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

英國加入“徵繳”大軍似乎份量仍顯不足,因而尋求更多外援,成為美國的主要外事目標。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對於加入美國主導的護航軍事聯盟持謹慎態度。按照媒體的說法,法國不想與伊朗為敵,更不想激化海灣地區形勢。言外之意,法國可能會拒絕美國的“求援”,從而為己方遠離美伊爭端留足空間。

那麼,美國為何要一心建立護航軍事聯盟,並拉攏法國進入呢?這其實反映了當前伊朗危機已經開始走向失控的趨勢。

繼伊朗擊落美軍的無人機後,美國也加重了反制措施。不僅將伊朗領導人哈梅內伊列為重點制裁目標,而且動員英國對伊朗的油船採取扣留措施。美國的目的很明確,拉攏更多的勢力介入美伊爭端,從而讓伊朗問題複雜化、擴大化。

"

英國加入“徵繳”大軍似乎份量仍顯不足,因而尋求更多外援,成為美國的主要外事目標。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對於加入美國主導的護航軍事聯盟持謹慎態度。按照媒體的說法,法國不想與伊朗為敵,更不想激化海灣地區形勢。言外之意,法國可能會拒絕美國的“求援”,從而為己方遠離美伊爭端留足空間。

那麼,美國為何要一心建立護航軍事聯盟,並拉攏法國進入呢?這其實反映了當前伊朗危機已經開始走向失控的趨勢。

繼伊朗擊落美軍的無人機後,美國也加重了反制措施。不僅將伊朗領導人哈梅內伊列為重點制裁目標,而且動員英國對伊朗的油船採取扣留措施。美國的目的很明確,拉攏更多的勢力介入美伊爭端,從而讓伊朗問題複雜化、擴大化。

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此番護航軍事聯盟計劃的推出,顯然是美國早有預謀。對於美國而言,如果能夠得到法國的支援,將為其圍剿伊朗增添重要籌碼。

由於英國已經介入“油輪風波”,且已經被美國拉下水,因而參加上述組織的概率大增。如果再讓法國涉足這趟渾水,顯然美國將會如虎添冀。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鑑於法國和德國的聯盟關係,通過法國的作用,不排除將德國爭取過來的可能。

通過上述事件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歐洲的三大強國——英法德是美國爭取的主要目標。

除了前文提到的將伊朗問題擴大化的企圖,不排除美國順勢敲打上述國家的想法。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亞太戰略的下沉,以及歐洲戰略的調整,其對歐洲局勢日漸失控。除了不斷敦促盟友購買美式裝備、增加對美軍基地的補貼外,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可以從近年來歐洲勢力的自發崛起看得出來。

如英國組建的遠征軍聯合部隊,德國和法國主導的“歐洲兵團”,甚至對於俄羅斯“侵蝕”克里米亞地區,美國都只能大多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英國加入“徵繳”大軍似乎份量仍顯不足,因而尋求更多外援,成為美國的主要外事目標。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對於加入美國主導的護航軍事聯盟持謹慎態度。按照媒體的說法,法國不想與伊朗為敵,更不想激化海灣地區形勢。言外之意,法國可能會拒絕美國的“求援”,從而為己方遠離美伊爭端留足空間。

那麼,美國為何要一心建立護航軍事聯盟,並拉攏法國進入呢?這其實反映了當前伊朗危機已經開始走向失控的趨勢。

繼伊朗擊落美軍的無人機後,美國也加重了反制措施。不僅將伊朗領導人哈梅內伊列為重點制裁目標,而且動員英國對伊朗的油船採取扣留措施。美國的目的很明確,拉攏更多的勢力介入美伊爭端,從而讓伊朗問題複雜化、擴大化。

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此番護航軍事聯盟計劃的推出,顯然是美國早有預謀。對於美國而言,如果能夠得到法國的支援,將為其圍剿伊朗增添重要籌碼。

由於英國已經介入“油輪風波”,且已經被美國拉下水,因而參加上述組織的概率大增。如果再讓法國涉足這趟渾水,顯然美國將會如虎添冀。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鑑於法國和德國的聯盟關係,通過法國的作用,不排除將德國爭取過來的可能。

通過上述事件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歐洲的三大強國——英法德是美國爭取的主要目標。

除了前文提到的將伊朗問題擴大化的企圖,不排除美國順勢敲打上述國家的想法。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亞太戰略的下沉,以及歐洲戰略的調整,其對歐洲局勢日漸失控。除了不斷敦促盟友購買美式裝備、增加對美軍基地的補貼外,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可以從近年來歐洲勢力的自發崛起看得出來。

如英國組建的遠征軍聯合部隊,德國和法國主導的“歐洲兵團”,甚至對於俄羅斯“侵蝕”克里米亞地區,美國都只能大多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可以說正是美國力量的衰弱,使得上述國家可以有機可趁,並實現了自身的戰略目標。此次護航軍事聯盟的推出,可以說是美國意圖消耗上述國家的實力,併為己方擺脫當前不利處境,而採取的折中策略。

首先,通過該軍事聯盟,可以進一步密切其和英法德的雙邊關係,為進一步推進中東計劃增添助力。當前的中東局勢已經愈發對美國不利,除了已經公認的伊朗反擊外,其盟友在中東的各個戰場也頻受打擊。

