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多重人物關係,解讀家庭生活的不同面

觀眾對內容的需求變化,讓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今年以來各大綜藝節目的一大製作趨勢,其中家庭關係最受關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因子,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扮演兒女、父母等諸多家庭角色,因此綜藝節目也開始將父母與子女、夫妻等關係搬上熒屏。

和單純討論某一種家庭關係的真人秀相比,《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現實主義題材挖掘上最特殊的一點是在婆媳之間加入了丈夫的角色,涉及到了母子、夫妻、婆媳三種人物關係,當丈母孃、兄弟和閨蜜團加入時,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物線索。

總導演單丹霞告訴骨朵,“多重的人物關係是這個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在這個節目中間,我們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家庭的生活。就是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它的呈現如何平衡,因為這是一場三個人的電影,三個人都是主演。

在這種情境下,節目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節目組設計了“交換婆婆”這一任務,才會有鍾麗緹和張倫碩在街頭吵架的一幕,進而引發了袁成傑對他如何正確道歉的教學與自我反思。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多重人物關係,解讀家庭生活的不同面

觀眾對內容的需求變化,讓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今年以來各大綜藝節目的一大製作趨勢,其中家庭關係最受關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因子,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扮演兒女、父母等諸多家庭角色,因此綜藝節目也開始將父母與子女、夫妻等關係搬上熒屏。

和單純討論某一種家庭關係的真人秀相比,《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現實主義題材挖掘上最特殊的一點是在婆媳之間加入了丈夫的角色,涉及到了母子、夫妻、婆媳三種人物關係,當丈母孃、兄弟和閨蜜團加入時,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物線索。

總導演單丹霞告訴骨朵,“多重的人物關係是這個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在這個節目中間,我們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家庭的生活。就是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它的呈現如何平衡,因為這是一場三個人的電影,三個人都是主演。

在這種情境下,節目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節目組設計了“交換婆婆”這一任務,才會有鍾麗緹和張倫碩在街頭吵架的一幕,進而引發了袁成傑對他如何正確道歉的教學與自我反思。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在這一環節,袁成傑的媽媽被換到了張倫碩家裡,考慮到袁媽媽的鞋子被水泡壞,張倫碩夫婦打算在採購食材的時候為袁媽媽添置一雙新鞋。在整個採購過程中,鍾麗緹會經常問張倫碩的意見,但最終決策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次數多了便引得張倫碩不滿,於是發生了二人在街頭爭吵的一幕。

交換婆婆任務結束後,幾組家庭交換各自心得,張倫碩也在此時提及了和鍾麗緹的矛盾,公認的最寵妻的丈夫袁成傑順勢向張倫碩示範了正確道歉的方式,張倫碩夫婦的矛盾因此化解。

多重關係比單一情感關係的呈現難度更大,但也意味著多種故事發生的可能性,其戲劇感也更為強烈。

在真人秀裡傳遞家庭觀念,是單丹霞團隊的優勢。他們曾製作過芒果TV王牌綜藝《爸爸去哪兒》,如今《我最愛的女人們》裡交換婆婆、闔家旅行等橋段與《爸爸去哪兒》一脈相承。而他們接下來要推出的新綜藝《一路成年》被稱為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兒》,該節目探索的是成人世界的親子觀念。單丹霞團隊在節目製作上始終圍繞家庭與真人秀進行,早已摸索出一套方法論,並且已經被市場成功驗證了可行性。

和交換婆婆類似的,還有邀請丈母孃和兄弟團、閨蜜團到家裡做客。前期節目組在具有社會意義的話題研究上做了很多功課,這些人物關係的加入便來自於此。“我們平時生活中間可能會因為客人的到來,引起一些矛盾。比如說丈母孃來了,家裡沒有那麼多的房間,她到底是睡哪?是睡沙發,還是睡床上,這個也可能引起矛盾。”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多重人物關係,解讀家庭生活的不同面

