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每個人都有標籤,比如你的職業就是你的標籤,你的社會身份,家庭身份,區別人與人全靠這些“標籤”。名人的標籤更多一些,一個人的成就越大,他的標籤也就越多。

曾國藩的標籤太多了,晚晴中興名臣、湘軍統帥、理學大師。曾國藩開啟了一個時代,“曾國藩時代”。毛澤東說曾國藩是“辦事兼傳教之人”。

這樣偉大的人物人生應該一帆風順,精神也應該十分愉悅,但其實並非如此,曾國藩的一生也遇到過挫折,他曾三次想自殺,他所面臨的險境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在抗擊太平軍時出了力,也正是在那時,他臨危受命創建了“湘軍”,在於太平軍交戰中曾國藩曾被迫自殺,面臨的險境不可想象。

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失敗呢?

第一次是靖港兵敗。

曾國藩親率水陸軍兩萬人大張旗鼓出徵,當時他躊躇滿志,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建功立業,但他低估了敵人的力量,疏忽大意了,他以為駐守兵力只有幾百人,沒想到他得到的是假情報,當他看到密密麻麻的太平軍從四面八方衝出來的時候,才知道中了計。

湘軍都是臨時招募的,很多是農民兵,沒有經過艱苦的操練也沒信仰,看見敵軍人多就拼命逃竄,結果自己把自己人幹掉了不少。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做出一個誰也沒想到的舉動,他親自衝到前面去,拿著劍叫喊:“後退者斬”,但沒人聽他的,大家都亂成一團。這時敵軍響起“活捉曾妖頭”,曾國藩羞憤交加,他一頭扎進水裡,幸虧被部下救起。

曾國藩是好面子的人,他以為無言面對家鄉父老,為了練兵他得罪了湖南官員,他怕被別人看笑話,心情很抑鬱。

那段時間他一定特別煎熬,一定過了一段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好在他挺過來了,又是我們欽佩的曾國藩了。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第二次是湖口慘敗。

這一戰發生在江西湖口,對手仍然是太平軍。

我們知道太平天國之所以存在了一段時間,也是他們有很多能打的將領。太平軍在江面和兩岸修建的牢固的防禦工事,等到湘軍入網,太平軍開始夾擊,湘軍再一次被做成“夾心餅乾”。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石達開用了誘敵深入的計策,將缺乏陸軍支援的湘軍誘騙進潘陽湖內,然後封鎖湖面。湘軍被分成兩段,因為水戰是有一套計劃的,這樣一來大小戰船不能互相配合,戰鬥力完全喪失。

正當曾國藩心急如焚的時候,太平軍派出小船攜帶火器衝進湘軍大船船隊,這個戰術是不是很熟悉?

接下來的一切我們都知道了,那天沒有東風,湘軍被圍攻打慘,曾國藩的船也被燒了,眼看他就要被太平軍俘獲了。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他仰天長嘆一聲,縱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這一次,他的部下又救了他。

這一次曾國藩沒有沮喪太久,反而積極地籌備東山再起。

第三次是祁門被困。

曾國藩當上兩江總督後,他將總督府遷往安徽南部的祁門,誰料到這個地方會被太平軍選為主攻的地方。

曾國藩氣節很高,他選擇這樣一個險地,也有據守的意思,可見他無愧於一代明臣的稱號。

幾個月後太平軍以十倍的兵力撲向祁門,湘軍死命抗戰死了大半,總督府亂成一團,曾國藩看大勢已去,就給朝廷寫了一份遺折,又給兒子寫了一封遺書。

在曾國藩拔劍自殺的那一刻,湘軍將領鮑超趕來,曾國藩死裡逃生。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是一個有機會稱帝的人,他的部將對他很忠心,幾乎是逼著他當皇帝,就差跪求了,但他不為所動。後來他被標榜為名臣,不知道他心裡會不會有遺憾?那麼多大苦大難,換來一個稱帝的資格,但卻被他因為很多教條放棄了,繼續做大清的臣子。

為了國家,他九年內三次自殺,手握三十萬重兵卻四次拒絕稱帝

曾國藩自殺了三次,兩次都是走投無路,第三次有點視死如歸的感覺。我們無法模擬人在絕境中的心態、舉止,都能是我們知道,一個成大事的人,必然要面對大的挫折、大的磨難,從重重磨難中走來,才能脫胎換骨,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險境重重,只要不放棄,走過四月的陰雨,總有五月的繁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