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夏明翰 明朝 衡陽縣宣傳 2017-04-26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地名是人類在社會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並用來識別和區分彼此的一種標誌性符號,它如同人類的姓名一樣起著不被混淆的作用。

地名軼聞~西渡

西渡

西渡之名始見於宋《元豐九域志》。志稱:衡州西去寶慶(今邵陽市)經此渡蒸水,遂名西渡。舊時西渡今稱西渡老街,位於蒸水西岸。1952年7月,衡陽縣分為衡陽和衡南兩縣後,衡陽縣治由衡陽市城北(今石鼓)區遷至西渡,在蒸水東北岸江口町新建縣城。經過60年的建設,特別是自1990年代以來實施“拓城、秀城、融城”戰略後,縣城建設快速發展,至2011年,城區面積已擴大到20平方公里,並形成集水電交通、工商貿易、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宜居城市。2008年,縣治西渡被評為全國首批“文明縣城”之一。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英陂

舊稱陰陂,位於西渡鎮英陂村。因此地處蒸水北岸,古人謂北為陰,又以水邊為陂,故名“陰陂”,後改“陰”為“英”。傳說此地曾是西漢鍾武侯劉度的糧倉所在之地。據清同治《衡陽縣誌》載:“陰陂北,有倉庫町,疑鍾武侯故囷所在,猶流古名也。”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寶安寺

即今西渡鎮保安村(含保安社區),村因寶安寺而得名。清同治《衡陽縣誌》載:“寶安寺在隱峰。”又載:“寺內有碑雲‘宋和平初(漢桓帝第二元),有頭陀居此’。疑此地為漢鍾武侯國都城郊外之寺。”

清平寺

位於西渡鎮清平村,村因清平寺而得名。該寺建於南宋帝昺祥興元年(1278),元成宗鐵木耳大德七年(1303)重修。今寺宇無存。

赤水鋪

位於西渡鎮赤水村。舊時在赤水河旁建有夥鋪,此地曾是古代衡州通往寶慶(今邵陽市)的官道驛鋪。村以鋪得名。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中洲

即今之中洲公園。因該洲位於蒸、武二水匯合處,且環洲皆水,故名中洲。清同治《衡陽縣誌》載:“蒸水於中洲南合武水。”1990年代中期至2008年,縣人民政府斥資一千餘萬元,將中洲闢為公園,並分別興建通往大小二洲的船山橋和玉帶橋,二洲周圍均建石砌護坡和花岡石走廊。洲上分別建有門球場、涼亭、石凳、石桌及林蔭小道等設施,供縣城居民休閒、娛樂和健身之用。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明翰廣場

位於西渡鎮明翰社區居委會。以革命先烈夏明翰名字命名。廣場始建於1987年6月,面積為640平方米。廣場中心矗立夏明翰塑像,像高5.5米,座基高3.5米,基座前的漢白玉石上刻有郭沫若手書的夏明翰烈士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2001年,廣場再次擴建,面積擴大到1850平方米,四周種植花草樹木,並安裝有音樂噴泉和戶外液晶電視,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船山廣場

位於西渡鎮濱江社區居委會,南臨蒸水河畔。以中國古代思想家王夫之(王船山)的名字命名。廣場建成於2002年10月28日,佔地面積10.4公頃。東側建有船山紀念館。廣場上矗立著12根巨大石柱,柱上分別刻有時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策究室主任滕文生,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文選德等題書的名言警句。廣場四周綠樹成蔭,景色迷人。旁有東方賓館和“好又多”超市,是人們休閒、健身、購物和娛樂的佳處。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西渡橋

位於西渡鎮壕塘和槐花社區居委會。橋跨蒸水兩岸,始建於1956年1月,為石砌拱形結構。1994年5月再次擴建。擴建後的西渡橋橋身長200米,寬18米,橋面為水泥瀝青結構。

向陽橋

位於西渡鎮春風和保安社區居委會,橫跨蒸水兩岸。此橋建成於1995年元月,橋墩及橋面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身長320米,寬12米,水泥瀝青路面。橋的兩端各有2座石質涼亭。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洪山大橋

位於西渡鎮米子社區居委會和英南新區的跨蒸水大橋。該橋於2006年12月28日奠基開工,2009年11月建成通車。橋長360.4米,寬19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荷載等級為城市A級(可通過120噸的載重汽車),設計洪水頻率為50年一遇,為目前縣內第一大橋。