觀眾對內容的需求變化,讓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今年以來各大綜藝節目的一大製作趨勢,其中家庭關係最受關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因子,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扮演兒女、父母等諸多家庭角色,因此綜藝節目也開始將父母與子女、夫妻等關係搬上熒屏。

和單純討論某一種家庭關係的真人秀相比,《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現實主義題材挖掘上最特殊的一點是在婆媳之間加入了丈夫的角色,涉及到了母子、夫妻、婆媳三種人物關係,當丈母孃、兄弟和閨蜜團加入時,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物線索。

總導演單丹霞告訴骨朵,“多重的人物關係是這個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在這個節目中間,我們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家庭的生活。就是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它的呈現如何平衡,因為這是一場三個人的電影,三個人都是主演。

在這種情境下,節目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節目組設計了“交換婆婆”這一任務,才會有鍾麗緹和張倫碩在街頭吵架的一幕,進而引發了袁成傑對他如何正確道歉的教學與自我反思。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在這一環節,袁成傑的媽媽被換到了張倫碩家裡,考慮到袁媽媽的鞋子被水泡壞,張倫碩夫婦打算在採購食材的時候為袁媽媽添置一雙新鞋。在整個採購過程中,鍾麗緹會經常問張倫碩的意見,但最終決策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次數多了便引得張倫碩不滿,於是發生了二人在街頭爭吵的一幕。

交換婆婆任務結束後,幾組家庭交換各自心得,張倫碩也在此時提及了和鍾麗緹的矛盾,公認的最寵妻的丈夫袁成傑順勢向張倫碩示範了正確道歉的方式,張倫碩夫婦的矛盾因此化解。

多重關係比單一情感關係的呈現難度更大,但也意味著多種故事發生的可能性,其戲劇感也更為強烈。

在真人秀裡傳遞家庭觀念,是單丹霞團隊的優勢。他們曾製作過芒果TV王牌綜藝《爸爸去哪兒》,如今《我最愛的女人們》裡交換婆婆、闔家旅行等橋段與《爸爸去哪兒》一脈相承。而他們接下來要推出的新綜藝《一路成年》被稱為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兒》,該節目探索的是成人世界的親子觀念。單丹霞團隊在節目製作上始終圍繞家庭與真人秀進行,早已摸索出一套方法論,並且已經被市場成功驗證了可行性。

和交換婆婆類似的,還有邀請丈母孃和兄弟團、閨蜜團到家裡做客。前期節目組在具有社會意義的話題研究上做了很多功課,這些人物關係的加入便來自於此。“我們平時生活中間可能會因為客人的到來,引起一些矛盾。比如說丈母孃來了,家裡沒有那麼多的房間,她到底是睡哪?是睡沙發,還是睡床上,這個也可能引起矛盾。”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單丹霞希望用這樣的還原可以看到嘉賓們最自然地反應。飛行嘉賓並不是節目的“觀察員”,而是以家人和朋友身份真正進入四組家庭的生活裡,打破了較為平衡的婆婆、兒媳、丈夫這一相對穩固的三角關係,產生更多故事性。

尋找家庭關係裡的公約數,引發社會共鳴

從尋找嘉賓和確定拍攝類型開始,節目組就希望《我最愛的女人們》作為現實題材綜藝,能發揮出它應有的社會啟示價值。單丹霞坦言,“我們希望觀眾不管從老公、老婆,還是老媽,哪一種身份來看節目,都能夠從中找到共鳴,引起反思,找到自己的家庭和諧之道。

四組家庭的地域、家庭背景、婚齡等各不相同,日常相處模式也不一而足。張晉家是內地婆婆搭配香港兒媳婦,容易產生新舊觀念的碰撞;楊爍家是東北婆婆和重慶兒媳,是典型的南北搭配的家庭;袁成傑家是老上海的精緻婆婆,搭配很會撒嬌的湖南辣妹子兒媳,是年齡最小的一對夫妻;張倫碩家更為特殊,姐弟戀+跨國戀,雙方分歧頗多。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多重人物關係,解讀家庭生活的不同面

