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讓你家的孩子玩手機(ipad)嗎?後果很嚴重!

智能手機 iPad 美國 毒品 春水躍鯉 春水躍鯉 2017-09-21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育兒似乎也變得容易起來。

我經常看見有的年輕的父母,把電子產品(手機、Ipad)給孩子玩。這樣似乎很省心,自己做自己的事兒,孩子在電子產品上玩遊戲,看動畫片,不吵也不鬧,各得其所。

還在讓你家的孩子玩手機(ipad)嗎?後果很嚴重!

有時候帶孩子出遠門,要坐飛機,我也會提前在Pad裡下好她愛看的動畫片,讓她在飛機上看,免得因為無聊吵鬧影響別人。

但是,這樣做真的好嗎?

美國一篇報道《It's“digital heroin”》(《數字海洛因》)指出:過多的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沉溺於網癮。

以下是我翻譯的文章大意:

蘇珊有一個6歲的兒子約翰,喜歡棒球和閱讀。

在一年級時,蘇珊給6歲的兒子約翰買了iPad。 約翰的學校也推薦了家長讓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甚至有一個遊戲俱樂部,所以蘇珊覺得這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然而,蘇珊不能否認她觀察到約翰的變化。他開始變得越來越專注於他的電子遊戲,並且拒絕做家務、失去對棒球和閱讀的興趣。有些早晨,他醒來會告訴她,在他的夢中看到遊戲的內容。

如果拿走設備不讓約翰遊戲,他會大發脾氣。她仍然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覺得約翰只是需要正確的教育。

然後,一天晚上,她意識到有些事情是嚴重錯誤的。

“我慢慢進入他的房間檢查他,他應該睡覺 ...”

她發現他坐在床上瞪著眼睛,他佈滿血絲的眼睛看著遠處,神情恍惚。他發光的iPad躺在他旁邊。

蘇珊心煩意亂,她無法理解她曾經健康快樂的小男孩現在為何沉迷於電子遊戲中。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這過程似曾相識,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家長,恐怕也是這麼做的。

許多家長直覺地明白,發光屏幕對孩子有負面影響:當孩子們被電子設備刺激過多,注意力就會越來越分散。更糟糕的是,我們看到孩子們在沒有離開電子設備時變得無聊,冷漠,無趣和不感興趣。

除了這些,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

我們現在知道,這些iPad,智能手機和Xbox是一種數字毒品。最近的大腦成像研究顯示,它們影響大腦的額葉皮質,它控制著執行力、衝動力,其方式與可卡因成癮的過程完全相同:提高多巴胺水平、參與神經遞質、成癮 。

所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科學主任Peter Whybrow博士稱之為“電子可卡因”或“數字海洛因”。事實上,美國五角大樓和美國海軍上癮研究主管Andrew Doan博士,一直在研究視頻遊戲成癮 ,稱之為電子遊戲和屏幕技術“數字化毒品”。

沒錯,讓你的孩子玩電子遊戲,就相當於讓他們吸毒!難怪我們很難從屏幕上剝下孩子,當他們的屏幕時間中斷時,發現我們的孩子焦躁不已!

此外,數百項臨床研究表明,屏幕會導致抑鬱,焦慮和暴力傾向,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精神病,玩家失去分辨現實與虛擬世界的能力。

記得很多年前,曾有報道說,有小孩把自己的同學綁在樹上燒死,是學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裡的情節,就是把現實世界和動畫片裡的世界分不清楚了。

作者在過去十五年,通過臨床工作超過1000多人的成癮研究發現,一旦一個孩子已經越過了真正的“電子成癮”,治療可能是非常困難的。遊戲玩家或依賴Facebook的社交媒體癮君子比真正的海洛因癮君子更難戒掉“毒癮”!!

