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墓建獨特,原命名“袁陵”遭反對,此人僅改一字,眾人稱讚

中國近代史 袁世凱 徐世昌 袁克定 遠近曉歷 2017-05-30

袁世凱出生於1859年9月16日河南項城人, 1915年改制稱帝,但遭到廣泛反對,1916年被迫退位,於同年6月6日病逝。北洋政府根據其"葬吾洹上"的遺願,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趕赴安陽,“慎選堪輿,勘定吉壤”,“繪具詳圖”,“招商築墓”。工程持續近兩年,耗資70餘萬銀元,建成後的墓園位於洹水北岸,佔地近140畝。

袁世凱墓建獨特,原命名“袁陵”遭反對,此人僅改一字,眾人稱讚

根據記載,民國1918年6月15日,“內務部呈准前大總統袁公林墓祀典並保管規則……內務部呈稱前大總統袁公墓已告竣,定名為袁公林,擬定祀典及保管規則,並請將墓地所佔地畝應完丁銀嘈糧,永遠豁除。本日奉指令照準……”“袁公林”這是中華民國政府1918年6月在袁墓竣工時所定袁世凱墓名,可以說這是官方的稱呼。

袁世凱墓建獨特,原命名“袁陵”遭反對,此人僅改一字,眾人稱讚

不過在此之前據說,袁世凱長子袁克定起初本意是想讓其父和其它帝王一樣,命名為袁陵。但徐世昌不大讚成,說“袁公生前稱帝不成,未克身居大室,且已取消洪憲年號,設更用袁陵名義,實為不妥。”袁世凱死時頭戴平天冠,身穿祭天大禮服入棺,儼然如“大行皇帝”。徐世昌說道:“袁公穿著冕服身處棺槨之中沒有人能看到,但如果袁陵兩個字就不一樣了,是會永久流傳的。如今只有執兩用中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將“袁陵”改成“袁林”林字與陵字同音且古文所載‘陵’與‘林’通,避陵之名而仍行陵之實。意思就是沒有做皇帝之名但有做皇帝之實了。袁克定聽後覺得徐世昌這個提議很好,於是將其修改,從此就有了這袁林。

袁世凱墓建獨特,原命名“袁陵”遭反對,此人僅改一字,眾人稱讚

袁林建築墓則是西式建築風格,所有的獅白象、石人石馬,造形圓渾,簡約但不失精工,有一碑亭上寫著“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大字,是袁世凱嫡系徐世昌的手筆。袁林的照壁非常厚,當年小日本的營地設在袁林的附近,日本兵常以此照壁為靶練習射擊。袁世凱墓最為特別的地方還不算它的建築風格,和一般中國墓葬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它不是掘地落棺木而是平地建墓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