觀眾對內容的需求變化,讓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今年以來各大綜藝節目的一大製作趨勢,其中家庭關係最受關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因子,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扮演兒女、父母等諸多家庭角色,因此綜藝節目也開始將父母與子女、夫妻等關係搬上熒屏。

和單純討論某一種家庭關係的真人秀相比,《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現實主義題材挖掘上最特殊的一點是在婆媳之間加入了丈夫的角色,涉及到了母子、夫妻、婆媳三種人物關係,當丈母孃、兄弟和閨蜜團加入時,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物線索。

總導演單丹霞告訴骨朵,“多重的人物關係是這個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在這個節目中間,我們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家庭的生活。就是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它的呈現如何平衡,因為這是一場三個人的電影,三個人都是主演。

在這種情境下,節目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節目組設計了“交換婆婆”這一任務,才會有鍾麗緹和張倫碩在街頭吵架的一幕,進而引發了袁成傑對他如何正確道歉的教學與自我反思。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在這一環節,袁成傑的媽媽被換到了張倫碩家裡,考慮到袁媽媽的鞋子被水泡壞,張倫碩夫婦打算在採購食材的時候為袁媽媽添置一雙新鞋。在整個採購過程中,鍾麗緹會經常問張倫碩的意見,但最終決策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次數多了便引得張倫碩不滿,於是發生了二人在街頭爭吵的一幕。

交換婆婆任務結束後,幾組家庭交換各自心得,張倫碩也在此時提及了和鍾麗緹的矛盾,公認的最寵妻的丈夫袁成傑順勢向張倫碩示範了正確道歉的方式,張倫碩夫婦的矛盾因此化解。

多重關係比單一情感關係的呈現難度更大,但也意味著多種故事發生的可能性,其戲劇感也更為強烈。

在真人秀裡傳遞家庭觀念,是單丹霞團隊的優勢。他們曾製作過芒果TV王牌綜藝《爸爸去哪兒》,如今《我最愛的女人們》裡交換婆婆、闔家旅行等橋段與《爸爸去哪兒》一脈相承。而他們接下來要推出的新綜藝《一路成年》被稱為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兒》,該節目探索的是成人世界的親子觀念。單丹霞團隊在節目製作上始終圍繞家庭與真人秀進行,早已摸索出一套方法論,並且已經被市場成功驗證了可行性。

和交換婆婆類似的,還有邀請丈母孃和兄弟團、閨蜜團到家裡做客。前期節目組在具有社會意義的話題研究上做了很多功課,這些人物關係的加入便來自於此。“我們平時生活中間可能會因為客人的到來,引起一些矛盾。比如說丈母孃來了,家裡沒有那麼多的房間,她到底是睡哪?是睡沙發,還是睡床上,這個也可能引起矛盾。”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單丹霞希望用這樣的還原可以看到嘉賓們最自然地反應。飛行嘉賓並不是節目的“觀察員”,而是以家人和朋友身份真正進入四組家庭的生活裡,打破了較為平衡的婆婆、兒媳、丈夫這一相對穩固的三角關係,產生更多故事性。

尋找家庭關係裡的公約數,引發社會共鳴

從尋找嘉賓和確定拍攝類型開始,節目組就希望《我最愛的女人們》作為現實題材綜藝,能發揮出它應有的社會啟示價值。單丹霞坦言,“我們希望觀眾不管從老公、老婆,還是老媽,哪一種身份來看節目,都能夠從中找到共鳴,引起反思,找到自己的家庭和諧之道。

四組家庭的地域、家庭背景、婚齡等各不相同,日常相處模式也不一而足。張晉家是內地婆婆搭配香港兒媳婦,容易產生新舊觀念的碰撞;楊爍家是東北婆婆和重慶兒媳,是典型的南北搭配的家庭;袁成傑家是老上海的精緻婆婆,搭配很會撒嬌的湖南辣妹子兒媳,是年齡最小的一對夫妻;張倫碩家更為特殊,姐弟戀+跨國戀,雙方分歧頗多。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我最愛的女人們》給了四組家庭和觀眾一個直面家庭關係的機會,他們在看到其他家庭的相處模式時也會互相學習,一起進步,從第一期到收官,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長。

