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曾為西安事變“懺悔”:“立志救國,反而誤國”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走向。此後的人生,張學良多次談及自己對西安事變的看法,其中他在被軟禁期間寫下的回憶,與獲得自由後在訪談中所說的內容,截然不同。

法庭上,張學良將西安事變比作“二次革命”

張學良第一次就西安事變公開發表評論,是在南京軍事法庭上。負責主審的李烈鈞問:“你脅迫統帥,是受人指使呢?還是你自己策劃的呢?”張學良回答:“我自己的主意。一人做事一人當,我所做的事,我自當之。我豈是任何人所能指使的呢?”他還拿李烈鈞發動“二次革命”的歷史,反問:“審判長在江西起義討伐袁世凱,為的是反對袁世凱的專制與稱帝,對嗎?”然後說:“我在西安的行動,為的是諫止中央的獨斷專行。”①

從張學良在法庭上的發言,至少可以看出兩點:一、當時張學良自居為發動西安事變的主謀;二、張學良視西安事變為“二次革命”的同類事件,後者在國民政府官方敘事中,具有當然正義性。因此,張學良說,“我對於我們違反紀律之行動,損害領袖之尊嚴,我是承認的,也願領罪的。我們的主張,我不覺得是錯誤的。”

張學良曾為西安事變“懺悔”:“立志救國,反而誤國”

張學良(前排左)與蔣介石。

軟禁期間奉命撰寫回憶,對西安事變進行“懺悔”

1956年,蔣介石撰寫《蘇俄在中國》一書時,要求張學良“將西安事變前後事實,寫一回憶呈閱”。張隨即給蔣寫下兩封長函,回憶了西安事變全過程。函件經蔣經國訂正,定名為《西安事變反省錄》(有刪節本,易名為《張學良西安事變懺悔錄摘要》)。此外,張學良回憶錄《雜憶隨感漫錄》中的一些章節,及《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中,都有對西安事變的“懺悔”。②

蔣介石讓張學良寫回憶的目的,在於總結大陸失敗原因。故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被要求著重寫西安事變發生前後,其同中共的互動。張學良對此總結說,“當時自用自專,為他人所利用而不自覺,一往迷惑,空虛幻想,反躬思來,羞愧自憾無已”。但他同時也強調自己的民族情懷,稱“良本一狂熱愛國者,痛恨被人侵略,不願受日人之壓迫,與不願受俄人之壓迫同”,“良有家仇國難,抗日未敢後人”。

總體而言,張學良對西安事變是“懺悔”的,他說自己“立志救國,反而誤國,想救民,反而害民,自身千方百計圖謀抗日,而自己之血反而未灑至中日戰場上一點一滴;誤長官,害朋友,毀部屬莫此為甚……致良釀成巨禍,百身莫贖,中國今日之浩劫,不悉禍延何日。其罪固在良之一身,然小小的張學良,安能造此?此其天乎!此其天乎!”值得注意的是,他這時說,“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③

為迎合蔣介石,曾主動撰寫《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

1957年,張學良完成《雜憶隨感漫錄》,延續了對西安事變的“懺悔”:“今日思來,行動的魯莽,思想的幼稚,可恥而又可笑!既稱尊崇領袖,而舉措脅迫,形同叛逆,我所謂‘利令智昏’……事發之後,我深悔孟浪,彷徨無策,遂邀周恩來來西安會商。西安事變的荒謬的舉措,除我之少數僚屬及楊虎城知曉外,共產黨事先未參與也”。張學良還檢討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自幼就具有不柔順的性格:違犯我的父母,違犯我的老師,違犯我的長官。富有同情感:同情他人,同情對方,甚至欽佩我的敵手。”

1958年,張學良主動要求撰寫的《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亦大略如此。

其後,張學良獲准同蔣介石會面。談話間,蔣說“西安之事,對於國家損失太大了”。張學良在日記中說,“我聞之甚為難過,低頭不能仰視”。④此時張雖顯露明顯之“懺悔”,但結合晚年所說,可知並非真心。

張學良曾為西安事變“懺悔”:“立志救國,反而誤國”

張學良被移居臺灣初期,位於臺灣新竹縣清泉部落之故居。此為依原貌新建,地點亦非原址。

1990年,張學良90大壽後,逐漸恢復自由,開始接受媒體的公開訪談,其有關西安事變的言論,同之前相比發生極大變化。此一時期,張學良留下的相關材料,包括唐德剛所做的口述、日本NHK電視臺的專訪、郭冠英的紀錄片,及哥倫比亞大學做的口述。⑤

接受唐德剛採訪:“到南京的時候,那我真決心去死啊”

1990年上半年,唐德剛採訪了張學良。在這次口述中,張學良說,“我做那件事情(西安事變)沒有私人利益在裡頭,我沒混過與我自己地位、利益有關的東西,我沒有!假設我自個要地位、利益,我就沒有西安事變。我跟你說,我大權在握,富貴在手,我什麼都不要,所以蔣先生也能原諒我。我是管蔣先生要錢,還是管他要過地盤?我沒有!”他說“我犧牲我自己,為什麼?我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要打了!”至於為何發動西安事變,張學良重複了自己早年說過的一句話,“好像燈泡,我暫時把它關一下,我給它擦一擦,我再給它開開,讓它更亮。實際上我這樣做,它不是更亮了?”意即西安事變是幫了蔣的忙。

