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球不時傳來“星點式”恐襲之聲

為何全球不時傳來“星點式”恐襲之聲為何全球不時傳來“星點式”恐襲之聲

英國《每日郵報》5月24日稱,有超過3000名“聖戰者”在英國生活。英國特工以及反恐警察正在使出渾身解數來監視一大批嫌疑犯,主要是些十幾歲、20歲出頭的激進男女。據信,“伊斯蘭國”中約有850名英國人蔘與作戰,隨著“伊斯蘭國”節節敗退,持有英國護照的極端分子逃回了英國,英國未來面臨極端分子的恐怖威脅將日益嚴重。

自去年10月摩蘇爾戰役打響以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聯盟與“伊斯蘭國”拉開了曠日持久的城市拉據戰的序幕,截至目前,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聯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多條戰線上不斷進攻,“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節節敗退,控制的地盤逐漸縮小,士氣低落,四處逃竄,伊拉克政府軍即將收復摩蘇爾西城,而此時此刻,世界有的國家彷彿迎來了過上安寧日子的曙光。

然而,英國曼徹斯特5月22日晚發生兩起爆炸,已有22人死亡,59人受傷,死者包括兒童。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24日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已經宣佈,為防止曼徹斯特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同謀發動更多襲擊,英國政府將在街道上部署多達5000名士兵。這是英國10年來首次將恐襲級別升至“危急”的水平。此前當地時間3月22日,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恐怖襲擊,造成包括1名警察和1名恐怖分子在內的4人死亡,另有20多人受傷。同一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實施了這起襲擊。英國首相稱恐襲是“卑鄙的、令人噁心的”,並稱英國不會提升恐怖威脅的等級。

5月23日晚,跟隨總統訪問俄羅斯的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在莫斯科的記者會上表示,菲律賓棉蘭老地區的馬拉威市的多處建築物已經被馬烏地恐怖組織所佔領,除了此前被佔領的公立醫院之外,馬烏地組織還佔領了馬拉威市的三所學校和市立監獄,佔據了市內的主要街道,以及通往該市的兩座橋樑。社交網絡上流傳的圖片顯示,有武裝分子在馬拉維市街頭樹起一面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旗幟。正在莫斯科訪問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也縮短訪俄行程,儘快趕回馬尼拉。

2015年以來,全球不時傳來恐怖襲擊之聲。從法國巴黎和尼斯、比利時布魯塞爾、德國柏林,再到英國倫敦等歐洲主要城市連續遭遇恐襲。上述幾起重大襲擊發生後,“伊斯蘭國”都聲稱參與。雖然無法確定“伊斯蘭國”的參與程度,但恐襲背後的極端主義因素不能排除。調查還發現,越來越多的歐洲本土居民成為恐怖主義嫌疑人。2016年12月19日,德國柏林一個聖誕市場遭遇恐怖襲擊,造成12人遇難,45人受傷。當日瑞典,一名槍手衝進蘇黎世的伊斯蘭活動中心對十幾名信徒開槍,導致3名索馬里裔男子受傷。2017年1月2日,伊斯坦布爾奧爾塔柯伊區的“瑞納”夜總會在舉行跨年派對時遭遇恐怖襲擊,造成39人死亡,69人受傷。據路透社消息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佈為此次襲擊負責。2017年2月4日,美國示威者聚集在美國華盛頓白宮附近,抗議特朗普總統日前簽署的入境限制令。特朗普簽署的這一限制令,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旨在防止非法移民通過墨西哥越境進入美國。隔離牆管用嗎?輿論認為,特朗普算錯了算盤。據美國報道,聯邦調查局的報告顯示,更多的恐怖嫌犯試圖通過北邊的加拿大,而不是從南邊的墨西哥進入美國。

種種跡象表明,“伊斯蘭國”雖然元氣大傷,但世界各地的恐怖襲擊事件卻有增無減,加強國際社會間的反恐合作勢在必行。2017年3月22日,全球約60個國家的外長、外交部代表在美國華盛頓參加會議,商討進一步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來看,“伊斯蘭國”主要採取以下手段:

一、保存殘餘分子負隅頑抗,以假亂真、憑藉假護照藉機混入歐洲

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聯盟對“伊斯蘭國”進行軍事打擊所取得的進展似乎看上去很樂觀,包括炸死部分高級頭目、“伊斯蘭國”失去控制伊拉克和敘利亞範圍能力、前往敘利亞加入這一極端組織的人數減少、部分成員叛逃、籌集資金能力削弱等。然而,種種跡象表明,美軍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進行的軍事打擊並未斬草除根,其正在訓練並試圖派遣人員,對西方國家發起更多襲擊。根據中情局判斷,隨著“伊斯蘭國”受到的壓力增大,它將會加緊實施全球恐怖行動。“伊斯蘭國”武裝人員數量遠超過高峰期的基地組織,其中有不少來自西方。他們可能會偽裝成難民或以正常旅行等方式潛回西方國家發動襲擊。據報道,全球據信已有34個武裝組織宣佈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2016年1月30日“伊斯蘭國”公佈視頻,其中一名講法語的恐怖分子威脅“攻擊西方”,並處決伊拉克“叛教者”與“間諜”。這名男子放話說,“伊斯蘭國”將發動讓西方忘記美國“9·11”事件或巴黎慘案的行動。

按照歐盟刑警組織的說法,5000多名“聖戰者”可能在接受“伊斯蘭國”組織培訓之後混入歐洲,歐洲現在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星點式”恐襲威脅。歐洲刑警組織警告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經在歐洲設立祕密的訓練營地,用以培訓成員,圖謀在歐盟國家發動特種部隊式的襲擊。2016年3月25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後,多國情報部門官員又向媒體釋放令人擔憂的信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訓練至少400名恐怖分子,目標直指歐洲。此外,他們還試圖把影響擴展至非洲北部、西部等區域。

恐怖和極端主義發展是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亂造成的,歐洲移民推波助瀾,極端主義趁機、乘亂而入。美國情報機構評估顯示,有數千名極端組織“聖戰分子”返回歐洲,分散在移民社區裡。“伊斯蘭國”憑藉假護照混入歐洲,製造恐怖活動是其慣用的伎倆,即可避免暴露自己嫌疑人身份,也可以安分守己的平民身份的假護照作掩護,神不出鬼不覺地藉機混入歐洲境內。據法新社報道,“伊斯蘭國”早些時候在攻佔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境內的公共行政機構時,搶走機構內的重要文件材料,獲取數量不菲的空白護照、製作身份證件的設備。據透露,“伊斯蘭國”在黑市上以1000到1500歐元的價格出售上述偽造的“真實護照”。巴黎恐襲案的罪魁禍首,就是兩名持敘利亞護照從希臘入境的。而敘利亞政府在2015年共發放了82.9萬份護照。2015年12月17日,土耳其警方繳獲150份藏在披薩烤箱中的護照,其中大部分為歐洲國家的護照。此外,土警方還繳獲10張SIM卡與數張存儲卡。

從敘利亞內戰爆發,到“伊斯蘭國”的崛起,由此引發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出現歐洲歷史上最大的難民危機,也為極端組織提供可乘之機,就像黎巴嫩政府提醒英國首相所說,每一百個敘利亞難民就混進兩個“伊斯蘭國”分子。基於此,歐洲國家後來開始對難民持假身份文件保持高度警惕,嚴把難民身份關。以色列開始在該國東部與約旦邊境修建圍牆,封堵極端組織向這個猶太國家滲透的通道;德國開始時持反對態度接收敘利亞難民,後來在輿論壓力下做了妥協讓步,但採取加快遣返不符合條件的難民措施;法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家,為難民提供避難所,重點做好難民入境人員信息登記,嚴格登記檢查……

2017年3月2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出於反恐安全考慮,在中東和非洲8個國家的10個機場,禁止乘坐直飛美國航班的旅客隨身攜帶規格大於手機的電子設備登機。

二、由地面戰場轉移到網絡空間,大力炫耀極端主義思潮,誘惑激進分子為其效力

有反恐專家指出,造成法國南部旅遊城市尼斯襲擊事件的深層原因與法國移民政策有關。在移民融合政策上,移民尤其是第二代移民青年未能很好融入法國社會,輟學率失業率均居高不下,在對社會失望情緒嚴重的情況下也更容易被極端思想蠱惑。隨著“伊斯蘭國”遭受空中打擊壓力的不斷加大,其戰場由地面開始轉移到網上,大力炫耀極端主義思潮,誘惑激進分子為其效力,製造恐怖活動。2016年6月12日發生的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夜總會槍擊案的槍手奧馬爾·馬丁,經調查其與“伊斯蘭國"或其他外國恐怖組織之間不存在任何直接聯繫。基於此,如何防範那些不受恐怖組織直接控制、只是思想受到影響的“獨狼”襲擊者,是反恐怖重中之重。“伊斯蘭國”還經常採取換電腦、手機和應用程序等手段,躲避網絡攻擊。即使某些網站被取締、賬號被關閉,他們仍可更換網站和賬號捲土重來。

