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想用蔡鍔取代段祺瑞,結之以恩卻落得眾叛親離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六十一):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宣統三年,袁世凱曾在洹上村的“養壽園”寫過一首言志詩:“樓小能容膝,簷高老樹齊。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沒想到五年之後,不再是能容膝的小樓,而是平地起高樓的袁世凱,卻難逃“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諍言。民國五年,“屠龍之人”袁世凱變成惡龍,在逆流的道路上,曾經懷揣著亡清之志的少年,屠龍之後卻蛻變出鱗爪,而他的“爪牙”也開始不聽他的使喚,而被稱為爪牙的莫過於如日中天的北洋群雄。但是,袁世凱比任何人都清楚,曾經視其為“衣食父母”的北洋舊部已經功高震主,他已不敢再任用新人來“勵精圖治”,這個猜忌心極重的舊派權臣,怕的是新人取得權勢之後會“革”了他的命。

袁世凱想用蔡鍔取代段祺瑞,結之以恩卻落得眾叛親離

袁世凱

但是面對尾大不掉的北洋集團,袁世凱深知改造北洋一脈以及解除舊將兵權的迫在眉睫。他早已看出蔡鍔是一個長於練兵的人才,而且將其騙入京畿之後,麾下策士楊度因為同鄉關係又多加推薦,加上頗為倚重的“內史”夏壽田也與蔡鍔往來甚密,兩人裡應外合地推薦蔡鍔執掌北洋軍新的改建工作。楊度遂出謀劃策:“如果總統結之以恩,蔡松坡必為所用。”袁世凱正好也心意相符,畢竟功名利祿的誘惑,是其常用的手段,而且他曾跟夏壽田吐槽:“小站舊人現在暮氣沉沉,我對南方人沒有成見,如果他們不反對我,我何嘗不可以重用他們。”其後更是坦言:“如果鬆坡靠得住,午詒,你就做他的副手吧。”

袁世凱想用蔡鍔取代段祺瑞,結之以恩卻落得眾叛親離

蔡鍔

其後,袁世凱想先委任蔡鍔為參謀總長,以代替從不到部的黎元洪,更重要的後手是調任陸軍總長,以代替不聽調度的段祺瑞。楊度曾表示袁世凱想讓蔡鍔取代段祺瑞,這一點蔡鍔是“預聞並且同意過的”。袁世凱也按照楊度“結之以恩”的建策,蔡鍔先是擔任經“經界局督辦”“韶威將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辦事員”等職務,一度還有“兩廣巡閱使”的呼聲,其中“統率辦事處”辦事員的選拔尤為嚴格,蔡鍔作為一位已經解職入京的西南軍閥,能夠進入袁的直屬幕僚團隊,在當時絕無僅有。

袁世凱想用蔡鍔取代段祺瑞,結之以恩卻落得眾叛親離

楊士琦

最終,袁世凱的另一位智囊楊士琦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為“要完全解決北洋舊將的兵權是辦不到的,只能逐步地削弱,用南方人也是行不通的,因為北洋一脈是一個有地方色彩的團體”。同時還提醒袁世凱,“對於這樣一個有關自身安危的大問題,只能行之以漸,不能操之過急,否則禍變而來。”楊士琦也沒想到自己會一語成讖,蔡鍔其後率先帶領滇軍討袁,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作壁上觀,眾多北洋舊部也成為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中抑鬱而亡,其實當他想用蔡鍔來取代不聽調度的段祺瑞時,卻忘了只有得道者方能多助,而失道者註定寡助。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上冊、《菜根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