如敘利亞戰場的庫爾德人武裝,正面臨俄敘聯軍的最後一擊;阿拉伯聯軍因為胡塞武裝的強力反擊,已經開始出現瓦解的徵兆。有消息稱,阿聯酋正欲退出上述組織。甚至其在中東的最忠實盟友——以色列也在和哈馬斯武裝的拉鋸戰中,不斷遭受傷亡。

可以說,美國盟友在中東戰場的表現,不僅沒能起到支援美國的目的,反而有進一步動搖美國霸主位置的可能。

其次,通過該軍事聯盟的建立或可以為美國緩解當前的軍事壓力,並從伊朗危機中抽身做好準備。

當前伊朗危機的衍生程度,已經超出了美國的預期,並有將美國進一步拉入戰爭的風險。而且隨著伊朗核力量的進一步提升,其面臨的外部壓力日益增加。

"

英國加入“徵繳”大軍似乎份量仍顯不足,因而尋求更多外援,成為美國的主要外事目標。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對於加入美國主導的護航軍事聯盟持謹慎態度。按照媒體的說法,法國不想與伊朗為敵,更不想激化海灣地區形勢。言外之意,法國可能會拒絕美國的“求援”,從而為己方遠離美伊爭端留足空間。

那麼,美國為何要一心建立護航軍事聯盟,並拉攏法國進入呢?這其實反映了當前伊朗危機已經開始走向失控的趨勢。

繼伊朗擊落美軍的無人機後,美國也加重了反制措施。不僅將伊朗領導人哈梅內伊列為重點制裁目標,而且動員英國對伊朗的油船採取扣留措施。美國的目的很明確,拉攏更多的勢力介入美伊爭端,從而讓伊朗問題複雜化、擴大化。

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此番護航軍事聯盟計劃的推出,顯然是美國早有預謀。對於美國而言,如果能夠得到法國的支援,將為其圍剿伊朗增添重要籌碼。

由於英國已經介入“油輪風波”,且已經被美國拉下水,因而參加上述組織的概率大增。如果再讓法國涉足這趟渾水,顯然美國將會如虎添冀。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鑑於法國和德國的聯盟關係,通過法國的作用,不排除將德國爭取過來的可能。

通過上述事件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歐洲的三大強國——英法德是美國爭取的主要目標。

除了前文提到的將伊朗問題擴大化的企圖,不排除美國順勢敲打上述國家的想法。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亞太戰略的下沉,以及歐洲戰略的調整,其對歐洲局勢日漸失控。除了不斷敦促盟友購買美式裝備、增加對美軍基地的補貼外,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可以從近年來歐洲勢力的自發崛起看得出來。

如英國組建的遠征軍聯合部隊,德國和法國主導的“歐洲兵團”,甚至對於俄羅斯“侵蝕”克里米亞地區,美國都只能大多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可以說正是美國力量的衰弱,使得上述國家可以有機可趁,並實現了自身的戰略目標。此次護航軍事聯盟的推出,可以說是美國意圖消耗上述國家的實力,併為己方擺脫當前不利處境,而採取的折中策略。

首先,通過該軍事聯盟,可以進一步密切其和英法德的雙邊關係,為進一步推進中東計劃增添助力。當前的中東局勢已經愈發對美國不利,除了已經公認的伊朗反擊外,其盟友在中東的各個戰場也頻受打擊。

如敘利亞戰場的庫爾德人武裝,正面臨俄敘聯軍的最後一擊;阿拉伯聯軍因為胡塞武裝的強力反擊,已經開始出現瓦解的徵兆。有消息稱,阿聯酋正欲退出上述組織。甚至其在中東的最忠實盟友——以色列也在和哈馬斯武裝的拉鋸戰中,不斷遭受傷亡。

可以說,美國盟友在中東戰場的表現,不僅沒能起到支援美國的目的,反而有進一步動搖美國霸主位置的可能。

其次,通過該軍事聯盟的建立或可以為美國緩解當前的軍事壓力,並從伊朗危機中抽身做好準備。

當前伊朗危機的衍生程度,已經超出了美國的預期,並有將美國進一步拉入戰爭的風險。而且隨著伊朗核力量的進一步提升,其面臨的外部壓力日益增加。

關鍵時刻!美國的求援舉動,向外界釋放重要信號

雖然英國的“介入”改變了美國單打獨鬥的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面對伊朗的反擊具有明顯優勢。相反隨著伊朗危機的不斷加劇,不排除英國退出美英聯盟的可能。目前已知的是,英國雖然已經答應了美國,將增派更多的軍事力量進入海灣地區,但就具體行動任務和美國有了分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通過護航軍事聯盟的建立,為己方盟友的石油出口之路提供安全保障。由於海灣地區地形位置的特殊性,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國的石油必須從霍爾木茲海峽出入。

如果伊朗在此陳兵佈防,且封鎖該要道,那麼上述國家的石油命脈可能就此被掐斷,其石油出口大國的位置也將因此而動搖。

因而可以說,圍繞霍爾木茲海峽的爭奪,已經不僅僅是美國一家的事情,也成為了包括英國、沙特、阿聯酋等國揪心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美國拉攏政策的加強,護航軍事聯盟計劃將有很大概率通過。而這也意味著伊朗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