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將軍死後,日本為其鳴炮誌哀,清廷卻不准他下葬,夫人自殺洩憤

中國近代史 丁汝昌 日本 李鴻章 我們的歷史回憶錄 2017-05-16

120多年前的1891年6月26日,處在巔峰期的北洋艦隊從威海衛起航,第二次訪問日本。這是甲午海戰之前,雙方最後一次近距離觀察對手,對兩國海軍在今後的走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在中國鐵甲鉅艦的威脅下咬牙急追,終於在幾年後超過大清海軍,而北洋艦隊卻裹足不前,徹底喪失了海上的優勢,“定遠”、“鎮遠”的國威遠揚成了曇花一現。

相比5年前在長崎的遠觀,這一次與“定遠”從內到外的“親密接觸”讓日本人深感羞愧,深受刺激的日本隨之掀起了超常加速擴充其海軍軍備的高潮。就在日本天皇接見北洋海軍軍官的前一天,日本內閣提出了5860萬元的海軍支出方案,獲得了國會的通過。1892年,內閣又公佈了建造10萬噸軍艦的計劃,該計劃在天皇的裁決下很快得以落實。1893年日本天皇又發佈敕諭:決定在此後6年每年再從自己的私房錢中撥出30萬日元,並從文武官員的薪金中抽出1/10作為造艦費繳納國庫。到這一年,知恥後勇的日本海軍已有各種軍艦55艘,彈藥儲備超出了一次對華戰爭可能消耗掉的數量,迅速發展成為一支可與北洋水師相抗衡的海軍力量。此將軍死後,日本為其鳴炮誌哀,清廷卻不准他下葬,夫人自殺洩憤

訪日期間,北洋艦隊的軍官也注意到了日本海軍的高速發展,危機感油然而生。右翼總兵劉步蟾向丁汝昌力陳我海軍戰鬥力遜於日本,添船換炮刻不容緩。丁汝昌也上條陳,認為北洋艦隊有些艦艇已經老化,機器運轉不靈,艦隊在航速和射速上已經落後於日本,請求增購艦船。然而,在日本風光一時的北洋艦隊出訪歸來卻迎來了當頭一棒,戶部以經費短缺為由壓縮海軍經費,兩年內禁止北洋水師購買外洋槍炮、船隻和機械,連補充裝備的費用都不撥給。悲劇的是,甲午之戰,北洋海軍沒有敗在海上,卻全軍覆沒於港口,比李鴻章最壞的估計都要壞。此將軍死後,日本為其鳴炮誌哀,清廷卻不准他下葬,夫人自殺洩憤

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軍司令伊東佑亨的一封勸降書。此書收到19天后,丁汝昌自殺。這份日本人寫的勸降書可謂一篇千古奇文,致使丁背上千古罵名。

清末有個詩人叫黃遵循,他在一首詩中對丁汝昌的死大加感慨,說了句著名的話,“兩軍雨泣鹹驚疑,已降復死死為誰?”

關於他已經寫好降書的事情,並不能令人信服,如果他真的打算投降,他何必求一死?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日本人又為何敬仰?

身為海軍司令,丁汝昌用死,為海軍失敗畫上句號,他的以身殉職,也不失為一個英雄,無愧於軍人的稱號。此將軍死後,日本為其鳴炮誌哀,清廷卻不准他下葬,夫人自殺洩憤

丁汝昌是貧窮人家出生的孩子,早年在湘軍作戰十分勇敢,戰功顯著,後來一路提拔到總兵,受李鴻章器重。後來,他被任命北洋水師提督。

丁汝昌是出身陸軍,後來統帥海軍,特別是黃海海戰失敗後,他更不為人們所理解,成了戰役失敗的“替罪羊”,和李鴻章一起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威海衛之戰,丁汝昌是被摘了頂戴的“戴罪之身”,對於他的自私,清廷不說無動於衷也差不多,他的靈柩運動會山東煙臺,三道銅箍就被清廷刑部套上,說明是戴罪之身,而且不準進村,也遲遲不肯下葬。

丁汝昌有一位夫人,她等丈夫等的特別煎熬,心性也要強,聽說丈夫殉職了,本來就十分痛苦,又遲遲不肯下葬,不讓進村,對於一個女人和一個家族,這是多麼大的恥辱?悲痛一下,她吞金自殺。

宣統二年,丁汝昌手下的將領一直沒放棄對他名譽的追討,在他們堅持努力下,清廷才恢復丁汝昌的官職,說他“為國捐軀”,“情形可憐”,意思就是看在為國捐軀的份上,罪名就不計較了吧!無恥的清廷,並不值得將領為之賣命。

在丁汝昌手下人的爭取下,清廷恢復了他原來的官職,將夫人與他合葬,才算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此將軍死後,日本為其鳴炮誌哀,清廷卻不准他下葬,夫人自殺洩憤

誰也沒想到,對他最為敬重的,竟然是日本人。

丁汝昌自殺後,降書被送到日本的一艘軍艦上,日本下令繳獲軍艦,將請將生擒,日本司令官伊東祐亨不同意這種做法,說:“丁提督,是海軍名將,幾十年如一日辛苦經營,決不能侮辱。”

因為丁汝昌,他們歸還了其他的清軍將領。當載著丁汝昌靈柩的軍艦駛出威海衛港口時,日本一片肅穆,軍艦鳴炮誌哀。

小笠原長生是日本海軍大尉,他曾經評價過丁汝昌,說,他跟其他將領都不同,他是一位古代的豪俠之士。

他說,許多戰爭都不像威海衛那樣,威海衛是一場義戰。據說威海衛劉公島的丁汝昌,對日本進行頑強抵抗,失敗後以自殺,來救了部下。當時日本人可謂順風順水,在旅順都沒遇到抵抗,立即陷落,可到了威海衛,就遇到這樣激烈的抵抗,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日本人說,這一戰,戰則義戰,降則義降。這是什麼精神?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

丁汝昌有人格魅力,他的人格魅力跟日本人崇奉的東西,有不謀而合的地方,所以日本人真心拜服。

那些為國捐軀的士兵,即使當時可以不那麼做,也不會有所保留,因為被丁汝昌的精神所感染,更是為了報答他對士兵的真心愛護。

關於丁汝昌寫降書的事情,據說是別人所為,加上他的名字,這件事情不但日本人很憤慨,西洋人也很憤慨,他們向報館投稿,說丁汝昌太可憐了,死後名節還要受玷汙,丁汝昌絕不會做那種投降。他們說,丁汝昌是錚錚勇士。

小笠原長生還寫過這樣一件事,二月五日,日軍與“定遠號”交火,丁汝昌正乘坐該軍艦。兩軍交戰必然會有敵人死在自己船上,船員要把屍體扔掉,丁汝昌說:“這雖然是敵人,但也是忠義之士,他們應該禮葬。”日本人很感動。此將軍死後,日本為其鳴炮誌哀,清廷卻不准他下葬,夫人自殺洩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