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將領在黎川大義滅親粉碎敵人離間計

中國近代史 黃公略 蔣介石 彭德懷 江西晨報 2017-04-06
紅軍將領在黎川大義滅親粉碎敵人離間計

1931年是中國紅軍歷史上值得被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日益壯大的紅軍先後3次粉碎了國民黨發動的大規模反革命“圍剿”。經過數次戰役,紅軍積累了反“圍剿”的重要作戰經驗,鞏固和擴大了革命根據地。

這一年,紅軍隊伍裡湧現出了無數革命英雄,也有著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蹟。其中,1931年紅軍將領黃公略大義滅親的故事,至今仍在贛南地區流傳。這位毛澤東口中的“飛將軍”,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作戰英勇,而且忠心革命,心繫民族大義,是紅軍隊伍裡的楷模。

紅軍三次粉碎敵軍“圍剿”

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毛澤東總結失敗經驗,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偉大思想,共產黨隨之走上了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道路。在那之後,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隊伍逐漸發展壯大,撼動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據井岡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豐根鳳研究,1930年10月,蔣介石為了消滅中央主力紅軍,先後調集10萬大軍,分佈於南昌、撫州及贛閩邊界等地區,採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對中央蘇區和紅軍發起第一次“圍剿”。面對敵眾我寡的局面,毛澤東提出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率領紅一方面軍第一、三軍團,在1931年1月全殲敵軍主力,粉碎了敵軍來勢洶洶的“圍剿”。

1931年4月,蔣介石又糾集20萬兵力,在蘇區周圍“厚集兵力,嚴密包圍”,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對蘇區紅軍發動了第二次“圍剿”。這一次,紅軍在毛澤東、朱德等人的指揮下,同樣以少勝多,奪取了戰爭的勝利。

同年7月,蔣介石再次調集30萬大軍,採取“長驅直入”的方針,妄圖一舉殲滅紅軍,但同樣以失敗告終。

經過三次反“圍剿”戰爭,紅軍形成了自己的戰鬥原則,紅軍隊伍總人數達到新的高峰,中央蘇區得以鞏固。同時,鄂豫皖蘇區、湘鄂贛蘇區、贛東北蘇區和湘贛蘇區等逐漸形成。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紅三軍戰功赫赫

說起三次反“圍剿”,不得不提黃公略。黃公略讀書與尚武相結合,在紅軍中以軍政全能著稱。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形成初期,他便與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領導人一起,為紅軍和根據地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後,他又憑藉過人的軍事才能,贏得了一場又一場勝仗。

黃公略原名漢魂,1898年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桂花鄉,15歲高小畢業後參加湘軍並結識了彭德懷。1927年,他就讀於黃埔軍校,立志革命並在廣州起義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8年春,他與彭德懷發動起義,組建紅五軍,開創了湘鄂贛根據地。1929~1930年,他先後擔任紅五軍副軍長、紅六軍(1930年6月改編為紅三軍)軍長,在贛西南地區發展革命武裝。

據湖南省湘鄉市委黨史辦副研究員謝秉忠介紹,在三次反“圍剿”之前,黃公略就打了不少勝仗。1930年2月,黃公略率領紅六軍配合紅四軍,在吉安全殲敵勁旅;同年8月,率紅三軍作為主力全殲敵軍3個團1個營,取得了紅一軍團成立後的第一次大捷。

在保衛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三次反“圍剿”中,黃公略領導的紅三軍戰功卓著。謝秉忠稱,在第一次反“圍剿”中,紅三軍正面攻擊,俘虜了敵軍總指揮部的警衛營全體官兵;第二次反“圍剿”時,紅三軍首開勝局,全殲敵二十八師;第三次反“圍剿”中,紅三軍三戰三捷,殲敵一師一旅。

蔣介石設離間計

黃公略憑藉出色的指揮才能,一次次率部重創敵軍,為創建和保衛中央革命根據地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在當時的中央蘇區和湘贛蘇區,他作為優秀將領,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蘇區軍民還將他與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的名字連在一起,並稱為“朱毛彭黃”。

