不能停

移防不僅意味著營區的變化,同時意味著作戰環境的改變。原先的駐地豫南小鎮氣候宜人,在制定戰備方案、預案時不需要過多考慮“冷”的問題,而如今環境溫度的變化卻會影響燃油黏度和電瓶容量;由於調整改革,部分官兵到了新駐地後換了崗位和專業,有的從原來的“領頭羊”變成了新專業的“拓荒者”。

面對這些新的變化和挑戰,旅黨委清楚地認識到部隊要面對的不僅是營區的翻新重建,更有慣性思維的破舊立新。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戰場在哪裡,部隊移防就是為了實現全域作戰。今年6月,作為全軍首批列裝的數字化部隊,我部遠程機動近2000公里抵達雪域高原,開展適應性訓練,從接到命令到完成投送,總計用時不到四天,僅為以往的三分之一。面對初上高原的種種不適,官兵們以拓荒精神掃除盲區。

通過組織車輛翻越雪山隘口,檢驗高海拔條件下車輛的動力性能;通過將通信裝備拉到礦物干擾區和高山谷地,測試複雜條件下的通聯能力。通過緊貼任務、緊貼實戰、緊盯難題,為裝備革新、訓法創新積累了寶貴經驗。

移防大考一週年,這支部隊的變與不變有哪些?

鐵路裝載輸送

後勤保障不能鬆

以往部隊移防較少,單位的許多官兵都在一個地方待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習慣了原來的環境和氣候。剛到新駐地,大家對營區環境不熟悉、不適應的問題凸顯了出來。由於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加上水土不服,許多官兵和家屬都出現了感冒、發燒的症狀;因調整移防,大量已婚官兵面臨家屬二次就業和子女轉學等現實問題。

為儘快改善營區生活環境,解決官兵現實困難,旅首長機關快速與駐地政府建立聯繫,優先解決了隨軍家屬就業和子女入學問題。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家屬院接通天然氣、為連隊安裝熱水器、翻新籃球場等,確保官兵工作上安心、生活上舒心。針對營區戰備路狹窄、居民私家車較多的問題,官兵主動幫助居民清掃街道,展現出了一支英雄部隊的良好形象,很快贏得了駐地群眾的認同和擁護。

移防大考一週年,這支部隊的變與不變有哪些?

人員鐵路輸送

作戰值班不間斷

作戰值班室是整個部隊的大腦中樞,一刻都不能停。移防中,為確保指揮控制不斷線,在部隊正式移防前,我部派出先遣組提前到達新營區,組織勘察進駐道路和疏散地域,對當地民社情進行調研;在人員抵達後,迅即成立了應急分隊,依據修訂後的方案預案組織分隊實兵演練;數日後,走進新駐地作戰值班室,齊全的指揮席位,多樣化的通信手段,接哪哪通,叫哪哪應,通聯指揮情況一切良好。在試運行了一段時間後,移防途中某日零時整,原駐地作戰值班室停止運行的同時,新駐地開始擔負作戰值班任務,中間實現零間隔。

後續抵達分隊也按照先戰備後生活的順序對物資進行歸攏。許多連隊生活物資還沒有入庫,便先將槍彈、裝具和器材等戰備物資擺放到位。“移防不只是簡單的換個營房,我們駐守一地,就要保衛一方。”剛剛走下哨位的上士李舉如是說。

服從命令不猶豫

剛買房又賣房、剛結婚又分居、剛安家又搬家,移防面前,許多官兵有過不捨、有過糾結,但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期待和熱血。

去年剛畢業的合成一營三連排長常海,父母家離原駐地不足1公里,一家人眼看就可以其樂融融的在一起,然而一紙移防的命令,單位要移防到數百公里外的陝西,團聚的喜悅眼看又要變為分別的遺憾。週末回到家,和父母詳細說明情況後,沒想到,當過兵的父親十分冷靜地對他說:“既然你選擇從軍入伍,就要對得起身上這身軍裝,服從組織安排。”如今他來到了新的環境,雖然離家人更遠了,但內心卻踏實、坦然。

“準備好了嗎,士兵兄弟們,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放心吧祖國,放心吧親人,為了勝利,我要勇敢前進……”移防是一場時代大考,而在這場考核中,身為人民子弟兵的我們向黨和人民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我相信我的戰友們也會向移防一樣,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祝願軍隊的明天會更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