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揚揚導讀】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尋根問祖是世界上任何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尤其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歷來有慎思追遠的傳統。尋根問祖,憑弔先賢的過程,也是尋夢之旅。它不僅僅是尋找族群,尋找先祖,尋找祖地,也是尋找家族之夢、故園之夢、民族之夢,更是一種不忘初心的家國情懷,一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今年八月底,因機緣去了一趟福建寧化,參觀了客家祖地石壁,遊玩了蝙蝠洞,拜訪了文化先賢,對客家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客家祖地石壁

客家祖地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石壁村。

石壁人原本中原漢人,從東晉開始,受戰亂、饑荒、兵災,以及政府的獎掖政策、外地經濟滲透等影響,大批中原漢人舉家南遷。唐宋時期,南遷漢人一度匯聚石壁,蔚為壯觀。久之,地處閩贛交界的武夷山東麓,福建寧化縣城西17公里處的石壁鎮石礕村遂成客家祖地,是客家人的搖籃,有"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之謂。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石壁村是世界客家人的家園,從東晉開始,大批中原漢人因飽受兵荒馬亂的煎熬而舉家南遷,尋找和平寧靜的精神家園。到了唐宋時期,南遷漢人終於找到寧化石壁這塊土地肥沃的世外桃源,他們一度絡繹不絕地遷徙而來,聚集石壁;他們在這裡"男耕女作和生息繁衍",寧化石壁自然而然成了客家人的搖籃和祖地,連續劇《大南遷》講述的就是中原漢人南遷的故事。客家祖地建築是客家人的祖廟,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周邊地勢平坦,盛林茂密,生態優美,當代的寧化人民為了迎接世界客家宗親回鄉祭祖,特意籌集巨資在祖廟舊址建造了這座氣勢雄偉的客家祖廟建築。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二0一三年,客家祖廟已經被國務院臺辦授予"海峽兩岸文化基地"的稱號。第七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在此隆重舉行,同時還舉行客家祭祖大典。1995年開始,這裡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客屬祭祖大典,每年公曆10月為"祭祖月",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19屆。前來寧化石壁祭祖的海內外客屬遍佈8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此地的人數已超過37萬。

歷經滄海桑田洗禮的客家人創造了豐富的客家文化,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輝煌的樂章。高高聳立的石壁"客家祖地"牌坊,"客家祖地"已經成了世界品牌,這個地方是客屬鄉親的"朝聖中心"。

越瑤畲客融合

客家人南來後,居於武夷山脈和南嶺山脈的閩粵贛邊地;但是,客家人卻是當地居民的後來者。閩粵贛邊區的土著居民屬百越系統,一般而言,江西為揚越,廣東為南越,福建為閩越。直至漢初,這一地區仍主要居住著不同支系的越人即百越族群。正如《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引臣瓚曰:

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其後,瑤畲先民"長沙武陵蠻"不斷遷入。其南徙的原因有二:從外因而言,系受楚人和漢民族的壓迫所致;從內因而言,系因"吃盡一山復徙一山"的刀耕火種的遊動生產方式使然。從漢晉至唐宋,閩粵贛地區,己為畲瑤重要居地。對此,史籍多有記載,如:瑤本盤瓠種,地界湖蜀溪峒間,即長沙黔中五溪蠻。後滋蔓亙數千裡,南粵在在有之。至宋始稱蠻。瑤在其邑者,俱來自別境。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復居息 為畲故稱。家有畫象,犬首人服,歲時祝祭。(1)唐時初置汀州,徙內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雜處其間,今汀人呼曰畲客。漳平縣有百家畲祠,踞龍巖、安 溪、南靖、龍溪、漳平五縣之交,是閩地之蠻,皆稱畲也。(2)當五嶺最東,為交廣襟喉,地多瘴,與畲人雜居。(3)由此可證,客家人未來之前,"來自別 境"的山越畲瑤之人已居於閩粵贛邊區。再後,因中州動亂頻繁,客家先人才在不同時期逐步從黃河流域經淮水、長江分段進入。一般認為,客家人至宋代才正式形成民 系或族群。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概言之,從縱向而言,歷史上閩粵贛邊地存在著重疊的三層文化,底層為土著百越文化、次為源於五溪地區的畲瑤文化,上為來自中原客家文化。無疑,這三種文 化相交,必然產生互動互融關係,客家文化受他族他民系文化的影響是順理成章之事。這裡需加指出的是,許多客家研究者在論及南方民族對客家文化影響時,往往 都把古越族及其後裔與畲瑤民族等同起來,或者說百越就是畲瑤,畲瑤就是百越。事實上,這二者是屬於不同族系,它們對客家文化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撇開百越文化,專論畲瑤文化對客家文化的影響。畲瑤文化",畲瑤本同源,同屬"盤瓠蠻"系統;其後產生分流,由湘南向南跨五嶺者主要為瑤,由湘南入贛閩粵者主要為畲。本文的"畲瑤文化",主要係指畲文化。但因畲瑤很難截然分開,故史籍在言及畲時,往往又以"瑤"稱 之。這就是本文采用"畲瑤文化"一詞的原因。一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客家民系情魂

客家民系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南遷漢族移民群體中的一類,是世界上分佈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漢族民系之一。

古代客家先民的歷史開始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歷經西晉永嘉之亂、東晉五胡亂華,唐末黃巢之亂,宋室南渡,中原漢族大舉南遷,陸續遷入南方各省,經過千年演化,最遲在南宋已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特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

客家人以粵贛閩(惠州、梅州、贛州、汀州、河源、韶關、汕尾等)為基地,大量外遷到中國各地(含港澳臺)以及南洋(今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分佈在廣東(2009年約2300萬,約佔廣東人口的27.5%)、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香港、澳門、臺灣(臺胞約500萬)等省區的180多個縣(市/區),總人口達7000萬以上,約佔中國漢族人口的5%;約1000萬分佈於除中國外的80餘個國家,尤其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客家語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正統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嶺南)土著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語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7]。耕讀傳家是客家文化的特點。圍龍屋制度是古代農耕文化的巔峰代表。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

"客家"的說法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

客家民居是客家建築文化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劉輝|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你知道在哪裡嗎?值得了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