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耳其發聲力挺卡塔爾 美國再釋放矛盾信號

繼卡塔爾收到沙特阿拉伯等四國開出的13條復交條件後,伊朗和土耳其相繼發聲力挺卡塔爾,指責沙特等國的要求“非常醜陋”。

據路透社6月25日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於週日發表聲明稱,沙特等國“對卡塔爾的圍攻是不可接受的”。

沙特、阿聯酋、埃及、巴林等11國於本月初相繼宣佈與卡塔爾斷交,指責該國支持恐怖主義;包括沙特在內的部分國家還對卡塔爾實施了禁運和封鎖。

上週五,美聯社公佈了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四國給卡塔爾開出的13條復交條件。這些條件涉及了一系列強硬要求,包括減少與伊朗的外交往來、關閉卡塔爾王室資助的半島電視臺、立刻關閉土耳其在該國的軍事基地等。

各國給卡塔爾10天期限執行復交要求,但並未透露如果不能執行會採取哪些懲罰措施。

卡塔爾於24日宣佈收到這13條復交條件,稱正在對文件進行評估,但同時也指出這些要求“不合理”“不可行”。

魯哈尼在週日的聲明中表示,伊朗的“領空、陸路和海路將一直對卡塔爾開放”,兩國將“繼續合作”。

聲明稱,“我們相信,如果該地區各國之間出現爭端,施壓、威脅或者制裁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對於與伊朗的關係,卡塔爾的埃米爾塔米姆於週日表態稱,兩國的關係“一直處於不斷髮展、增強中”。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於當天對沙特等國的要求作出迴應,指責沙特等國的做法“違反國際法”。

埃爾多安稱,沙特等國要求土耳其軍隊從卡塔爾撤出,“是對我們的不尊重”,“我們在合作伙伴國內設立軍事基地,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同意”。

他說土耳其支持卡塔爾對13條復交條件的態度,“試圖干涉我們的協定,這是一種非常非常醜陋的辦法”。

為了對卡塔爾表示支持,土耳其議會在本月初迅速通過了2014年與卡塔爾達成的軍事合作協議,允許土耳其向位於卡塔爾的軍事基地派出士兵。

上週四,土耳其的23名士兵和五輛裝甲車已經抵達卡塔爾首都多哈。土耳其計劃最終向卡塔爾派出1000名士兵,並將在近期與卡塔爾舉行聯合軍演。

根據土耳其海關提供的數字,最近兩週,土耳其對卡塔爾的出口量已經達到了以前的三倍。

就在這場外交風波再度陷入僵局之時,剛剛才表示要隔岸觀火的美國再度發出了矛盾信號。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週日也對13條復交條件進行表態,稱其中的一些要求“讓卡塔爾很難做到”。

他同時也表示,這些條件所涉及的一些重要領域,“為尋找解決辦法而繼續保持對話”提供了基礎。

蒂勒森呼籲各國團結起來打擊恐怖主義,“低調一點的措辭會幫助緩和矛盾”。

他還稱美國正在為科威特的調解工作提供支持,以幫助各方繼續進行談判。

就在蒂勒森表態之前,上週五美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說,沙特等國與卡塔爾的斷交危機是阿拉伯人的“家務事”,應該由他們自己解決。

在卡塔爾外交危機出現後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曾高調承認,阿拉伯國家集體圍堵卡塔爾是他5月到沙特訪問時協助策劃的方案。

而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在私下和公開講話中都對沙特等國的行動表示了不滿。

15日,美國防長馬蒂斯與卡塔爾簽署了一份價值120億美元的協議,向卡塔爾出售數十架F-15噴氣式戰機。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就位於卡塔爾。

此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還對沙特等國的動機提出質疑,質疑各國究竟是在針對恐怖主義,還是發洩“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成員之間,由來已久的不滿”。

在處理國際事務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美國總統與國務院和國防部之間的態度不一致。此前在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上,也出現過類似的分歧。

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德茨納(Daniel Drezner)指出,美國政府各部門在面對其他國家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常用的手段。

但他認為在這次的卡塔爾問題上,“感覺美國並沒有一個理智的政策方向,如果有的話,總統並沒有被包括在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