黃公略有勇有謀,他的功績毛澤東都看在眼裡,還曾多次賦詩稱讚,如“偏師借重黃公略”等,成為紅軍史上的一段佳話。紅軍中有如此將才,蔣介石怎能不如坐鍼氈?謝秉忠稱,第一次“圍剿”失敗後,蔣介石便著手“策反”黃公略。

1931年,為了破壞紅軍內部團結,離間紅軍將領,蔣介石自編自導了一出鬧劇。一方面,蔣介石命令時任湖南省省長何鍵將黃公略湘鄉老家的母親和妻子押送到長沙作為人質,一面又在報紙上登出“黃公略既將母與妻子送來長沙,足見悔過情殷,投誠心切”的假新聞,妄圖混淆視聽,中傷黃公略。

同時,蔣介石還委任黃公略的堂叔黃漢湘進駐南昌,為“宣撫使”,並派黃公略同父異母的長兄黃梅莊充當說客,帶著蔣介石與黃漢湘的親筆信以及1500元銀洋前往蘇區勸降。

黃公略忍痛大義滅親

蔣介石自以為此計萬無一失,誰知黃梅莊剛到蘇區便被扣留。彭德懷在他的自傳中記載了這一事件的經過。當時,紅三軍駐紮在黎川縣做群眾工作,一天,彭德懷見報紙上刊登了黃漢湘來南昌任職“宣撫使”的新聞,頓時心下了然。果然,幾天後,黃梅莊便來到了黎川。

那天,黃梅莊長途跋涉來到紅三軍駐地,身後還跟了一個青年學生打扮的人,他自稱是從湖南老家來看望弟弟黃公略,警戒部隊便把他們送到了指揮部。彭德懷與黃公略相知多年,知道他這位兄長不是厚道之人,便決定詐出其此行的來意。幾杯酒下肚,黃梅莊已經有些飄飄然,便拿出蔣介石和黃漢湘的信件,並對彭德懷許以“司令”職位,對黃公略許以“軍長”職位。

當時,黃公略不在駐地,彭德懷給他去電詢問處理意見。得知堂叔和兄長竟然不顧民族大義、骨肉親情而與蔣介石狼狽為奸,甚至以母親、妻子相要挾後,黃公略悲憤異常,當即回電:“一刀兩斷,義無反顧”。

彭德懷寫道,眾人經黃公略同意後,將黃梅莊處以死刑,並將其頭顱裝在盒子中,令與其同來的特務帶回給蔣介石,以斷絕他離間紅軍將領的妄想。事後,黃公略提議將黃梅莊的口供印發全軍,教育大家提高警惕,堅定革命信念。黃公略公正無私、大義滅親的事蹟也在蘇區流傳開來,受到蘇區軍民的高度讚揚。

在方石嶺戰役中不幸亡故

挫敗蔣介石的“策反”陰謀後,黃公略繼續投身到如火如荼的革命事業中,然而,誰能料到,英明神武的“飛將軍”竟會遭遇不測?

謝秉忠稱,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率部參加方石嶺追擊戰,殲滅了敵52師等部,但在隨後的轉移過程中遭到了敵機襲擊。當時,黃公略正指揮部隊在吉安東固六渡坳一帶隱蔽,並身先士卒組織機槍反擊,卻不幸遭敵機掃射,身中數彈,這位時年僅33歲的卓越紅軍將領就這樣走完了他英雄的一生。

黃公略犧牲的噩耗傳來,蘇區軍民久久不敢置信,繼而沉浸在悲痛的氣氛中,蘇區各地都在為這位過早隕落的將星哀悼。9月16日下午,在興國縣蓮塘村,毛澤東親自主持了黃公略的追悼會,並題寫輓聯“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高度評價了黃公略英勇的一生。

黃公略為革命事業、為人民群眾貢獻了一切,為了紀念他,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以吉安、吉水兩縣的紅色區域為主成立“公略縣”,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