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國道路的本源意義'

"
"
探究中國道路的本源意義

訪談嘉賓:韓慶祥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博士生導師、一級教授,哲學博士。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主講專家。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原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道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人學和中國問題研究。主要代表作:《中國道路能為世界貢獻什麼》《強國時代》《面向“中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的人學理論》《能力本位》《社會層級結構理論》《歷史並未終結》。

記者: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視野中的中國道路和中國奇蹟備受關注。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的總體研究方向和主題定位是研究“中國奇蹟、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話語”。請您談談確立這一研究方向和主題定位的背景是什麼?

韓慶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強調,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一切有價值的學術研究要關注中國現實。什麼是精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寫好“中國”和“中國故事”的作品,才屬於精品力作。如何書寫好“中國”和“中國故事”?就是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闡釋中國奇蹟背後的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製度、中國文化的優勢,研究新中國70年發展的內在邏輯,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指出,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第一位問題,道路就是生命,道路決定命運。

2018年12月18日,中央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總結40年改革開放經驗的時候,用了一個概念,就是中國奇蹟。中國奇蹟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如何講好中國奇蹟的故事?我們認為,中國道路具有本源意義: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從根本上就是對道路問題探究的歷史;讀懂中國道路,是理解和把握近代以來中國根本問題的一把鑰匙;要回答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都要從中國道路中去尋找真實的答案,中國道路是回答好這三個問題的總開關;要用中國道路來解釋好中國奇蹟、中國理論和中國話語;在用中國道路來解釋中國奇蹟的時候,要進一步講好中國道路的故事,要對中國道路的科學內涵作出科學闡釋;在全球視野下總結中國道路所蘊含的中國經驗和精髓要義,充分挖掘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不僅可以及時回答世界之問,也可以深化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為此,我們把專家工作室總體的研究方向和主題定位為研究“中國奇蹟、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話語”。

記者:很高興專家工作室選擇《思想週刊》作為重要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平臺。請您介紹下專家工作室的專家團隊吧。

韓慶祥:作為學者,我們提倡在學術研究中也要樹立“工匠精神”。我們專家工作室注重研究前沿重大問題,注重確立分析框架,注重提出具有原創性、標識性的理論;同時注重學理研究,注重研究的科學性,注重理論建構,注重研究團隊建設,力爭寫出精品力作,為構建“理論中國”增磚添瓦,為建構“中國道路學派”竭盡心力!

記者:能否闡述一下這四個核心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

韓慶祥:中國奇蹟、中國道路、中國理論和中國話語四者之間具有嚴密的內在邏輯關係。中國奇蹟的密碼要到中國道路之中去尋求,中國道路是產生中國奇蹟的本源或原因所在,要用中國道路解釋中國奇蹟;對中國道路的闡釋需要中國理論,對中國理論的研究可以從很多方面切入,但是它的生長點、發源地、立足點應該聚焦於中國道路,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道路;中國理論需要用中國話語表達,或者要用中國話語表達中國理論。中國話語的功能及其實質,就是解釋、表達、把控。因此,這四者之間的關係,是環環相扣,非常嚴密。

記者:“用中國道路解釋好中國奇蹟,用中國理論闡釋好中國道路,用中國話語表達好中國理論”,需要著力把握的重點和切入點是什麼?

韓慶祥:是中國道路。中國道路是中國奇蹟的發源地,中國道路是中國理論之源,中國道路是中國話語的堅實基礎。只有讀懂中國道路,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奇蹟、中國理論和中國話語。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把中國道路由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由“熟知”走向“真知”,由“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國道路的本質內涵、精髓要義。從學術、學理上研究中國道路,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也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記者:您提出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就必須進一步練好意識形態“內功”。請您談談如何理解練好意識形態建設的“內功”?

韓慶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先後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文藝工作座談會、全國黨校工作會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並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意識形態領域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使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態勢向好的方向發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某些方面曾經存在的被動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然而,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問題意識和目標導向。意識形態建設是一項長期且具有極端重要性的工作,我們要把這項工作步步往前推進,做得更為紮實,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最為關鍵的就是要練好意識形態工作“內功”。

理論力量只能用理論力量來摧毀。要摧毀西方帶有“病毒”的理論及其力量,只能構建起我們中國自己的理論,建構“理論中國”,充分彰顯中國理論的力量,真正練好意識形態的“內功”。其中,我們認為最根本的,就是要聚焦中國奇蹟、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話語,用中國道路解釋好中國奇蹟,用中國理論闡釋好中國道路,用中國話語表達好中國理論,牢牢掌握解釋中國奇蹟、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話語的話語權,真正基於中國奇蹟、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話語深化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正是我們專家工作室的學術定位和致思取向。

記者:近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出版發行,迅速掀起學習熱潮。請您闡述為什麼說只有讀懂新時代,才能真正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讀懂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韓慶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這裡的時代,指的是新時代。怎樣才能讀懂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接著,黨的十九大報告用“三個意味著”和“五個是”,對進入新時代的標誌、內涵、意義進行了闡述。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的論述,這一新時代,就是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國進入了發展起來以後從大國成為強國的歷史方位,這在實質上就是“強國時代”。強國時代要求研究強國邏輯,這一邏輯,就是用新發展理念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邏輯:既使人民活得好,又使國家強起來。強國時代、強國邏輯必然產生強國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本質上就是關於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使大國成為強國的“強國理論”。我們要基於這一“強國理論”,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來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貢獻、偉大飛躍、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來理解“中國奇蹟”。所以,只有讀懂新時代,才能真正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要緊緊圍繞或基於“新時代”與“強起來”來書寫,只有讀懂“新時代”與“強起來”,才能真正讀懂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作為學者,就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

記者:最後能否請您對我們辦好《思想週刊》提出建議和期望?並給《思想週刊》寫幾句寄語。

韓慶祥:《思想週刊》站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關注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及時宣傳、研究和傳播黨的創新理論,鼓勵專家學者進行創新性探索,發出了新時代黨的理論宣傳的好聲音。建議進一步加強與具有創新精神、學術成就的研究團隊合作,共同聯手推進學術繁榮、學術創新,共同聯手推進中國道路的學理研究,共同聯手為構建“理論中國”增磚添瓦。

本報記者 | 孫 敏

文章 | 見《新華日報》2019年6月18日第11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