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中東局勢 阿富汗獵犬 考古 阿薩德 歷史話癆 2017-03-26

哈立德·阿薩德,一位考古學家:他用一生守護這座古城,卻被斬首示眾。 死後意大利文博機構半旗追悼

你一定已經知道了這個故事——2015年8月18日,83歲的敘利亞著名考古學家哈立德·阿薩德因為拒絕向ISIS極端分子透露帕爾米拉古城(Palmyra)文物的下落,而被殘忍地斬首示眾。他滿是血跡的屍體被懸掛在帕爾米拉市中心的一個紅綠燈上,腰間綁著一塊紙板,用紅字寫著“叛徒”,腳下是他被割下的頭顱。

生命和文物都無價,但哈立德·阿薩德為了後者選擇了死亡。而如今,帕爾米拉古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壯觀的神廟已被ISIS極端分子炸燬。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哈立德·阿薩德

這座古城曾經是“絲綢之路”中的一片綠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其中有大量古羅馬時期的古城市遺址。

據有美術史家分析,帕爾米拉建築文明比羅馬文明出現得更早,在受到古希臘和古羅馬影響之前,帕爾米拉的建築和裝飾就已經被其入侵者模仿和實踐了。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帕爾米拉古城

這座始建於公元17年的建築是典型的阿拉伯敘利亞風格,建築外有線條簡潔高雅的廊柱,被炸燬前的遺存只是原先巨大建築物的一小部分。從遠古時代的自然神崇拜,到古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明,神廟因不同時期的文明而發生變化,不同時期、不同文明的遺蹟卻都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是東西文明交融的奇妙產物。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巴爾夏明神廟內部

在“伊斯蘭國”佔領該地區前,被殺害的考古學家阿薩德負責清空博物館內的館藏,以防落入在盜賣和毀壞文物方面臭名昭著的“伊斯蘭國”手中。IS正是由於從其口中拷問不出寶藏下落而將其殺害。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這不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件,對,或許你很難接受,但這恰恰是一次可怕的重演。

在飽受戰爭之苦的國家中,阿富汗的文物古蹟被摧毀得最為嚴重,阿富汗人也經歷了同樣的慘痛。幾十年間,為了保護被視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巴克特里亞文物,阿富汗人被嚴刑、被閹割、被殺害、屍首被示眾,卻始終對文物的下落守口如瓶。

對於陷入戰亂的國家來說,他們的堅持,不僅僅是守護文物古蹟那麼簡單——而是,守衛民族的歷史與文明。

巴克特里亞寶藏已於2003年重見天日,2016年4月,它們來到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相信哈立德·阿薩德以生命守衛的帕爾米拉古城文物,也終會迎來這一天。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一個守了25年的祕密

“就像在戰亂中,你和你的家人失散了,過了很多年,你發現哥哥還活著,你的姐妹你的母親都還在,雖然有些損失,但是謝天謝地,還有幸存者。”

2003年8月29日,消失了25年的巴克特里亞寶藏重現天日,巴克特里亞文物被視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其重現的一刻也頗為戲劇化——阿富汗總統府達努拉曼宮地下的一處祕密金庫前,站滿了緊張的阿富汗政府官員,面對即將打開的金庫大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寶藏就在鐵門之後,打開金庫以後,人們從中抬出了好幾個大木箱,文物的發現者、考古學家維克托·薩里耶尼迪開箱拿出了第一件寶貝,一片極薄的花形黃金頭飾——它是一頂純金皇冠的一小部分。

隨後,是純金打造的希臘女神阿芙洛狄忒的胸針、鑲滿寶石的短劍、數不盡的金幣......一切皆毫髮未損,猶如剛發現時一般。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花型黃金頭飾

時任總統的卡爾扎伊面對電視鏡頭向阿富汗人宣佈:阿富汗人最珍貴的寶藏逃過了多年戰火,得以倖存。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對於巴克特里亞寶藏而言,可謂是劫難重重,抵死沉默的阿富汗人

“一天,一群塔利班武裝分子來到銀行。他們逼問黃金的下落,我們的一位職員已經被打死了。他們用槍指著我的腦袋,讓我打開金庫,我決定不聽他們的,故意將鑰匙弄斷在了鎖孔裡。因為我的不配合,他們將我關了3個月零17天。”——穆斯塔法

在與前蘇聯的十年戰爭後,阿富汗又陷入了內戰,文物屢遭毀滅。軍閥佔領們佔領了國家博物館,隨意出入,拿走文物和巴克特里亞金幣,阿富汗歷史學家心痛地指責:“過去阿富汗人只埋葬自己的兒女,現在他們埋葬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但對於戰火中的阿富汗而言,一切無濟於事。

更大的浩劫還在後面。

1996年,塔利班武裝分子控制了阿富汗,激進分子大肆破壞阿富汗文物,首當其衝的便是國家博物館。塔利班銷燬一切非伊斯蘭的文化遺產,2001年3月,他們甚至炸燬了巴米揚大佛。在阿富汗各地,大約有3000座雕塑被砸成了碎片,大量藝術品被偷到黑市上買賣。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巴米揚山谷

兩尊巴米揚佛像曾為巴米揚山谷贏來了“眾神之谷”的美稱,它們於1500年前就存在於絲綢之路上。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被炸燬的巴米揚大佛

巴克特里亞寶藏當然沒有被忘記,甚至成為了塔利班分子的首要尋找目標。

然而,在25年裡,寶藏莫名消失了,就如同當年被百般尋覓卻毫無蹤跡。

人們都猜測寶藏已在戰亂中失散,或被塔利班熔鑄了。塔利班分子曾多次到銀行打探,職員們始終沉默。“911”之後,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窮途末路的塔利班分子在撤退前衝進中央銀行,企圖用炸藥炸開金庫,銀行職員拼死抵抗。由於金庫在地下,炸燬金庫將導致整棟建築坍塌,塔利班分子最終不得不放棄。

而納吉布拉作為總統,以及最後一個看到寶藏的人,被塔利班分子嚴刑拷打,甚至被殘忍地閹割,最終,納吉布拉被活活打死,屍體被吊在城市廣場上示眾。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巴克特里亞黃金 羊立像

為了阿富汗的靈魂“只要文化活著,國家就活著。”

巴克特里亞寶藏就在那一小群阿富汗人的守口如瓶中,在總統府地下的中央銀行祕密金庫中,熬過了前蘇聯入侵、塔利班的“文化清洗”以及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

戰後的阿富汗逐漸恢復元氣,2003年3月29日,時任過渡總統的卡爾扎伊通過電視鏡頭向阿富汗人證實:阿富汗人的寶藏逃脫了多年的內戰以及塔利班政權的洗劫,最終得以倖存下來。

阿富汗的戰火終於消退,倖存下來的寶藏曆經數代首次公開,如今,巴克特里亞寶藏和其他倖存的阿富汗文物正在全球巡展。

考古學家的瞑目—是什麼寶藏讓阿富汗人抵死守衛了25年?

巴克特里亞黃金 襟飾

2017年3月17日故宮博物院將舉辦這個寶藏的展覽,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

展覽內容:經過多年戰爭,被阿富汗國立博物館以及中央銀行員工們保護下來的阿富汗文物精品231件

展覽時間:2017年3月17日至6月17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