鹹水亭

位於西渡鎮鹹中村。相傳明朝末年,該地倦陂塘有一股鹹泉,湧流如注,可以熬鹽。後來,有人在泉邊建一涼亭,供前來取水的人歇憩,名曰“鹹水亭”。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通古堂

位於西渡鎮通古村。村因境內通古堂而得名。據清同治《衡陽縣誌》載:“町有塘,常見黑眢,陰雨冥晦,輒作風濤。”距此四里許之蒸水河中有古潭,“潭深波回,漁舟是集,潭中神魚丈許,大旱則出。”傳說有人夜浸一木甑於塘中,次晨從潭中浮出,疑塘有陰河直通古潭,故得名通古。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楊箭樓

位於西渡鎮梅花村。據傳,該村原有一座碉堡式樓房,備射箭防禦之用,為古代楊氏家庭所建,故名。今為自然村名。

開甲堂

位於西渡鎮鹹水村。舊以干支計算人的生辰,滿六十週歲為一甲子,亦稱花甲之年。該戶主建新房時正逢六十開一,故取名“開甲堂”。今為自然村名。

蛟龍廟 位於西渡鎮蛟龍村。舊時古人相信迷信,傳說某年漲大水,此地曾出蛟龍造成水患,後人們遂建蛟龍廟以祀之,祈求不要興風作浪危害村民。今村名襲廟名。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九思堂

位於西渡鎮海壠村。舊時萬姓家族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清光緒年間,萬某在衡州開店,從事商貿經營,獲利豐厚。其人精明善思,善為人處事。故其房屋堂號名曰“九思堂”。“九思”語出《論語.季氏》:“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後以“九思”謂遇事要反覆多方面思考。

東閣堂

位於西渡鎮桐橋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東閣”,舊時官銜職稱。清朝乾隆年間,該地一個名叫劉南亭的人在科舉考試中高中,被錄取為太學生。後在朝中供職,官至東閣學士。晚年告老還鄉閒居。為顯其榮耀,故名“東閣堂。”

三俊堂

三俊堂 位於西渡鎮鹹中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清朝宣統年間,當地有劉俊庚等三兄弟合夥在西渡老街經營“天昌”商行,生意興隆,獲利頗豐。隨著人丁增多,三兄弟遂在此擴建新房。因其在劉氏班行中系“俊”字輩,故得名“三俊堂”。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長樂善

位於西渡鎮雙橋村。此處原有一個龍福寺,寺前有一口長方形水塘。又因該寺內和尚樂施好善,故名“長樂善”。因“善”“禪”近音,後來人們又稱之為“長塘禪”。

陸堂

位於西渡鎮陡嶺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陸堂”源於新屋落成時的一個讚語傳說。相傳,有一大戶人家在此建房,奠基那天,房主殺雞招待匠人,但食雞時卻無雞腿。匠人因此而不滿,在建房時故意將頂樑柱倒立。房屋竣工之日,主人再次設宴招待匠人,在上第五道菜時,主人給每個匠人發了一份用荷葉包好的雞腿。匠人深感內疚,後悔誤會了主人。於是,用斧頭在立好的兩根倒柱上各敲打三下(共為六下),同時口唸讚語:“龍聽仙人喚,木聽匠人言。經過匠人斷,倒發六十年,順發六十年。”主人以此為吉言,遂取名“陸堂”。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傘鋪嶺

位於西渡鎮應紫村。舊時,在此地的山嶺旁邊有一李氏祖堂,祖堂附近聚居的多為李姓人家。後來,這裡有許多人以制傘營生,並形成了規模經營,產品暢銷城鄉。故人們習稱為“傘鋪嶺”。

紹興堂

位於西渡鎮豆陂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此房為舊時富戶所建。“紹興”:紹,指繼承;興,興旺。意謂繼承並發展祖先的家業。故名。

茂山堂 位於西渡鎮天光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此堂原為舊時秀才的房屋。“茂山”:茂,茂才,亦指秀才;山,山莊,亦稱別墅。“茂山堂”,喻秀才的居所。故名。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代書堂

位於西渡鎮荷花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代書”:代,世系相傳的輩次;書,書翰,泛指文墨。意謂此戶為世代書香門第,故得名“代書堂”。

上青堂

位於西渡鎮英南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此房為舊時一豪門宅院。“上青”:上,指位置在高處;青,青樓,舊指豪華精緻的樓房。“上青堂”,喻建築在高處的豪宅。