而他們的典型性也囊括了當下中國社會大多數家庭的構成狀況,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張倫碩和鍾麗緹的每一次爭吵都將節目送上了熱搜,可見二人相處模式的社會代表性。而最受認可的袁成傑被公認是四個丈夫裡最寵妻子的老公,他對張倫碩的道歉指導和與老婆陳芊芊的相處模式,更戳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

他們可能正在經歷著張倫碩與鍾麗緹的矛盾,看了《我最愛的女人們》,便可以從袁成傑身上學習夫妻的相處之道,在未來生活裡有則改

之無則加勉。

單丹霞表示,她希望節目能對觀眾具有指導價值,“讓廣大觀眾在節目中,找到處理家庭問題的一些參考。比如說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需要像陳芊芊一樣,多一點撒嬌,是不是也需要像賈芬芬一樣,哪怕看到兩口子吵架了,也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保持中立。”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多重人物關係,解讀家庭生活的不同面

觀眾對內容的需求變化,讓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今年以來各大綜藝節目的一大製作趨勢,其中家庭關係最受關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因子,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扮演兒女、父母等諸多家庭角色,因此綜藝節目也開始將父母與子女、夫妻等關係搬上熒屏。

和單純討論某一種家庭關係的真人秀相比,《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現實主義題材挖掘上最特殊的一點是在婆媳之間加入了丈夫的角色,涉及到了母子、夫妻、婆媳三種人物關係,當丈母孃、兄弟和閨蜜團加入時,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物線索。

總導演單丹霞告訴骨朵,“多重的人物關係是這個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在這個節目中間,我們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家庭的生活。就是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它的呈現如何平衡,因為這是一場三個人的電影,三個人都是主演。

在這種情境下,節目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節目組設計了“交換婆婆”這一任務,才會有鍾麗緹和張倫碩在街頭吵架的一幕,進而引發了袁成傑對他如何正確道歉的教學與自我反思。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在這一環節,袁成傑的媽媽被換到了張倫碩家裡,考慮到袁媽媽的鞋子被水泡壞,張倫碩夫婦打算在採購食材的時候為袁媽媽添置一雙新鞋。在整個採購過程中,鍾麗緹會經常問張倫碩的意見,但最終決策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次數多了便引得張倫碩不滿,於是發生了二人在街頭爭吵的一幕。

交換婆婆任務結束後,幾組家庭交換各自心得,張倫碩也在此時提及了和鍾麗緹的矛盾,公認的最寵妻的丈夫袁成傑順勢向張倫碩示範了正確道歉的方式,張倫碩夫婦的矛盾因此化解。

多重關係比單一情感關係的呈現難度更大,但也意味著多種故事發生的可能性,其戲劇感也更為強烈。

在真人秀裡傳遞家庭觀念,是單丹霞團隊的優勢。他們曾製作過芒果TV王牌綜藝《爸爸去哪兒》,如今《我最愛的女人們》裡交換婆婆、闔家旅行等橋段與《爸爸去哪兒》一脈相承。而他們接下來要推出的新綜藝《一路成年》被稱為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兒》,該節目探索的是成人世界的親子觀念。單丹霞團隊在節目製作上始終圍繞家庭與真人秀進行,早已摸索出一套方法論,並且已經被市場成功驗證了可行性。

和交換婆婆類似的,還有邀請丈母孃和兄弟團、閨蜜團到家裡做客。前期節目組在具有社會意義的話題研究上做了很多功課,這些人物關係的加入便來自於此。“我們平時生活中間可能會因為客人的到來,引起一些矛盾。比如說丈母孃來了,家裡沒有那麼多的房間,她到底是睡哪?是睡沙發,還是睡床上,這個也可能引起矛盾。”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單丹霞希望用這樣的還原可以看到嘉賓們最自然地反應。飛行嘉賓並不是節目的“觀察員”,而是以家人和朋友身份真正進入四組家庭的生活裡,打破了較為平衡的婆婆、兒媳、丈夫這一相對穩固的三角關係,產生更多故事性。

