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羅 志 淮安地方誌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淮安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重要遺產地城市,中國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古運河三段,遺產點星羅棋佈。由於淮安是明清“運河之都”,受京杭大運河福澤甚多,所以淮安的運河文化遺產點也多與京杭大運河息息相關。而淮安市西南的歷史文化古縣——盱眙,同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也結下不解之緣,汴河、泗州城、明祖陵、第一山、盱眙古城等文化遺產同樣光輝璀璨。雖然它們沒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是也成為國家、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淮安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篇章。

隋唐大運河汴河段

隋唐時期的大運河雖然也連接南北,但是其中樞卻是洛陽,汴河就是連接洛陽到淮河邊的泗州城(今盱眙縣城北淮河北岸),溝通黃淮的運河干線。

隋煬帝即位後的第一年,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便開始大修運河,《資治通鑑·隋紀四》記載:“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濟渠以東都洛陽城為起點,向東南綿延近兩千餘里,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跨越隋代前後逐漸興盛的汴州(今河南開封)折向東南,穿過今河南省東部的商丘、安徽省東北部的淮北、宿州、江蘇西北部的宿遷等地,綿延而至今江蘇省盱眙縣淮河北岸的古泗州城,穿城而過,注入淮河。

南宋以後,汴河大部分河段因黃河奪淮入海而淤塞,元朝政府新開會通河,將大運河自徐州至臨清段取直,而徐州以南,廢棄汴河,使用經泗水故道至淮安清口的河段,從而基本形成今天京杭大運河的格局。

被列入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隋唐大運河遺產點有4個(河南洛陽含嘉倉遺址、洛陽回洛倉遺址、浚縣黎陽倉遺址,安徽淮北濉溪柳孜運河遺址),河道有5段(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永濟渠滑縣浚縣段、通濟渠泗縣段),基本全跟汴河相關。盱眙泗州城遺址也挖掘出明代汴河入淮口河道和汴泗橋遺址,兩岸房舍基址、青石殘道依然清晰可見。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古汴河和泗州、盱眙示意圖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古汴河安徽泗縣段,因河道遺存完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因水興衰 千年滄桑:泗州城

泗州自古為淮上名郡。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前,淮泗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便不斷髮展。北周大象二年(580),泗州正式得名,初治宿預縣(今江蘇省宿遷市東南),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徙治臨淮縣,即泗州城遺址。唐長安四年(704),汴河入淮口設置臨淮縣,此為泗州城遺址修築的開始。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徙泗州於汴口臨淮縣,泗州城遺址便進入繁榮階段。唐宋泗州城據汴河南端,淮水轉運東南之樞紐,實為“東南咽喉地”,史載其:“北枕清口,南帶濠梁,東達維揚,西通宿壽,江淮險扼,徐邳要衝,東南之戶樞,中原之要會也。”然而,唐宋間繁榮數百年的汴河在南宋與金朝的對峙期間急速衰落,其根源乃在於黃河奪淮造成的汴水淤塞和南北交兵所導致的河運阻斷。南宋初年,黃河奪淮河入海,其後宋金對峙,蒙元一統,黃河氾濫縱橫於淮北平原的局面愈發不可收拾。明代,泗州因為朱元璋祖父埋葬於此而修祖陵稍有起色,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終遭滅頂之災,被洪水淹沒。此後,泗州地方官員於泗州城門樓上理政達十餘年,寄治盱眙縣衙達97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州治不得不最終前往虹縣(今安徽泗縣),“裁虹並泗”。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後,泗州全城徹底被泥沙埋沒。

2010-2014年,南京博物院主持泗州城考古發掘,主要發掘區域,包括泗州城香花門遺址、西城大聖寺、泗州城中心汴泗橋及周邊汴河河道兩岸,均根據泗州方誌記載確定,取得豐碩的發掘成果。泗州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泗州城遺址發掘現場(盱眙縣博物館攝)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明代潘季馴《河防一覽圖》泗州、明祖陵部分

山水文韻:第一山題刻

“第一山”因其與淮河北岸的泗州隔淮相望而古稱南山,左攬翠屏峰,右擁風坡嶺,背依清風山,面臨長淮水,自古層巖疊翠,清幽素雅,氣勢巍峨,峰峻嶺秀。北宋著名文人、畫家米芾遊歷第一山留下《第一山懷古》詩曰“莫論衡霍撞星斗,且看東南第一山”,並題“第一山”三個字,後人始稱南山為第一山。明代文學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對於盱眙第一山有著生動的描繪。

第一山的精華,在於題刻。北宋時代,第一山這裡是淮口要衝,東南門戶;南宋與金人劃淮而治,這裡又見證著宋金百年戰與和。由於南來北往運河的文人墨客、官員使節往往要從這裡渡過淮河,因此,從北宋時期開始,便有文人、官員在此唱和題詩,或鐫刻在摩崖之上,或銘記於碑版之間。明清時期,由於視察運河河務、治理黃淮水患而登臨第一山的歷史名人更不勝枚舉。