張學良自稱,“到南京的時候,那我真決心去死啊,南京把我槍決了,我不敢說,要是我部下這樣子,我就把他槍決了。那我對老先生,我要負起責任吶,可以說,大部分的決心我是下定要死了。”“他不在了,現在我講,否則,我不講。本來我是決心至死不說出來這個事情的,西安這事,至死我不說出去的。不是因為面子的事情”。⑥

顯然,張學良有意重塑自己的歷史形象。不過,揆諸史料,“我沒混過與我自己地位、利益有關的東西”、“我是管蔣先生要錢,還是管他要過地盤?我沒有!”、“到南京的時候,那我真決心去死啊”……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如張前往南京,實際上是在得到了宋氏兄妹的安全保證之後才做的決定。因為存有一種極其樂觀的預判,張在南京受審期間,曾致電毛澤東:“弟在此盡力奮鬥,雖多困難,尚可順利,俟二三日把政(改)府(事)做完,幾天即回”。

同年,張接受日本NHK電視臺採訪。“凡是涉及有關西安事變的問題時,張學良總是非常慎重,或乾脆緘口不言……不過,儘管他時刻都在提防著自己,也提防著我們,但他還是選擇了一句恰當的語言,向我們顯示一點兒事情的真相:‘周恩來見蔣先生是我領他去見的。’也許,他是想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我與周恩來是在同一種思想的指導下行動”。⑦

張學良曾為西安事變“懺悔”:“立志救國,反而誤國”

唐德剛(左)和張學良在一起。

對話美國之音:“放棄花花公子出來做事,就是決心對國家有所貢獻”

1991年,張學良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談起發動西安事變的原因,張說了兩點,一是要為國家做貢獻:“我這個人從來不喜歡自我表白,既然你問我,可以說我是個愛國狂,年輕時,人家說我是個花花公子,我放棄花花公子出來做事,就是決心對國家有所貢獻”。二是反內戰,要求抗日:“從事內戰,使我心裡不舒服,因為我看到敵對的方面也不是真正的敵人,只是政見不合,或是為了一些不相干的。我們本來當面的敵人是日本,我從來就恨日本軍閥,日本軍閥的狂妄、侵略。我是個中國人,我受不了”。張不再提及中共對他所產生的影響。

記者還問張學良:“您說送蔣回南京是準備受死,你有沒想到一去會軟禁50年,軟禁50年這日子不好過的,假如時光能倒流,您還會如此做嗎?”張回答說:“我還是一樣那麼做,我是軍人需負責任,被審是我應負之責,我做的事我負責,沒什麼後悔的,假使事是如此,我還是那麼做,別說軟禁50年,槍斃了,我都不在乎”。⑧

同張氏姐妹談話:“假如我要自由,那抗日的功勞都是我的”

1991年—1993年,張學良同哥倫比亞大學的張之宇、張之丙姐妹對話作口述歷史。張學良重申了自己“義無反顧”的歷史形象:“西安事變是我個人決定的事情,為什麼決定,那我就不說了。將來總有知道的那一天”。不過在訪談中,留下不少張學良對西安事變的評論,如他說發動事變“那是我成心那麼做”,“我也考慮我的前途,但那個時候我不這麼做後果更壞,害了中國的命運,害了我的部下,害老百姓。”“西安我不講那也可以,國家糟糕就糟糕吧,我認為事情應該那樣做就那樣做。”⑨

訪談中,張學良簡單解釋了他發動西安事變的原因:“我想起這內戰,跟你們說起來,那難過呀,可是你難也得要打仗啊!我說,就是我父親讓我打,我沒法子,要是有法子我這點我不打的,所以有西安事變。內戰,我不幹了,說什麼我都不幹,我寧可叛變,我那時候也等於叛變……現在西安事變,你道是什麼?共產黨我不打;你打日本,我打。不打共產黨,我跟蔣先生說了,所以現在可以說,祕密就是四個字,翻過來調過去。蔣先生說是‘安內攘外’,我是‘攘外安內’,就是倒過來。”

張學良還說到西安事變後他同蔣介石的關係。張學良分析說,“我的判斷,蔣先生討厭我極了。怎麼討厭?所以後來蔣先生不能讓我自由的原因,因為我是主張抗日,假如我要自由,那抗日的功勞都是我的,所以他對我討厭得很。換句話說,我是他的一個大敵手,在政治上的大敵手。” ⑩

張學良曾為西安事變“懺悔”:“立志救國,反而誤國”

晚年張學良夫婦,攝於1991年

註釋

①李烈鈞:《南京高等軍法會審審判張學良的經過》,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輯《回憶西安事變》,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第314、315頁;

②楊天石:《張學良與西安事變回憶錄》,《山西青年》2010年第8期;

③此處引文出自楊奎鬆的整理版本,全文見於其《張學良西安事變回憶材料的比較與考察》,《近代中國》第137期;

④張友坤等編著:《張學良年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1090頁;

⑤張有坤等:《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導言,哥倫比亞大學藏《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第1冊,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年,第5、6頁;

⑥唐德剛撰寫:《張學良口述歷史》,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年,第121、123頁;

⑦《緘默50餘年:張學良開口說話——日本NHK記者專訪錄》,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8頁;

⑧《答美國之音記者問》(1991年5月11日),《金鳳玉露:張學良與趙一荻合集》第6部,畢萬聞主編,時代文藝出版社長2000年,第79、80頁;

⑨⑩見於《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第1冊第122頁、第5冊第1554頁等

作者:楊津濤 編輯:徐偉

校對:薛京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