尋找家庭關係裡的公約數,引發社會共鳴

從尋找嘉賓和確定拍攝類型開始,節目組就希望《我最愛的女人們》作為現實題材綜藝,能發揮出它應有的社會啟示價值。單丹霞坦言,“我們希望觀眾不管從老公、老婆,還是老媽,哪一種身份來看節目,都能夠從中找到共鳴,引起反思,找到自己的家庭和諧之道。

四組家庭的地域、家庭背景、婚齡等各不相同,日常相處模式也不一而足。張晉家是內地婆婆搭配香港兒媳婦,容易產生新舊觀念的碰撞;楊爍家是東北婆婆和重慶兒媳,是典型的南北搭配的家庭;袁成傑家是老上海的精緻婆婆,搭配很會撒嬌的湖南辣妹子兒媳,是年齡最小的一對夫妻;張倫碩家更為特殊,姐弟戀+跨國戀,雙方分歧頗多。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我最愛的女人們》給了四組家庭和觀眾一個直面家庭關係的機會,他們在看到其他家庭的相處模式時也會互相學習,一起進步,從第一期到收官,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長。

而他們的典型性也囊括了當下中國社會大多數家庭的構成狀況,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張倫碩和鍾麗緹的每一次爭吵都將節目送上了熱搜,可見二人相處模式的社會代表性。而最受認可的袁成傑被公認是四個丈夫裡最寵妻子的老公,他對張倫碩的道歉指導和與老婆陳芊芊的相處模式,更戳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

他們可能正在經歷著張倫碩與鍾麗緹的矛盾,看了《我最愛的女人們》,便可以從袁成傑身上學習夫妻的相處之道,在未來生活裡有則改

之無則加勉。

單丹霞表示,她希望節目能對觀眾具有指導價值,“讓廣大觀眾在節目中,找到處理家庭問題的一些參考。比如說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需要像陳芊芊一樣,多一點撒嬌,是不是也需要像賈芬芬一樣,哪怕看到兩口子吵架了,也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保持中立。”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今年以來,現實主義題材的真人秀開始取代慢綜藝成為各大平臺的座上賓,《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父子、夫妻等關係之上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題材,並罕見運用多重敘事展現人物關係,強情節在助推節目出圈的同時,也使得節目更具現實教育意義,將這一類型的綜藝在製作理念上的天花板又拉高了一段。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文 │ 南風

《我最愛的女人們》豆瓣評論區有人提出,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能是因為這個家裡沒有“婆婆”,編劇在最初的人物設定裡,就讓老太太去世了。 “因為如果描寫婆媳,怎麼樣都會被群眾噴。一個喜劇裡不應該有婆媳關係,婆媳一起住,已經是半個悲劇。”

但也恰恰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讓這種觀念有所轉變。這是婆媳關係第一次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在綜藝節目裡,而且還有丈夫這一中間角色加盟。四組家庭在節目裡的表現無一不被熱議,家庭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分子,矛盾與溫馨同在,歡笑與爭吵齊飛。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張倫碩和鍾麗緹的兩次爭吵都引發了大規模輿論關注,袁成傑的“寵妻”人設通過節目傳播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家庭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成員在矛盾出現以後,最終能達成和解,一家人的關係就這麼越來越融洽。

以往,婆婆、兒媳、丈夫這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多出現在現實主義題材劇裡,劇集的熱度更多依靠編劇製造的戲劇衝突體現。而現在,《我最愛的女人們》選擇從真正的現實入手,將真實的家庭生活還原給觀眾,這比電視劇更具代表性和社會指導價值。

還原真實情境,讓嘉賓“做自己”

不同於當下熱播的體驗類慢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是典型的任務型真人秀,嘉賓們的行程和每天要做什麼都由節目組設定,他們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

