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個縣,由明朝皇帝欽賜縣名建縣,縣名沿用500多年至今

中國古代史 明朝 中國歷史 劉濞 經濟 漢風明骨 2018-11-28

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是中國面積最小、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比如溫州市下轄的泰順縣,其由明朝皇帝賜名建縣,縣名沿用500多年至今不變。

浙江一個縣,由明朝皇帝欽賜縣名建縣,縣名沿用500多年至今

從地理位置上看,泰順縣位於浙江省最南端,地處浙江、福建兩省交界處,該區域春秋時期屬越國領地,戰國中期楚國滅了越國後佔有了此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縣境屬閩中郡轄境。劉邦建立後,縣境屬自治度極高的東甌國領地,到了漢景帝“七國之亂”時,東甌國派兵協助七國作亂被朝廷大軍打敗,為了將功折罪斬殺了逃到東甌的吳王劉濞,也因此引發了後來的東甌國和閩越國之戰,以東甌國被閩越國佔領而收場,直至後來漢武帝滅了閩越國,縣境才實際納入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三國孫吳統治時期,於公元239年設羅陽縣,不久改名安陽縣,縣境屬安陽縣轄地。西晉統一全國後,改安陽縣為安固縣,並分安固縣一部分地設始陽縣,不久改始陽縣為橫陽縣,縣境分屬安固縣、橫陽縣管轄。永嘉之亂後,晉室南渡後建立東晉政權,縣境屬永嘉縣轄地,一直延續至隋朝。

浙江一個縣,由明朝皇帝欽賜縣名建縣,縣名沿用500多年至今

唐朝建立後,縣境分屬安固縣、橫陽縣管轄,唐昭宗天覆二年即公元902年時,安固縣改名為瑞安縣。五代十國時期,縣境屬吳越國領地,公元914年時橫陽縣改名為平陽縣,縣境遂分屬瑞安縣、平陽縣管轄。此後,直至泰順縣建縣前的500多年間,縣境一直分屬瑞安(縣/府/州)、平陽(縣/州)兩地管轄。宋朝時,瑞安縣人徐奭是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即1012年科舉考試的狀元,平陽縣人蔡起辛是南宋景定三年即1262年的武狀元,都是今天的泰順縣人。

浙江一個縣,由明朝皇帝欽賜縣名建縣,縣名沿用500多年至今

明朝正統十二年即公元1447年,閩浙交界一帶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以鄧茂七為首的農民起義,後在朝廷的重兵鎮壓之下,義軍首領鄧茂七於1449年犧牲,起義軍餘部繼續四處遊走堅持鬥爭。同年下半年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率兵親征的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虜,此後景泰皇帝即位,在於謙的主持下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景泰元年即公元1450年朝廷派兵進入縣境圍剿起義軍餘部,並很快取得了勝利。亂平後,朝廷為了更好的統治這一片山區,決定劃出瑞安縣和平陽縣各一部分地域設置新縣,景泰三年即公元1452年由景泰皇帝欽賜縣名設泰順縣,取“國泰民安、人心效順”之意,明清時期泰順縣均隸屬於溫州府。新中國成立後,泰順縣先後隸屬於溫州專區、溫州地區,1981年屬溫州市管轄至今。截至2017年末,泰順縣總面積1761.5平方公里,全縣常住人口25.49萬人、戶籍人口37.24萬人。

“漢風明骨”原創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