“伊斯蘭國”成立之初就在互聯網上發表聲明稱,將在橫跨敘伊邊境的廣大區域建立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推薦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為該國家的領導人,並呼籲全世界的穆斯林效忠巴格達迪。自從巴格達迪2010年掌管“伊斯蘭國”一年後,他抓住敘利亞內戰爆發的機會向其境內派員,啟用敘利亞境內的分支“救國陣線”,成為反抗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生力軍。

如今,在“伊斯蘭國”網絡蠱惑和煽動下,歐洲一些國家因經濟低迷、社會矛盾加劇、失業率高居不下,致使一些穆斯林成為恐怖人員後,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採取單獨分散發動恐怖襲擊的方式,禍害無辜平民,如2015年底發生的巴黎系列恐襲案就是例證。

此次事件後,“伊斯蘭國”嚐到甜頭,更擅長以互聯網為戰場,以社交媒體為傳播媒介,向支持空中打擊的“盟國”公開煽動極端思想,劍指美國社會各個階層。2015年12月2日,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貝納迪諾市一所名為“內陸地區中心”的殘障康復中心發生惡性槍擊事件,導致14人遇難、21人受傷。經查證實,此次槍擊案的罪魁禍首是“伊斯蘭國”的兩名“追隨者”(一對夫妻)。其中一名男性嫌疑犯在多年前與美國聯邦調查局“恐怖分子”名單上的其他嫌疑人有過聯繫。另外一名女性嫌犯疑似在社交網站上用別名發佈信息向“伊斯蘭國”表示忠心。目前,美國境內約有300個社交媒體賬號正在極力向美國人傳播“伊斯蘭國”思想,“伊斯蘭國”支持者呈現不斷擴大趨勢。自2014年3月以來,美國共逮捕了71名被控與“伊斯蘭國”活動有關的人,其中去年逮捕了56人。截至2015年秋季,美國有250名美國人已經前往或準備前往中東加入“伊斯蘭國”。

可以預見,反恐必須確立互聯網思維,準備打一場網絡人民戰爭,加強互聯網管控,爭奪互聯網話語權,讓蠱惑極端思想的“伊斯蘭國”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各國應採取多種措施,開發一系列軟件,用於破壞“伊斯蘭國”的網絡宣傳和成員招募活動,切斷恐怖和蠱惑、煽動青年的網絡渠道;同時,也要解決貧困、失業等滋生恐怖和暴力極端主義的根源問題。美國防部正考慮加大對“伊斯蘭國”的網絡打擊速度和範圍,用更強大的網絡攻勢迫使“伊斯蘭國”的服務器和手機通訊能降低公眾對其注意力,阻止潛在的恐怖襲擊。制定網絡攻擊方案,其中包括網絡干擾和使用計算機病毒等,使用“特洛伊木馬”之類的病毒以及其他網絡攻擊手段破壞“伊斯蘭國”的通信。

三、預先潛伏,憑藉網絡發號施令就地能戰、召之即來

“伊斯蘭國”崛起之時,一些不知真相的歐洲極端分子踴躍報名赴中東參加聖戰,至此有一部分已經迴流本國並繼續與極端恐怖組織保持恐怖聯繫。這些恐怖分子憑藉身份、語言、熟悉環境等優勢,令歐洲警方防不勝防。2016年以來,“伊斯蘭國”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協調恐怖行動,招兵買馬,構建跨國跨區域的恐怖主義網,推進極端思想在全球擴散傳播,並通過網絡指揮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極端分子,發號施令說暫時不要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參加戰鬥,而是要求他們先足不出戶呆在家裡躲避起來,後伺機制造恐怖活動,如法國和丹麥發生的襲擊事件,就是如此。而根據法國參議院2015年4月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至少有1430名是法國人,其中200名現已經返回法國。這些返回國內的極端分子,如同定時炸彈,是引發恐怖活動的“導火索”。

為了預防未來的恐怖襲擊,世界各國都建立起了一支特殊的反恐部隊、科技隊伍,採取群防群治、出臺反恐法案、健全組織機構、啟用先進安檢技術、指紋識別系統等,給恐怖分子佈下天羅地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