真人秀重在真實,因此編劇們需要儘可能還原出嘉賓們日常的生活情境,進而激發出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和性格。節目總編劇胡向成告訴骨朵,他們所做事就是讓嘉賓在真實的環境裡和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事情,“我們用三個“還原”讓他們更主動、更願意表現真我:環境還原、事件還原、人物還原。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節目組為嘉賓創造了一個生活氛圍極強的場景,不論在哪裡旅行,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一個家的樣子,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別人照顧,衣食住行全部自理。和以往這類真人秀不同的是,《我最愛的女人們》裡觀眾很少見到攝像和導演等工作人員的入鏡,在外出跟拍過程中彼此相隔距離也較遠,胡向成希望通過減少鏡頭干擾,可以讓嘉賓們忘記鏡頭的存在,給出最自然的反應。

在張家界的行程中,幾位媽媽體驗了在田裡插秧、劈柴、生火做飯等活動,楊爍等家庭則要在小溪裡抓泥鰍,四組家庭都不同程度的過起了歸園田居的生活。胡向成認為幾位媽媽在年輕時都有田園生活的經歷,養成了勤勞的習慣,這種環境會讓他們遠離城市喧囂,想起過去那些美好的青春歲月,“這些快樂都是她們在這種環境下發自內心的感受。

在事件還原上,節目組將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會面臨的採購、家務等各項瑣事搬到節目中,讓嘉賓為家庭開支煩惱,為家務活爭論。但節目組只給出任務本身,不對嘉賓做具體時間和目標的要求,給足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可以沉浸在真實的家庭生活中。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還邀請了飛行嘉賓,即丈母孃、兄弟、閨蜜等人,“這些生活化人物的刺激,讓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不是以明星的身份,都是以一位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同時四組家庭又形成了鄰居,他們就會自然的比較八卦,然後調侃,共同完成這場生活大爆炸。” 胡向成說道。

鍾麗緹的母親做客時,因為和張倫碩媽媽語言不通,兩人之間的相處反而顯得很可愛。她們無法就相對深刻的事件進行對話,於是迴歸了孩童時代的溝通。張倫碩媽媽拿出小朋友們經常玩的玩具和鍾麗緹媽媽玩起了釣魚遊戲,玩到後來,鍾麗緹媽媽還耍賴皮丟下魚竿用手撈魚,場面溫馨又搞笑。

節目組有意在節目中弱化明星們的明星光環,展示他們更為普通人一面,以此產生更多社會價值。“相信看了節目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會為了幾塊錢想怎麼花,為了去哪糾結,這都是普通人的煩惱,所以大家看了,還是有很多共鳴點的。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多重人物關係,解讀家庭生活的不同面

觀眾對內容的需求變化,讓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今年以來各大綜藝節目的一大製作趨勢,其中家庭關係最受關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因子,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扮演兒女、父母等諸多家庭角色,因此綜藝節目也開始將父母與子女、夫妻等關係搬上熒屏。

和單純討論某一種家庭關係的真人秀相比,《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現實主義題材挖掘上最特殊的一點是在婆媳之間加入了丈夫的角色,涉及到了母子、夫妻、婆媳三種人物關係,當丈母孃、兄弟和閨蜜團加入時,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物線索。

總導演單丹霞告訴骨朵,“多重的人物關係是這個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在這個節目中間,我們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家庭的生活。就是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它的呈現如何平衡,因為這是一場三個人的電影,三個人都是主演。

在這種情境下,節目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節目組設計了“交換婆婆”這一任務,才會有鍾麗緹和張倫碩在街頭吵架的一幕,進而引發了袁成傑對他如何正確道歉的教學與自我反思。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在這一環節,袁成傑的媽媽被換到了張倫碩家裡,考慮到袁媽媽的鞋子被水泡壞,張倫碩夫婦打算在採購食材的時候為袁媽媽添置一雙新鞋。在整個採購過程中,鍾麗緹會經常問張倫碩的意見,但最終決策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次數多了便引得張倫碩不滿,於是發生了二人在街頭爭吵的一幕。