是不是很可怕?治療“數字成癮”竟然比真的吸毒還要困難,付出的代價還要大,然而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每天還在給自己的孩子“吸毒”!等到真的積累到成癮的地步,可能悔之晚矣。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2013年度政策聲明,8至10歲的兒童每天花費8小時接觸各種數字媒體,而青少年在屏幕前花費11個小時。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正在使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同時,金佰利博士的“互聯網成癮”手冊指出,美國有18%的大學生互聯網用戶遭受技術成癮。

一旦一個人跨越了一個完整的數字成癮, 他們只能經過“數字排毒”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治療。所謂“數字排毒”,就是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平板電腦。極端的數字排毒甚至消除了電視。排毒時間規定為四至六週(這是超級神經系統重置本身通常需要的時間)。

但是,我們目前的社會,屏幕無所不在,所以“數字排毒”並不容易。一個人可以沒有藥物或酒精的環境裡生活;然而數字成癮,數字化的誘惑無處不在。

的確是,想一想現在真的無論何時何地都充斥著電子屏幕,至少人手一個手機,下至3歲小孩,上至50歲老人,都成了低頭族。

那麼我們如何保持我們的孩子不要越過“數字成癮”這條線呢?這並不容易。

關鍵是要防止您的四,五或八歲的孩子開始接觸屏幕。這意味著讓他們去玩真實的樂高積木而不是Minecraft(一種積木遊戲);看紙版書籍而不是iPad;多接觸自然和體育而不是電視。如果必須要使用電子設備,最好在他們至少10歲以後(有的人推薦12歲以後)。

與您的孩子進行誠摯的討論,讓她們瞭解,您為什麼限制他們使用電子設備。與孩子一起吃晚飯,沒有任何電子設備在桌子上。就像史蒂夫·喬布斯曾經和他的孩子一起進行無技術的晚餐。不要成為“分心家長綜合徵”的受害者 ,正如我們從社會學習理論中所知道的,言傳不如身教。

當我和我的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和他們進行誠懇的對話,說明為什麼我們不想讓他們玩平板電腦或玩電子遊戲。我向他們解釋說,有些孩子喜歡玩他們的設備,他們很難停止或控制他們玩多少。我已經幫助他們瞭解到,如果他們像他們的朋友一樣陷入了電子屏幕,他們生活的其他部分可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他們可能不想打棒球;不讀書;對科學和自然項目不感興趣;與現實世界的朋友疏遠,與現實社會脫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不需要太多的說服力,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他們的一些小朋友因為過度的屏幕時間而經歷的變化。

發育心理學家認識到,兒童的健康發展涉及社會互動,創造性的想象力和與真實的自然世界的接觸。不幸的是,沉浸式和令人上癮的屏幕世界會阻礙這些發展過程。

我們也知道,如果孩子感到孤獨,疏遠,無目的,無聊,更容易對虛擬世界上癮來逃避。因此,解決方案通常是幫助孩子連接到有意義的現實生活,體驗和親人朋友之間的關係。喜歡創作活動和與家人關係親密的孩子不太可能逃到數字幻想世界。

然而,即使一個孩子有最好的親朋支持和最熱愛的興趣,一旦他們與屏幕接觸過多,或者被有上癮經歷的人影響,他或她很容易落入電子設備的陷阱。畢竟,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有上癮的傾向。

怎麼讓孩子遠離“數字毒品”呢?讓孩子多接觸真實世界,多接觸大自然,家長多和孩子親子互動,能不用電子設備就別用。我們小的時候,可以玩的遊戲,什麼太空銀行、跳皮筋、打沙包……都是真人互動的,現在的孩子,好像除了電子遊戲,就沒有別的好玩的了。真該好好反思一下。

最後,文章開頭的蘇珊拿走了約翰的平板電腦,但恢復是一個艱難的戰鬥,是一個反覆和充滿挫折的過程。

四年後,經過很多的治療和鞏固,約翰學會了以更健康的方式使用電腦,並在他的生活中獲得了平衡的迴歸:他正在一個棒球隊上打球,在他的初中有幾個親密的朋友。但他的母親蘇珊仍然保持警惕,並積極主動幫助他正確的使用電子技術,因為任何成癮,復發的風險都是潛在的。

還在讓你家的孩子玩手機(ipad)嗎?後果很嚴重!

所以,家長們,當你們現在為了省心而讓孩子接觸電子屏幕,看動畫片、玩遊戲,以後可能會付出更大的精力代價來幫孩子戒除“電子海洛因”!

作為家長,請言傳身教,儘量少使用電子設備來進行娛樂,多帶領孩子進行有益的活動,比如讀書、畫畫、去戶外活動、去郊區接觸大自然,參加一些志願者活動……總之,讓孩子遠離“電子毒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