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月入五萬,只給兩千元生活費”:給全職寶媽的三點建議

職業規劃 全職媽媽 婚姻 幼兒園 王丹 璃語職美人 2018-12-16
“老公月入五萬,只給兩千元生活費”:給全職寶媽的三點建議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關於女性職業發展的話題,我們覺得是時候和大家聊一聊了。

最近,我整理了不少女性生涯規劃的案例,發現了一些共性問題,總結出來和你進行分享。

雖然我們都知道,生涯發展是一件漫長的事情,但對於女性而言,由於婚姻及生育因素,實則留給每個女性的職場發展時間是相當短暫的。

例如,6歲上小學,12歲初中,15歲高中,18歲大學,22歲本科畢業。25歲研究生畢業。沒有留級、復讀等因素,順利畢業大概是22歲。如果你是九月份之後出生還要再延遲一年,23歲,如果研究生畢業則26歲。考博更是另當別論了。

因此,女性在職業生涯方面受到的挑戰比男性更大一些。

更虐心的是,萬一遇人不淑,在情感中遭遇不順或者波折,勢必影響到職業發展。

那麼,對於那些不得已成為全職媽媽的女性來說,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今後尷尬的境遇呢?


一、以為婚姻是保險箱,到頭來依然離了婚

來訪者王丹(化名)是一位兩歲多孩子的寶媽,目前在家待業差不多三年多。

剛開始和很多女性一樣,王丹覺得終於結了婚,賺錢這件事就交給男人了,自己則需要安心地負責“貌美如花”。

可等孩子生下來,一切都變了。

孩子生下來後,從奶粉尿不溼到衣服,王丹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現在的嬰幼兒商品,要想質量好一些,價格就很讓人揪心,但即便如此,王丹依然堅持認為,比起廉價的安全隱患,還是買質量好價格高的商品比較放心。

寶寶的奶粉是王丹通過代購從國外郵寄回來的,尿不溼也是從國外帶回來的,包括寶寶衣服,也是從歐洲郵寄過來,純棉的,價格自然也不菲。

漸漸地,老公的收入就變得緊緊巴巴的了。

眼看著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王丹經過多方打聽,想讓寶寶上國際學校,但學費高的嚇人,王丹回去想和老公商量,但沒想到,這個男人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耐心,吼道:

“我看你就是一身公主病!這個毛病自己有就算了,現在還非得讓孩子得。我們只是工薪階層,差不多就行了。你說你成天在家,不賺錢倒也罷了,還天天想著花錢!”

王丹極度委屈,和老公大吵一架後,兩人關係越來越疏離,直至婚姻名存實亡。

但是按照老公的說法,王丹屬於“吃飽了撐的”,就是因為成天沒事幹在家想東想西,才會把關注力過分放在自己身上,而自己也終於不堪重負。

自從孩子出生以來,老公更是以加班唯由,每天回來很晚,有時候一出差就是好多天,就剩下王丹在家帶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真正體驗到了“喪偶式育兒”。

“我和我老公現在的關係幾乎名存實亡,他平均每個月工資兩萬,但只給我和孩子兩千的生活費,多一分也不願意出。上個月因為業績較好,他拿到了五萬的收入,仍然只給我們兩千的生活費。這點錢,真的太難過了......”王丹說。


二、經濟是基礎,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擁有賺錢的能力


我認識個朋友Linda,她的故事比王丹更狗血。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用“兩個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去形容也不足為過。

她的公婆在異地,從娃出生到上幼兒園,都是阿靜自己一手搞定,在我看來,她簡直就是個無敵的“超級寶媽”!

這位“超級寶媽”在遭遇婚姻危機的時候,曾經和王丹的境遇非常類似,因為種種限制,她必須全職在家帶娃。

就是這樣一位全職媽媽,後來又是如何發展自己事業的呢?

原來,Linda在帶娃期間,她認識了很多寶媽群體,不知不覺間通過這樣的方式積累了很不錯的口碑,很多寶媽都很信任她,剛剛開始請她幫忙推薦一些產品,她有時候會幫忙帶一些。

她也幫忙代購一些產品(海外購、亞馬遜等),也有一些寶媽直接找她買一些母嬰產品。(主要由於現在很多的平臺母嬰殘品參差不齊,有些品牌更是真假難辨)。

慢慢地她發現也是個很好的變現機會,也開始自己代理一些母嬰產品,就這樣一步步做起了母嬰電商。


三、給全職寶媽的三點建議


綜合到王丹的情況,如果真的希望能夠改善到現在的經濟情況,是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的。


1、作為女性任務艱鉅,一定不能閒。

要知道,女性在職業方面因為自身的生育因素和家庭角色,比起男性在工作方面可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就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更要好好工作,未來才能有更多的底氣。

如果真的因為寶寶無法迴歸職場,就算全職帶娃,也建議做一些事情來豐富自己。

有娃的前兩年,由自在的二人世界變成了一家三口,對於夫妻間的感情也是個極大的挑戰。

身邊有很多女性,從前是“風光”的職場女性,但是生育後沒有人幫忙帶孩子,不得不做起全職寶媽,天天圍繞這孩子轉,社交圈減少,個人價值難以得到實現而產生抑鬱的不佔少數。

以及,從前那個體貼細心的老公,變成了個“豬隊友”。

而以往賢惠溫柔的自己,變成了個“河東獅”。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全職寶媽們可以找一些兼職做,或者通過學習,在知識及能力方面進行積累。


2、作為全職媽媽,可以通過“出走方式”來修復自我。

做過媽媽的人都知道,當寶寶哭的時候,有時候耗盡心力也哄不好娃的撕心裂肺。

慢慢地,那個青春時尚愛美的自己,越來越像一名家庭婦女。

我們母愛氾濫,天天圍繞孩子轉,但母愛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我們是人,就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這個時候,建議寶媽們走出去拓展交際圈,或者與閨蜜喝喝茶吐槽,恢復內心的平衡和秩序。

帶孩子的這兩年,不僅僅是身負母親的責任,也要肩負自我重塑的重任。

通過出走的方式來找回自我,可以趕走一些產後抑鬱等不良情緒。


3、“提升能力”這件事,一刻不能停。

事實上,帶孩子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這個階段非常特殊,對寶媽也是更大的挑戰。

有一點至關重要,即,職業生涯可以斷層,但是能力積累不能斷。

任何階段是需要能力提升的,例如烹飪、溝通、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等都是可以在帶寶寶的實踐中進行提升和積累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加入寶媽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都是鍛鍊能力的極好方式。

如果後期想重回職場,也可以有意識地學習一兩門技能,這樣在未來孩子可以脫手的時候,才有機會更好的爆發出來。


我至今還記得閨蜜說過的一句話:

“寶媽不易,雖然女人可以依靠男人,但更應該有力量,要有揪著頭髮把自己從土裡拔出來的能力。”


“你知道人類最大的武器是什麼嗎?”“是豁出去的決心。”——伊阪幸太郎

“老公月入五萬,只給兩千元生活費”:給全職寶媽的三點建議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