交換婆婆任務結束後,幾組家庭交換各自心得,張倫碩也在此時提及了和鍾麗緹的矛盾,公認的最寵妻的丈夫袁成傑順勢向張倫碩示範了正確道歉的方式,張倫碩夫婦的矛盾因此化解。

多重關係比單一情感關係的呈現難度更大,但也意味著多種故事發生的可能性,其戲劇感也更為強烈。

在真人秀裡傳遞家庭觀念,是單丹霞團隊的優勢。他們曾製作過芒果TV王牌綜藝《爸爸去哪兒》,如今《我最愛的女人們》裡交換婆婆、闔家旅行等橋段與《爸爸去哪兒》一脈相承。而他們接下來要推出的新綜藝《一路成年》被稱為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兒》,該節目探索的是成人世界的親子觀念。單丹霞團隊在節目製作上始終圍繞家庭與真人秀進行,早已摸索出一套方法論,並且已經被市場成功驗證了可行性。

和交換婆婆類似的,還有邀請丈母孃和兄弟團、閨蜜團到家裡做客。前期節目組在具有社會意義的話題研究上做了很多功課,這些人物關係的加入便來自於此。“我們平時生活中間可能會因為客人的到來,引起一些矛盾。比如說丈母孃來了,家裡沒有那麼多的房間,她到底是睡哪?是睡沙發,還是睡床上,這個也可能引起矛盾。”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單丹霞希望用這樣的還原可以看到嘉賓們最自然地反應。飛行嘉賓並不是節目的“觀察員”,而是以家人和朋友身份真正進入四組家庭的生活裡,打破了較為平衡的婆婆、兒媳、丈夫這一相對穩固的三角關係,產生更多故事性。

尋找家庭關係裡的公約數,引發社會共鳴

從尋找嘉賓和確定拍攝類型開始,節目組就希望《我最愛的女人們》作為現實題材綜藝,能發揮出它應有的社會啟示價值。單丹霞坦言,“我們希望觀眾不管從老公、老婆,還是老媽,哪一種身份來看節目,都能夠從中找到共鳴,引起反思,找到自己的家庭和諧之道。

四組家庭的地域、家庭背景、婚齡等各不相同,日常相處模式也不一而足。張晉家是內地婆婆搭配香港兒媳婦,容易產生新舊觀念的碰撞;楊爍家是東北婆婆和重慶兒媳,是典型的南北搭配的家庭;袁成傑家是老上海的精緻婆婆,搭配很會撒嬌的湖南辣妹子兒媳,是年齡最小的一對夫妻;張倫碩家更為特殊,姐弟戀+跨國戀,雙方分歧頗多。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我最愛的女人們》給了四組家庭和觀眾一個直面家庭關係的機會,他們在看到其他家庭的相處模式時也會互相學習,一起進步,從第一期到收官,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長。

而他們的典型性也囊括了當下中國社會大多數家庭的構成狀況,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張倫碩和鍾麗緹的每一次爭吵都將節目送上了熱搜,可見二人相處模式的社會代表性。而最受認可的袁成傑被公認是四個丈夫裡最寵妻子的老公,他對張倫碩的道歉指導和與老婆陳芊芊的相處模式,更戳中了不少觀眾的痛點。

他們可能正在經歷著張倫碩與鍾麗緹的矛盾,看了《我最愛的女人們》,便可以從袁成傑身上學習夫妻的相處之道,在未來生活裡有則改

之無則加勉。

單丹霞表示,她希望節目能對觀眾具有指導價值,“讓廣大觀眾在節目中,找到處理家庭問題的一些參考。比如說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需要像陳芊芊一樣,多一點撒嬌,是不是也需要像賈芬芬一樣,哪怕看到兩口子吵架了,也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保持中立。”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今年以來,現實主義題材的真人秀開始取代慢綜藝成為各大平臺的座上賓,《我最愛的女人們》在父子、夫妻等關係之上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題材,並罕見運用多重敘事展現人物關係,強情節在助推節目出圈的同時,也使得節目更具現實教育意義,將這一類型的綜藝在製作理念上的天花板又拉高了一段。

還原真實情境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如何讓綜藝更具現實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