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文/ 杜威。

為期三天的端午擋(2019年6月7日-6月9日)落下帷幕。

燈塔專業版顯示,今年端午檔累計票房7.84億元人民幣,相較2018年同檔期的9.12億元,下降14%,端午檔總場次114萬場,相比去年的96.4萬,上升18%。觀影人次也從去年的2580萬人次,下降到今年的2238萬人次,下降13.2%。

與今年其他檔期平均票價同比上漲不同的是,端午檔的平均票價相較去年有所下降。去年端午平均票價為35.35元,今年為35.05元。

今年端午檔,票房前四名的影片分別為:《X戰警:黑鳳凰》(以下簡稱《黑鳳凰》)2.2億元,《哥斯拉2:怪獸之王》(以下簡稱《哥斯拉2》)1.64億元,《最好的我們》1.49億元,《追龍2》1.44億元。

好萊塢大片依然霸市,新上映的《黑鳳凰》和已上映一週的《哥斯拉2》力壓所有國產影片成為檔期冠亞軍。

國產片方面,《最好的我們》後期出現逆襲勢頭,但也出現“幽靈場”等質疑聲音,而《追龍2》則直接面臨與前作相比的口碑崩塌。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高口碑批片在端午檔也失靈了,6月5日上映的豆瓣評分7.1的印度批片《無所不能》,端午檔期間僅收穫1451萬元票房,被淹沒在觀眾視野中。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端午檔影片票房數據,來自於燈塔數據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分賬片《黑鳳凰》口碑低至谷底, 情懷牌強撐成檔期冠軍?


端午檔的頭號種子選手《黑鳳凰》,雖然也如願摘得該檔期冠軍,卻沒有達到預估值,面臨著口碑全面崩塌的窘狀。

截至發稿,《黑鳳凰》爛番茄新鮮度低至23%,為《X戰警》系列最低。Metacritic評分43,系列倒數第二低。IMDB評分也只有6.0。這也直接導致《黑鳳凰》在北美上映的週五票房只有1400萬美元,將成為《X戰警》系列最差首週末票房。

不僅北美,《黑鳳凰》豆瓣評分已經低至6.0,同樣為《X戰警》系列最低。

作為《X戰警》系列收官之作,《黑鳳凰》在端午檔以2.2億元票房成為檔期冠軍,但三天票房、場次、排片佔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始終保持在第一位。

通過燈塔想看受眾綜合分析,二線城市30歲以下青年男性觀眾在為這部口碑崩塌的電影買單。

燈塔專業版想看人數畫像顯示,主打“女權主義”的《黑鳳凰》女性觀眾只佔了46.5%,遠低於女性觀眾55%的平均值。男性觀眾則達到了53.5%。年齡層面,20-24歲觀眾佔據了34.1%,30歲以下觀眾累計佔比69.7%。城市分佈,二線城市觀眾佔到了43.2%,一線城市佔20%,三線城市18.4%,四線城市18.5%。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數據來源於藝恩網



根據藝恩的《黑鳳凰》端午檔城市票倉分佈顯示,截至發稿,二線城市達到了8893.9萬元佔比40.3%,一線城市5445.8萬元佔比24.7%,三線城市3916.4萬元佔比17.8%,四線城市則以2614.5萬元佔比11.8%。

同時,《黑鳳凰》作為歷時二十年發展的《X戰警》收官之作,影片上映之初就大打情懷牌。“《X戰警》迎來階段性完結”、“休·傑克曼首次缺席《X戰警》系列”、“《X戰警》首次啟用“大女主”模式”等等熱門話題層出不窮。

而在宣傳營銷方面,燈塔專業顯示,該片的營銷事件達到了89個之多,其中預告片、拍攝花絮、主創採訪等物料就有35個之多。為同檔期影片之最。5月29日,《黑鳳凰》主創團隊也來京參加首映禮活動,為影片進行宣傳造勢。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批片《無所不能》的失靈,四線城市卻成主力,說好的一二線城市呢?


今年海外批片逆襲中國電影市場,屢獲票房佳績的例子數不勝數。

清明檔印度批片《調音師》以7112萬元票房,力壓國產熱門影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老師好》成為檔期票房季軍。最終獲得3.25億元票房。五一檔黎巴嫩批片《何以為家》以1.24億元票房,力壓國產片《雪暴》《下一任:前任》獲得檔期亞軍。最終獲得了3.73億元票房。

而同樣備戰端午檔的印度批片《無所不能》與他們具備的相同點是,較高口碑(豆瓣評分7.1,為同檔期四部影片之最),也為懸疑犯罪題材,檔期競爭同樣激烈。

不同點是,《無所不能》端午檔僅獲得1424萬元票房,消失在觀眾視野之中。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無所不能》《調音師》《何以為家》 票房、場次、排片佔比對比圖



通過圖表我們可以發現,在三部影片上映前五天票房數據中,《無所不能》無論在票房、場次還是排片佔比,都與另外兩部批片相差甚遠。

《無所不能》燈塔專業版想看受眾顯示,男性觀眾為41.3%,女性觀眾為58.7%。受眾年齡方面,令人意外的是19歲以下觀眾佔比最高,達到30%。20-24歲佔到23.2%,25-29歲佔到16.9%。城市分佈方面,更令人意外的是,受高口碑批片影響,本應在一線城市熱映的《無所不能》以11.3%成為最低佔比,四線城市居然以35.1%成為最高佔比,二線城市佔比33.5%,三線城市佔比20%。

由此綜合來看,四線城市的觀眾,對《無所不能》極具觀影熱情。而缺少對一二線城市青中年觀眾的吸引,是否成為《無所不能》未能實現票房逆襲的原因呢?

