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美女,她先後嫁給了爺孫三人,最後服毒自殺……

中國古代史 王昭君 美女 漢元帝 狐說歷史 2017-04-19
  • 公主,皇帝的女兒呀,身份尊貴的不得了,可不是現在歌廳KTV的小姐之類的戲謔之稱。既然有如此尊貴的身份,又為什麼竟然先後嫁給了爺孫三人,這與有著5000年封建倫理道德的中國思想也不兼容啊。外國的?不不不,中國的故事。而且,這個公主,還被歷史給了很高的評價。

說起美女,人們往往形容其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以為這些只是傳說,哪有那麼美得美女呢?呵呵,其實,“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是有歷史典故的,指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美女加公主,並且這個公主,恰恰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火眼球啊,其中“落雁”,就是指的這個公主王昭君。王昭君的這個美啊,大雁在藍天白雲之間,正在心情愉悅的飛啊飛,忽然之間,聽到優美的樂曲,300米的高空,400米的直線距離,到王昭君的身邊正正好好是500米,就聽到了穿透力很強的樂曲。這大雁也剛剛得了個全國選美冠軍,自以為很美呢,正在眾星捧月洋洋自得眾雁巡遊之際,一看怎麼有這麼美麗的動物啊,小小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得,不活了,收斂翅膀,一頭紮了下來摔死了。其它的大雁,是不是也陪著一塊什麼了,權威的史書司馬遷的《史記》上面沒有記載,野史的不足為憑,咱們不能隨便推測。什麼事實不事實的,正面宣傳沒事;負面的,你把10推測成了10.1,呵呵,警察上門收水費可不是鬧著玩的。

公主美女,她先後嫁給了爺孫三人,最後服毒自殺……

美女公主王昭君,美女是名副其實的,公主可是虛的。王昭君,西漢漢元帝時期宮女,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平民之家。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怎麼這麼美麗的女人,並且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皇帝為什麼不拿到身邊給寵幸了,難道皇帝不好色?非也,非也。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呵呵忙不過來啊。那時,又沒有照片,只能有畫畫的畫家畫像進行初選。

公主美女,她先後嫁給了爺孫三人,最後服毒自殺……

畫家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所謂的七十二嬪妃,不過是泛指皇帝后宮人數的眾多,實際上皇帝后宮侍妾的數目遠比七十二為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嬪,陳妾數千”。數千人啊,皇帝忙不忙的過來,不是咱操心的。《禮·昏儀》則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可見早在諸侯時期,國君的妻妾已甚眾了。自漢武帝、漢元帝始,後宮三千嬪妃又擴至十四個等級。即1.昭儀,2.婕妤,3.(女聖)娥,4.容華,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長使,11.少使,12.五官,13.順常,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等。東漢時又化繁為簡,六宮僅有皇后、貴人之稱,其下只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所謂的,一入侯門深似海,可能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王昭君的命運轉折點,古代中國的邊疆不安穩啊,那些野蠻部落,沒有吃喝的時候,俯首稱臣要贊助;吃飽喝足之後,開始對內地騷擾搶奪。漢宣帝時,北方的匈奴部落發生內亂,五個單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公元前33年正月,其中一個戰敗的匈奴首領呼韓邪南單于主動來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娶漢人為妻。漢元帝挑選了王昭君作為和親對象。單于一看這麼美麗的19歲少女給自己做妻子,當然是非常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公主美女,她先後嫁給了爺孫三人,最後服毒自殺……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為什麼沒有被皇帝寵幸,而是被皇帝送給了外國呢?這其中就有一個典故----畫工棄市,就是畫家被殺頭扔在集市上。有史為憑,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因後宮女子眾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召見寵幸。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畫得最差,不得見漢元帝。後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昭君優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來,就把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殺了。這皇帝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漢書》說“王牆字昭君”,《後漢書》說“昭君字嬙”,“昭君”一稱是封號,“昭:日明也”,“昭君”即漢皇光照匈奴的象徵。“王昭君”的含義則為代表漢家君王光臨匈奴的王姓姑娘,這稱呼是昭君出塞前夕被賜的封號。這就是公主的由來,封建的貞節牌坊要人命啊。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不幸的是,王昭君與呼韓邪南單于結婚僅三年(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就去世了。按照匈奴的祖制規矩,父親的所有財產,兒子全部接單,昭君必須改嫁呼韓邪單于前妻所生的長子復株累大單于。這個風俗,違揹人倫啊,王昭君不能接受,上書漢成帝,請求返回故土。但成帝令她遵從胡俗。。昭君與復株累大單于生有兩女。但昭君的悲劇並未到此為止,十一年後的公元前20年,復株累大單于又死,。據野史記載,她又被命嫁給新單于,復株累的長子,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於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她最後選擇了服毒自盡。53歲的王昭君鬱鬱而終,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結束了匈奴與漢朝的百年對抗,北方邊境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而且昭君的子孫後代也為匈奴與漢朝的友好關係作出了極大貢獻;並且昭君出塞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與技術,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漢族與其他少數名族的民族融合。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