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萊運河開鑿於元朝 是中國唯一海水運河

中國古代史 膠萊河 元朝 明朝 精彩平度 2017-04-01

青島膠萊運河開鑿於元朝 是中國唯一海水運河

700多年前,兩萬名士兵和民工用兩年時間挖出一條河,這條河貫穿膠州灣和萊州灣,溝通黃海和渤海,一度成為元代南糧北運的重要通道,它就是膠萊運河(即膠萊河,民間稱為運糧河)。後因河道淤積,通行時間不長便不用了。明朝嘉靖年間,疏通了膠萊運河,但是仍未徹底解決泥沙淤積的問題,又被迫中止。今日膠萊運河仍在,只是水很淺,不能通船。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就來說說膠萊運河。

忽必烈派兵萬人開鑿運河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成吉思汗之孫、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8年後,忽必烈滅了南宋,定都大都(即北京)。他帶著龐大的官僚集團來到了大都,附近有大量的駐軍,要在這裡過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可很快,他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這麼多人吃飯穿衣,物資都得從江南運。江南魚米之鄉再富饒,糧食物資想要運往大都也是個麻煩事。

什麼麻煩?青島大學教授郭泮溪在《歷史上的膠萊運河》一文中說:“南方的糧食物資運往大都,主要有三種途徑,陸運、漕運和海運。先說陸運,從南到北的陸路運輸,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車運人搬,耗時耗費用又耗人力,不像現在既有火車,又有汽車,依靠人力、畜力非常困難;再說漕運,當時的漕運,主要依靠貫穿南北的京杭大運河。但是由於大運河的多處早已經淤塞了,漕運也面臨著轉運困難的實際問題 ;最後說海運,通過海路來運輸糧食和物資,雖說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是南來的海船需要繞過山東半島東端的成山頭才能進入渤海灣,又平添了許多風險和麻煩。”

於是,這個問題成為擺在忽必烈等人面前的頭等大事。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有人提出了一個解決南糧北調問題的方案:由膠州麻灣(今膠州灣)在半島開鑿運河至萊州萊州灣,由黃海直通渤海,全長200裡,可避海上風浪,又減少海程近800裡。這個方案是誰提出的呢?此人就是當時的萊州人姚演,這是第一個建議開鑿膠萊運河的人。

忽必烈對姚演的方案很感興趣,決定採用他的建議。次年,忽必烈任命姚演為開鑿運河工程的總管,委派山東東西道宣慰使阿巴赤率領從益都、淄萊、寧海調動的萬名士兵,作為開鑿膠萊河的主力,又徵調民工萬人,撥銀萬錠進行施工。因工程施工影響農耕,又特意免了益都(今青州)萊州等地賦稅。兩萬兵民依靠簡陋的工具,日夜勞作,不停挖掘,到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八月,終於把膠萊水道打通。

為何叫膠萊運河

膠萊運河開通了,成隊的漕船,滿載糧米 ,不再涉大洋,繞成山,只經過膠州灣便由麻灣口逆水進入膠萊新河,過分水嶺後,轉為順流西下北轉,出海倉口,入萊州灣,西北上,直達直沽(現天津)。

這條運河取名膠萊運河。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很多人認為,取膠州(膠州灣)和萊州(萊州灣)首字而成。但平度市檔案局文史專家陶瑞法卻不這麼認為,他在《膠萊河名的歷史含義》一文中稱,“膠萊河之名的由來沒有這麼簡單,單‘膠’與‘萊’二字的歷史含義就遠非膠州(膠州灣)和萊州(萊州灣)所能涵蓋。”

先說“膠”,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平公元年,伐齊,圍臨淄,東至膠。”《戰國策》卷九:“蘇代曰以膠東委燕”。《太平寰宇記》:“膠水縣,漢膠東國地。”由這些字眼可以看出,“膠”是一個地理名詞,指的就是膠水,膠東即膠水之東之意,這一地名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

至於膠水為何名膠水,東漢桑欽《水經》說:“水色如膠,故曰”。作為膠萊運河的前身,酈道元《水經注》具體記載了北魏時膠水自源地到入海的地理名稱:“膠水出黔陬縣膠山,北過其縣西,又北過夷安縣東,又過當利縣西,北入海。”對應今天的地理名稱說就是源出膠南鐵橛山,北經膠州、高密、平度、昌邑,至萊州境內,北入渤海。“膠水”作為縣名,歷隋、唐、宋、金、元五代,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始改為平度。膠州之名始於元代。元之前,秦置黔陬縣,隋以膠水之名立膠西縣,元太祖二十二年置膠州(州治膠西縣城)。因此,膠州之名亦來源於膠水之稱。

“萊”的稱呼就更久遠了。據《萊州府志》記載:“萊之開闢以來,夷於唐(堯)虞(舜)三代。”禹把天下分為九州,膠東半島屬青州,稱東夷或萊夷。《尚書·禹貢》:“隅夷既略,萊夷作牧。”今萊州境地商周時為萊國地,漢屬東萊郡,直至隋開皇五年始有萊州之稱。