雙元堂

位於西渡鎮合順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雙元”:雙,兩,一對;元,善,即所謂才子。《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謂之八元。”杜預注:“元,善也。”意謂此屋曾出過一對才子,故得名“雙元堂”。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高刀堂

位於西渡鎮梅林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此屋為舊時從事醫療職業者的房屋。“高刀”:高,高明,常指見解、技藝等;刀,刀圭,古時量取藥末的用具,形狀象刀頭的圭角。“高刀堂”,比喻醫術高明的人。故名。

芙蓉堂 位於西渡鎮蛟龍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芙蓉”,荷花的別稱,後亦稱木芙蓉為芙蓉。因此地舊時種植荷蓮,房屋的主人亦喜愛荷花,故得名“芙蓉堂”。

槐花堂

位於西渡鎮槐花村。舊時毛姓家族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相傳清朝初年,此地的毛姓家族屋前有一株古老大槐樹,每年春暖花開時節,全樹一片雪白,花香四溢,故得名“槐花堂”。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雅禮堂

位於西渡鎮槐花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雅禮”,謂文雅禮貌之意,故名。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崇福堂

位於西渡鎮鹹渡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崇福”:崇,充滿;福,幸福,福祉,謂充滿幸福之意。故名。

佳培第

位於西渡鎮鹹育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佳培”:佳,有才幹的人;培,栽培,培養。“佳培第”,謂培養有知識、有才幹人的名第。亦謂此處舊時是教私塾的地方。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上知堂

位於西渡鎮石鼓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上知”:上,通尚,崇尚;知,知識,學問。意謂此地是傳授知識與研究學問的地方,亦謂私塾學堂。故得名“上知堂”。

里仁堂

位於西渡鎮陽古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里仁”,亦即“仁裡”,儒家宣揚“仁”,稱“仁者”所居之裡為“仁裡。”語出《論語.里仁》:“里仁為美。”舊時因稱所謂風俗淳美的鄉村為“里仁”。故名。

同德堂

位於西渡鎮盤龍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同德”:指為同一目標而努力。語出《國語.吳語》:“戮力同德。”意謂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幸福美滿的家庭。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西渡

和睦堂

位於西渡鎮聯勝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和睦”,謂和親睦鄰,和諧相處之意,亦喻家和萬事興。故名。

斯螽堂

位於西渡鎮交嶺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斯螽”:斯,此;螽,一種象蝗蟲的昆蟲。語出:“螽斯衍慶。”舊時用為祝頌子孫眾多之詞。故名。

臺儒堂

位於西渡鎮英南村。舊時房屋堂號名稱,後演變為地名。“臺儒”:臺,舊時對人的敬稱,如“兄臺”;儒,指所謂博學的儒者。臺儒,比喻對儒者的敬稱,也用作對讀書人的通稱。此謂房屋的主人是個有學問的儒者。故稱之為“臺儒堂”。

縱觀衡陽縣的地名史,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個地方的地名並非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隨著形勢的發展而發的。就以新中國建立以來的60年為例,縣境的地名曾經發生過兩次易名。

一次是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大躍進”年代。這一次地名更名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體現速度“快”;二是體現“紅”。象徵速度快的有:衛星、火箭、超英(國)、超美(國)、先鋒、上游、躍進、前進、鵬程、萬里等地名;象徵“紅”的有紅旗、紅星、五星、紅專、燎原、光明、東方紅、太陽升等地名。當時全縣的50個鄉鎮全部更換地名,無一例外。儘管這些地名只存在半年時間就廢止了,但它客觀地反映了衡陽縣地名發展變化的歷史軌跡。

另一次發生在20世紀的60年代初。這次地名的變動範圍較小,主要在村一級,而且較為理性。此次地名更名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以追求和諧幸福命名,諸如友愛、友誼、和睦、和順、和平、清平、太平等地名;二是以關注民生命名。如建設、富強、愛民、利民、健康等地名;三是以國家的法定節日命名,如五一、五四、六一、八一、國慶等地名。以上三種情況的地名,從更名至今已經半個世紀未發生變動。

綜上所述,縱觀衡陽縣的古今地名,雖歷經滄桑,至今仍璀燦奪目。它既顯現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又蘊藏著厚重的地名文化。可以想象,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地名文化這朵燦爛之花,必將開得更加絢麗奪目。

地名探源

🔴史上最全衡陽縣各鄉鎮地名來歷——渣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