同為較高口碑,但《無所不能》並未能達到《調音師》《何以為家》的高度,三部影片豆瓣評分分別為,7.1、8.3、9.0,五星率分別為11.7%,34.2%、56.9%。這對活躍在豆瓣的一二線觀眾起著重要作用。

相較《調音師》《何以為家》,《無所不能》在一二線觀眾心目中缺少認知度。《調音師》改編自2010年法國超口碑同名短片,該短片豆瓣評分9.2,曾被譽為最偉大短片之一。《何以為家》在上映之前,就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主競賽單元的提名。

而在宣傳營銷上,燈塔專業版顯示,《無所不能》共18起營銷事件,預告片物料發佈只有5起。《調音師》共24起營銷事件,預告片物料有6起,在上映之後的第三天還發布了愛情主題曲“全員皆惡人,愛情也可欺”。《何以為家》雖然只有13起,但卻請到了胡夏為其演唱推廣曲《我從哪裡來》,也邀請到了黃渤為其讀詩《紙船》為影片帶來持續熱度。最主要的是,《何以為家》成功嘗試了“抖音”等短視頻宣傳模式,#何以為家#話題以達到3666萬次播放。

曾在國內諸多檔期表現優秀的海外批片失靈了,不知道讓那些在國際電影節瘋狂購買批片的中國電影公司是否捏了一把冷汗。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國產片“相互拉扯”, 並不急於解決和人民群眾的核心矛盾


在今年的端午檔到來之前,兩部國產影片被寄予厚望。

一部是香港口碑電影《追龍》的續集《追龍2》,另一部是有黑馬之姿、“迎合高考”的青春愛情片《最好的我們》。

然而,等來的市場驗證結果是,即使好萊塢大片口碑崩塌,國產影片卻依舊沒有掌握市場話語權,反而掀開了“惡性競爭”的頭簾。

6月6日,《追龍2》上映首日獲得不錯的票房勢能,以28.2%的排片佔比獲得5477萬元票房,位列當日票房榜第二位。《最好的我們》表現尚可,以8.2%的排片佔比獲得了2487萬元票房,位列第四位。

6月7日進入正式假期後,前日表現良好的《追龍2》,排片佔比反常的下降到22.2%,而表現一般的《最好的我們》排片佔比上升到了19.9%,與《追龍2》相差無幾。當日《追龍2》獲得6973萬元票房依舊位列第二。而《最好的我們》也以5515萬元票房,縮小兩者之間差距。

而到了6月8日,就出現了業內人士向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6)爆料,《最好的我們》6月7日,24小時之內在全國院線共有944場100%上座率,且集中為22:00至次日9:00的“午夜場”,“幽靈場”現象再次發生。24小時944場滿座 《最好的我們》依靠“幽靈場”逆襲票房?

《追龍2》導演王晶也發微博公開質疑《最好的我們》“幽靈場”事件。呼籲電影局相關部門關注。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導演王晶微博截圖



當晚電影版《最好的我們》發表聲明,否認“上座率造假”以及“尋找職業差評師惡意攻擊《追龍2》”。

目前,此事件還未有後續結果。

而不管此事件真相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最好的我們》在6月8日,實現了對《追龍2》的逆襲。當日,《最好的我們》排片佔比雖然下降到了19.6%,但已經超過了《追龍2》19.2%的排片。《最好的我們》也以5411萬元的票房,反超《追龍2》的4469萬元票房,位列當日票房第三位。

6月9日,《最好的我們》以20.7%的排片佔比獲得4004.84萬元票房,再次領先《追龍2》的18%排片以及3008萬元票房。最終端午檔,《最好的我們》以1.49億元票房,稍勝出《追龍2》的1.44億元票房。


國產片在端午檔“相互拉扯”,並不急於解決核心矛盾

《追龍2》《最好的我們》想看受眾對比圖,來自於燈塔數據


燈塔專業版想看受眾顯示,《追龍2》與《最好的我們》男女受眾比例呈兩級分化趨勢,《追龍2》男性佔比高達70%,而《最好的我們》女性觀眾高達77.5%。年齡受眾方面,《追龍2》更多集中在20-34歲青中年觀眾,而《最高的我們》明顯集中在24歲以下的青少年觀眾。城市分佈並無過多差距,都是二四線城市為主。

《最好的我們》首先在題材上面主打校園愛情,其中“高考”為重要元素。而今年的端午檔時間正好處在“高考”期間,《最好的我們》在題材方面更符合今年的端午檔氣質。

從想看受眾,19歲以下,高達34%佔比的數據中,可以分析出裡面存在大量高考生,而6月8、9日《最好的我們》實現對《追龍2》的反超,正是高考結束以及學生們假期的第一天。

而在宣傳營銷方面,同樣受眾多為二四線城市,《最好的我們》同樣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宣傳效果要比《追龍2》好很多。抖音平臺,#最愛好的我們電影版#話題播放量超過2.0億次。而#追龍2#的話題播放量僅有1588萬次。這對於在二三四線城市覆蓋率更廣的短視頻平臺,為影片帶來的宣傳勢能無疑是巨大的。

《追龍2》的問題,也在於口碑的滑坡,第一部的豆瓣評分高達7.2,但的這一部只有5.8,珠玉在前,對於續作的失望也讓觀眾想起了王晶曾有的“爛片之王”的稱號。

無論是《最好的我們》還是《追龍2》,在疑似出現“惡意競爭”的操作時,都沒有考慮到的是,任何一部國產電影需要解決的核心矛盾是,如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在滿足這個大前提下,任何其他手段的競爭你都不會害怕的。

今年的端午檔落下帷幕,好萊塢大片市場反應不佳、國產片“漏洞百出”、批片黑馬“馬失前蹄”,等等,種種問題,都是影視行業的頭疼所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