因此,膠萊運河之名決不是膠州(膠州灣)和萊州(萊州灣)首字的簡單合寫,它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含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膠東,膠萊運河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通常認為,膠東的定義是“膠萊河以東,是為膠東。”《辭海》中關於“膠東半島”的詞條解釋也與之大同小異:“是指山東省膠萊(河)谷地以東,東、南、北三面環海的半島地區。”也就是說,以河為界,河東區域,稱為膠東半島,或稱膠東地區,簡稱為膠東。

短暫輝煌停用,200多年後再開河

膠萊海運開通後,不僅省時、省力、省錢,也不再有大洋飄溺之險。3年以後,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經過膠州灣進入膠萊運河的海船,已經超過了千艘,年運糧米60萬石,佔全年運糧總數的60%以上。可是,這種興盛並沒有維持多久。由於膠萊運河開通以後,水較淺,難以通行大船,隨後便開了新河,引大沽河和白沙河的水進入新河,增大了膠萊運河的水勢。但是,因為河道淤積,水量不足的問題也沒有解決,通行時間不長,忽必烈便下詔“罷膠萊海運事”。

直到200年後,明朝嘉靖十四年,也就是1535年,當時任山東按察副使的王獻上書朝廷,提出繼續開通早已經淤塞了的膠萊運河,並打通姚演規劃的另一條人工運河——馬濠運河。王獻在上書前,實地考察了古運河河道和沿海地形,訪問了父老鄉親,查閱了相關圖志,提出了重開兩運河的可行性方案。這次方案通過得也很順利,在疏通膠萊運河時,王獻接受了元代的經驗教訓,採取了“兩廣”措施:一是廣引河水入運河以增大水流量;二是廣建運河上的水閘(9個水閘)以調劑河道水位。王獻不僅疏通了膠萊運河,還將馬濠運河也一併開通了。兩條運河開通後,南方來的海船從唐島灣進入馬濠運河,然後經膠州灣進入膠萊運河。這不僅縮短了航程,增強了航運的安全性,而且為運河沿岸帶來了經濟繁榮。

但是,王獻的9個水閘仍未徹底解決泥沙淤積的問題,膠萊運河又被迫中止海運,但馬濠運河一直通航至清代中期。據青島文史專家魯勇先生介紹:“清代曾議再修膠萊運河,未施工。新中國成立後,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又將膠萊運河列入計劃,因‘大躍進’未進行施工。700年來,膠州灣已大大縮小,膠萊運河南端在注入大沽河以後再注入膠州灣。膠萊運河河床仍有,但河水很淺,尤其中部,北部平度境內的新河鎮,昌邑境內的海倉都是開鑿膠萊運河的時候留下來的。今日寬闊的膠萊運河仍在,只是水很淺,膠萊南河清末也淤積,不能通船,現在殘留一段建了馬濠公園。”

因膠萊運河而興的陳村口

哪怕是短暫的輝煌,膠萊運河也讓生活在周邊的一些地方空前繁榮起來。這些地方包括運河的南入海口——陳村口。

明代膠州陳村口又名陳村海口,位於膠州灣北岸的大沽河與膠萊運河之間。元代開鑿膠萊運河時選擇陳村口為運河的南入海口(萊州的海倉口為膠萊運河的北入海口)。膠萊運河全長300餘里,從膠州陳村口到萊州海倉口。《元史》中有明確記載,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從江淮北上經過膠州陳村口的運糧海船逾千艘,運輸糧米逾60萬石,民間商船也隨之到這裡貿易。膠萊運河通航後,隨著南方帆船進入膠州灣後會聚陳村口,吳楚之地的文化習俗也在膠州盛行起來,元代詩人張之翰在《書膠州廨》詩中感慨道:“地本連齊俗,人全帶楚音。”陳村口的繁榮使得齊地膠州竟“人全帶楚音”了。

隨著元朝廷下令膠萊運河罷棄不用,陳村口的命運也隨之改變。郭泮溪在《明代膠州口岸陳村口》一文中稱,明朝嘉靖年間膠萊運河疏通以後,南來的帆船可直接從唐島灣經馬濠運河駛入陳村口,使陳村口空前繁榮起來。即墨詩人藍田在《新開膠州馬濠記》中記載:“北至膠州,又東至麻灣,入於新河陳村而止……自茲南北商賈,舳艫絡繹,往來不絕,百貨駢集,貿遷有無,遠近獲利矣。”由海船運到陳村口的南貨主要有日用細瓷器、南紙、蔗糖、廣柑、絲綢、竹竿、藥材等;通過陳村口南運的北方貨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豆油、藥材、醃豬、山綢、椿綢、氈帽等。陳村口與膠州城之間,每日車運船載,絡繹不絕。

後來,由於倭寇大肆騷擾江南沿海,使海上運輸風險加大,明王朝決定改海運為漕運,官方運糧船不再通過膠萊運河北上。這一決定,使因膠萊運河而興盛的陳村口開始走向衰敗。

到了明末清初,曾經一度繁榮的陳村口最終被膠州城東南10多裡的塔埠頭港所取代。

到了清末,由於青島港迅速崛起,塔埠頭港隨之急劇衰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