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亮:“羅興亞救世軍”救不了羅興亞人

葛紅亮:“羅興亞救世軍”救不了羅興亞人

羅興亞人(在緬甸被稱為“賓格利人”)問題在緬甸若開邦由來已久,不僅根深蒂固,而且近些年來對緬甸的影響及對國際社會的“衝擊”也是日漸巨大。在剛剛過去的八月末,隨著“羅興亞救世軍”再度在地區發動新一輪恐怖襲擊,若開邦再次引發了全球輿論的關注。

目前,局勢依舊在持續發酵,若開邦部分地區依舊籠罩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之中,而大量羅興亞人再度被迫選擇逃離與非法越境至孟加拉國。然而,數萬人的逃生之路不僅漫漫,而且艱難險阻。這表明,“羅興亞救世軍”的行為實際上未能拯救羅興亞人,而羅興亞人的悲劇依舊在反覆上演。

葛紅亮:“羅興亞救世軍”救不了羅興亞人

此次發動恐怖主義襲擊行動實際上是“羅興亞救世軍”為數不多的“亮相”,上一次廣泛引起外界關注的亮相是2016年10月。彼時,該組織在若開邦北部的孟都地區對當地的緬甸邊境檢查站發動了襲擊,造成9名軍官和4名士兵死亡。這次行動不僅引發當地局勢不安,而且就此開啟了緬甸軍方在孟都的“反恐”大幕。

在根源上,如今若開地區局勢的緊張和羅興亞人問題的持續發酵及部分羅興亞人希望以極端方式來實現訴求有著密切的關係。羅興亞人問題在根由上由若開佛教徒和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之間的長期族群矛盾所致,如今同時也呈現為緬甸政府對待羅興亞人的態度及看法與羅興亞人之間存在著的分歧。不僅如此,難以獲取公民身份及其由此引申出來的羅興亞人難民問題日漸發展為該問題的突出表現,也使這一問題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在羅興亞人內部,有持有溫和看法,也有采取極端舉措的。持有極端思想的一些羅興亞人一部分參與了和若開佛教徒之間的族群暴力事件,而另外一部分及和來自緬甸以外的極端分子則採取了組建恐怖主義組織和採取恐怖主義行動來達成訴求。“羅興亞人救世軍”正是這樣一群極端分子組成的恐怖主義組織。

葛紅亮:“羅興亞救世軍”救不了羅興亞人

“羅興亞救世軍”的成員來自緬甸及其他國家,目前由阿塔烏拉領導,而他出生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其父是一名來自若開邦的羅興亞人。阿塔烏拉從小並非生長在緬甸若開,而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隨家人搬到了沙特阿拉伯麥加居住,並在麥加完成了他的學業。

關於該組織的宗旨,目前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緬甸政府稱,該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民主的羅興亞穆斯林國家”;而該組織則在聲明中曾強調它與恐怖組織沒有關係,它旨在打擊“暴虐的緬甸政權”。

但從近期該組織的行動來看,它不僅針對緬甸軍警和政府,而且也針對普通百姓。根據緬甸政府的說法,8月25日至9月5日,“羅興亞救世軍”發動的襲擊共造成13名軍警、兩名政府職員、21名平民死亡,另有22人受傷,而59個村莊被縱火,超過6800座房屋被燒燬。可見,“羅興亞救世軍”的做法與恐怖組織無異。

葛紅亮:“羅興亞救世軍”救不了羅興亞人

鑑於此,“羅興亞救世軍”實際上是打著“救世”旗號的恐怖主義組織,它的恐怖主義行動不但決定它註定失敗的前途,而且根本上也救不了羅興亞人。相反,它引發了若開地區高度緊張,進一步惡化了羅興亞人的生存條件及誘發新一輪羅興亞難民潮。

如今,由於“羅興亞救世軍”及難民潮的衝擊,羅興亞人問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同時關於緬甸國內和平與政府聲譽的複雜話題。對此,緬甸政府與軍方不但應該謹慎應對,而且還應在內政層面與對外交往中保持著積極溝通的態度。

作者:葛紅亮,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來源:《亞太日報》2017年9月8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