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有座門,僅三人能走,其中兩人一生只能走一次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明朝 中國歷史 歷史天天看 2017-06-10

老北京城作為明清兩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基礎建設當然是全國最好,京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毫無疑問是紫禁城,即使在當代,故宮依然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和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一起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並且居五大宮之首。

老北京城有座門,僅三人能走,其中兩人一生只能走一次

明清紫禁城最大的特點是宮殿多,據說有9999間半房,只比天庭萬間樓宇少半間,宮殿多,紫禁城的門自然也就多,通往皇城的門也少不了,今天我們只說眾多通往皇城門中的一個,此門也是最神祕、地位最高的一座,被稱為明清兩代“國門”。

我們且稱此門為“中華門”(非南京現存的“中華門”),這也是它存世的最後一個名字,之所以稱其為國門,是因為歷代都賦予其國名,明朝稱其為“大明門”,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將其改為“大順門”,滿清一朝把他叫做“大清門”,民國時期又改名為“中華門”,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中華門在蘇聯專家的建議下被拆除。

老北京城有座門,僅三人能走,其中兩人一生只能走一次

“中華門”原址位於北京皇城的正南門,與皇城正門、禁城正門為皇城中軸線上的三大中門,古人以南方為尊貴,所以此門享有“國門”的地位。明朝時期,“大明門”作為皇城和市井的分界,門外立有下馬碑,文武百官到了這裡都要下馬,從側門進入,只有皇帝可以坐車通過。

老北京城有座門,僅三人能走,其中兩人一生只能走一次

“大明門”常年緊閉,只有舉行大型慶典或祭祀活動時才打開,但只走皇帝,有兩人可以在特殊情況下通過,一是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在這裡走一次,二是每屆科舉考試的狀元,可以乘著高頭大馬從此門穿過,皇后和狀元是除皇帝之外可以走此門的另外兩個人,不過他們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

清朝入關後將此門改為“大清門”,它的國門地位被繼承下去,清朝不僅在制度大都沿襲明朝,很多習慣也保留下來,其中就包括“大清門”只能走皇帝,另外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走,科舉考試的狀元可以通過。清朝很多人都渴望通過科舉改變人生,從此門走一趟就變成了他們追求的理想,不過清初很多人因為“大明門”被改成“大清門”而拒絕參加考試。

老北京城有座門,僅三人能走,其中兩人一生只能走一次

1912年的10月9日凌晨,“大清門”三字的舊匾額被取下,“大清門”改名為“中華門”,並一直沿用到被拆除。“中華門”的拆除的確很可惜,當年樑思成痛心疾首,並表示 “每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每剝去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現在我們只能通過老照片欣賞這座昔日“國門”的風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