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中東局勢 哈里發 蘇丹 世界歷史 軍事歷史 歷史話題解讀 2018-11-30

說起土耳其的歷史,大家可能是比較陌生的,其實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和我們的大清帝國一樣,也曾經擁有廣袤的領土。在近代史上,奧斯曼帝國與大清帝國,被並稱為“西亞病夫”和“東亞病夫”,兩個帝國都曾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也都曾變法圖強,但都是以失敗告終,陷入更加衰弱的境地。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世界地圖中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曾經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它的衰落其實是從17世紀後半期開始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個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巴爾幹半島南端的一小塊地區,在北非的領土早在19世紀就丟失殆盡了,但在亞洲西部,仍佔有廣大的阿拉伯地區(包括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土耳其作為“同盟國”成員戰敗投降,協約國集團英、法、意等戰勝國趁機瓜分了奧斯曼帝國在西亞的幾乎全部領土,奧斯曼帝國也就徹底瓦解了。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奧斯曼帝國曾經橫跨“亞非歐”三大洲

每個國家在危急時刻,都會有英雄人物挺身而出,力圖救國救民,對於土耳其來說,這個英雄人物就是凱末爾。當然,並不是所有國家的英雄人物都能成功的挽救國家,在這一點上,土耳其顯然是很幸運的,因為凱末爾不僅在軍事上挽救了土耳其,而且成功的對土耳其在政治、宗教、社會等領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使土耳其走上覆興道路。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凱末爾

凱末爾能夠成為土耳其的“國父”級英雄人物,和他所接受的教育背景是分不開的。凱末爾雖然家境貧困,但12歲起就在免學費的軍事預備學校就讀,時間長達12年,可以說凱末爾是一名準職業軍人了。正是在學校期間,凱末爾接觸到了法國啟蒙思想,閱讀了大量的此類書籍,這些閱讀為他後來推行的現代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凱末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凱末爾率軍在加利波里打退了英法聯軍的進攻,獲得土耳其在一戰期間唯一的一場勝利,獲得了“海峽及首都保衛者”的稱號。一戰後,土耳其執政者穆罕默德六世在1920年8月與英、法等國簽訂了屈辱的《色佛爾條約》,此舉遭到凱末爾和土耳其人民的強烈反對,英、法遂支持希臘以武力來執行《色佛爾條約》。從1920年至1921年,土耳其和希臘之間先後爆發了三次戰爭。在第一次、第二次希土戰爭中,希臘取得了勝利,但在第三次希土戰爭中,凱末爾指揮土耳其軍隊擊敗了希臘軍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戰場上的凱末爾

其實,凱末爾更大的功勞在於對土耳其這個國家的現代化改造。獨立戰爭勝利後,土耳其面臨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的問題,其實對於當時的土耳其人而言,共和國是遙遠而陌生的,因為土耳其幾百年以來都是由蘇丹來統治的,共和國的概念僅存在於少數上層精英人群中。在奧斯曼帝國的社會和政治傳統中,“哈里發”代表神權,是伊斯蘭教最高宗教領袖;“蘇丹”代表王權,是國家世俗政權的最高統治者,神權與王權合二為一,是統治境內外所有穆斯林的宗教和法律基礎。因此,建立共和制國家,必然要廢除蘇丹制和哈里發制。但大家都知道,伊斯蘭國家普遍保守,這一舉措立即遭到保守的宗教徒的激烈反對,他們聲稱“如果沒有哈里發,就沒有土耳其,廢除哈里發不符合民族利益和感情”。有激進者警告凱末爾“廢除哈里發,你就要永遠被埋葬,這將是穆斯林世界的災難”。甚至凱末爾的親密戰友勞夫奧伊表示:“我對哈里發和蘇丹的愛戴是我所受的教育的結果。廢除哈里發和蘇丹將造成災難,這萬萬做不得。”

凱末爾熟讀西方經典啟蒙著作,對西方政治、社會、經濟有深入瞭解,而作為土耳其殘酷對外戰爭的親歷者,凱末爾清醒的認識到宗教徒們的誇誇其談在現代科技的驚人力量面前是如何的不堪一擊。在戰場上,不是伊斯蘭教義,而是德國人的克虜伯大炮,幫助土耳其人抵抗協約國的入侵;在衛國戰爭中,是德國式的訓練方法和指揮體系,幫助土耳其人取得勝利。凱末爾對於伊斯蘭教的厭憎,與其說是對西方文明的仰慕,不如說是弱肉強食國際規則下土耳其人的必然選擇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凱末爾發表講話

因此,改革勢在必行。當然,凱末爾領導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在開始時期,也是經歷了驅逐蘇丹哈里發、鎮壓叛亂者、查封寺院等一系列簡單粗暴的操作。凱末爾政府直到1927年才把所有反對派的宗教、政治、軍事力量都鎮壓下去,實現全面掌權,為土耳其進行現代化改造創造了前提條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凱末爾

因為凱末爾的強勢,所以土耳其的現代化改造是比較全面和徹底的。譬如,在政治法律方面:廢除蘇丹制,把“伊斯蘭教為土耳其國教”的條文從憲法中刪除,頒佈新的《民法》等法律;在社會生活方面:關閉修道院,採用公曆曆法,廢除婦女戴面紗、頭巾的舊習俗,推行西服和便服等等;在文化教育方面:取消大學神學系,普及小學義務教育,發展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廢除舊文字,改為拉丁字母等等;在經濟方面:實行關稅自主,創辦國家銀行,限制外國資本,建立了第一批國營企業等等。

從“西亞病夫”到地區強國,土耳其為何能從伊斯蘭國家中脫穎而出

現代化的土耳其

總之,在凱末爾的領導下,土耳其進行了成功的現代化改造,土耳其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現代化國家,宗教很難插手政治,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力已經不大。當然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於土耳其改革的成功程度,大家可以對比下同為伊斯蘭國家的伊朗和阿富汗,就知道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