第一山歷代題刻甚多,然而時代更迭,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響,屢有損毀。據光緒《盱眙縣誌稿·金石》記載,清代末年第一山題刻尚有268塊,至今存168方題刻。其中,第一山題刻最早為北宋蔣之奇題名,蔣之奇時任江淮發運使,主持江淮運河漕運。宋代有蘇軾的《行香子》詞摩崖,還有米芾、蔡元長(蔡京)、劉燾、楊萬里、賀鑄等摩崖石刻,這些文化名人在運河文化史上舉足輕重。清代河道總督張鵬翮、李弘,兩江總督陶澍等河漕名臣也在第一山留下多方題刻。目前,第一山為國家森林公園,第一山題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清代郭起元翻刻北宋米芾書“第一山”碑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第一山河道總督李弘詩碑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兩江總督陶澍在第一山留下的詩碑


大明肇興 水下皇陵:明祖陵

明祖陵,位於江蘇省盱眙縣明祖陵鎮明陵村境內,東臨淮水入洪澤湖畔,距泗州城遺址及盱眙縣城近10公里,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衣冠冢,也是其祖父朱初一的實際歿葬地。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便命泗州祭祀祖陵。洪武十八年(1385),在確定祖宗埋葬地後,朱元璋命懿文皇太子朱標率領百官、工匠前往泗州楊家墩營建陵園。直到朱元璋死後十餘年,即明成祖永樂十一年(1413),明祖陵的陵寢規制才大致完備,前後共歷時28年。明祖陵地處淮河北岸地勢低窪之處,明清兩代黃淮水患頻仍,對於泗州和祖陵均帶來莫大的侵襲。明代因祖陵是“龍脈”所繫,尚苦心經營防洪設施,清代建立後,明祖陵迅速面臨沒頂之災,清康熙十九年(1680)淹沒泗州城的滔天洪水同樣吞沒了明祖陵。1968年春旱,明祖陵神道石刻重新露出水面,被江蘇省文物普查隊發現。後因洪澤湖水位上升而時淹時現。1976年後,地方政府與國家文物局陸續築防水堤,將祖陵從湖水中隔出,並對明祖陵時刻進行清理、扶正、復位和修補。明祖陵現存的遺物全部對稱分佈在長250米的神道中軸線上,其排列順序自南向北依次為:石刻像生、金水橋遺址、櫺星門遺址、享殿遺址和玄宮遺址。

明祖陵是開創明清皇陵文化的獨特文化遺產,見證著運河治理與黃淮水患交織的歷史歲月,同樣是淮安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祖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明祖陵神道石刻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明祖陵俯瞰



錦繡古邑:盱眙城

盱眙這座城市,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古稱“善道”,為諸侯盟會、溝通江淮之地。“盱眙”之名得以見著史冊,乃在秦代。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起兵江東的反秦將領項梁根據謀士范增的建議,擁立楚國滅亡後流落在民間牧羊的楚懷王之孫羋心為王,仍號楚懷王(後尊為義帝),定都盱眙,陳嬰為上柱國,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史記·項羽本紀》對“懷王都盱臺”有明確記載,這也是“盱眙”縣名見諸史籍之始。

隋代以前的古盱眙城位於今盱眙城東北、淮河南岸聖人山項王城一帶,上距泗水入淮口不遠,近旁有古禹王河(直瀆),交通便利。至於隋煬帝開鑿汴河。泗州州治於唐開元二十三年(735)遷至汴河入淮口的臨淮縣,與淮河南岸的盱眙縣隔淮河相望,盱眙縣城的交通優勢進一步凸顯,商旅、官宦往來於此,詩文、題刻薈萃。盱眙別稱“都樑”,也源自隋煬帝開運河。大業元年(605),隋煬帝為便於運河南遊江都,在盱眙城外都梁山興都樑宮,據《太平寰宇記》卷十六《河南道·泗州·臨淮縣》載:“都樑宮週迴二里,在縣西南十六裡。大業元年煬帝立名,宮在都樑,東據林麓,西枕長淮,南望巖峰,北瞰城郭。”

南宋建炎、紹興年間,盱眙縣、盱眙軍多次更迭,其後盱眙縣治所一直位於今盱眙縣城,面臨長淮,丘巒起伏。明、清時期的盱城,街道自山上到山下,沿山麓淮河,道路盤曲迂迴,城市佈局既沿河分佈以利用運河、淮河水利,也盤踞山上,以避洪水。目前伴隨著盱眙老北頭等地方城建拆遷和考古勘探,依山傍水的盱眙古城址、文廟明倫堂、淮河古堰、部分古井、古橋、老街巷正逐步納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新規劃和開發。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據清光緒《盱眙縣誌稿》複製的《盱眙縣城街市圖》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盱眙新發現的古城垣遺存(新華社周海軍攝)



盱眙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遺產拾珍「五」


盱眙城北頭考古勘探(新華社周海軍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