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英雄遺體只剩三塊骨頭,龍華殯儀館這位遺體整容師復原出小戰士“最初的容顏”

近日,四川涼山森林火災中,30個衝在救援一線的年輕生命消逝,這讓千里之外的上海龍華殯儀館王剛心痛又惋惜。他的思緒拉回到3年多前,天津港大爆炸事件後,身為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的他,帶著團隊日夜為犧牲的消防官兵修復遺體,守護最後的尊嚴。他還清楚地記得,一位阿姨滿含淚水緊緊握住他的手說:“謝謝你將我的兒子還給我,謝謝你讓我見到他最後一面。”

堅守在為遺體防腐整容化妝第一線的王剛所做的,是為逝者留住最後的體面和尊嚴。近日,王剛獲得民政部最高榮譽獎“孺子牛獎”。平凡與不平凡,從來都是一對孿生兄弟。一邊是普通殯葬工人崗位,一邊是國家級榮譽,21年磨一劍的王剛,將這兩根看似難以相交的平行線,拉在了一起。

親人朋友的情緒釋放是最大肯定

“今天,我莊重地遞交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消防戰士,危險性不言而喻。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我隨時準備犧牲,體現我的人生價值。”2015年8月天津港大爆炸事件後,當王剛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部隊代表讀著已犧牲的19歲消防戰士小王的日記,泣不成聲。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王剛,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對於安撫親屬和戰友有著特殊的意義。

困難遠比想象的還要大。19歲的英雄遺體只剩下三塊骨頭和一堆骨灰,通過DNA比對才把消防戰士的遺骸聚在一起。憑著僅有的一張照片,他捕捉逝者每一個細微的面部特徵,小心翼翼地清理著遺骸表面的焦炭,對損毀的四肢拼接、縫合、整形、防腐、包紮,又進行頭部和五官重塑,最後為這位小戰士“再造”青春痘,整個過程一干就是16個小時。

當戰友看到自己的兄弟安詳地“睡”在靈床上時脫口而出:“就是喜子,就是我們的兄弟。”經歷了19個晝夜的辛勞,10名消防戰士在王剛和團隊的手中恢復了“最初的容顏”。看到修復的遺體時,親人朋友的那種情緒釋放,恰恰是對王剛所從事的這份工作的最大肯定。

龍華殯儀館,每年有近3萬逝者在這裡與親人做最後的告別。21年前,20歲的王剛踏入殯葬行業,“握住他,才會有溫度。”王剛還記得,當他第一次接觸遺體時,師傅鼓勵微微發顫的他“不要怕”,並將久病離世的高齡老人的冰涼的手掌,放在王剛的手心裡。從那一刻起,這份工作王剛堅守到了現在。

花七八個小時讓眉毛纖毫畢現

做這一行,王剛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場景。期待生命善始善終,是延續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傳統。怎樣讓逝者面容恢復如初,讓最熟悉的樣子永遠定格在他們家人心中?這個念頭,催生著王剛對這份特殊的工作精益求精。

其實談何容易。遺體整容修復涉及人體結構、解剖、病理、防腐等多門學科。可越是難,越要迎難而上,這就是王剛。他在牆上掛起了人體結構圖,買來了人體模型、頭骨模型,一有空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琢磨人體分部、結構分科、器官系統等知識……狹小的房屋裡到處堆滿了書、資料和模型,過道里也滿是他拼接的模型。解剖、病理、防腐等學科都進入了他的視野,白天一有空,就捧著書看。碰到難題,記下來。晚上和週末,就到原來的上海醫科大學“蹭課”,一“蹭”就是兩三年。

都說一萬個小時才可能成就專家。入行5年後,他的技藝有了重大突破,在面對上海一位遭遇車禍身亡的知名人士遺體時,從骨骼復原方面突破當時的技術瓶頸,短時間內完成了修復。

遺體整容整形,是殯葬行業技術含量最高的崗位。而其中“難上難”又是水泡遺體和焚燬遺體修復,堪稱水與火的考驗。在這一過程中,王剛往往要和時間賽跑,趕在追悼會舉辦前完成遺體修復。時間再緊張,他絕不容許“過得去就行”。一次對焚燬遺體修復時,第一次翻模,脫出來的模型臉部表面有氣孔,“這樣不行,重新來過!”王剛毫不猶豫。第二次脫模時,左側鼻翼位置有裂痕,也不行。第三次脫出來的模型,耳朵銜接的地方不夠完美,推翻重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直到翻出最完美的模型為止。

為了讓逝者的面容更加生動逼真,還需要種植眉毛和頭髮。他要根據臉部特寫照片,研究眉毛的深淺和走向,往往花七八個小時,才能讓眉毛和頭髮纖毫畢現。

科技力量助力“手藝活”

日常工作中,王剛做得最多的還是遺體化妝。雖然沒有高深的技術,但只要用心,就有新發現。他發現,人體直立和平躺時的表情肌分佈有所變化,“化妝時要考慮平躺的特點,勾畫輪廓,如果按照站立的感覺去畫,不會呈現理想的儀容。”

“遺體對室溫和溼度十分敏感,也會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不滿。”龍華殯儀館化妝組組員陳鈺說,王剛師傅會手把手帶教年輕人,教大家如何靜心、用心觀察。“每一具遺體都是有生命的。”比如“生氣”時,膚色會轉變;“傷心”時,體液會滲出……她從師傅身上領悟到,日常整容化妝工作看似簡單,但是真正讀懂遺體,內心有溫度,手上有溫度,才能更好地做這項工作。

雖然已做到“大師”級別,王剛的探索沒有停步。他知道,遺體整容修復還處在“手藝活”階段,仍有很多瓶頸待突破,時間、個人能力、操作工藝、標準保持等都影響到最終效果的呈現,迫切需要導入科技的力量,打開新局面。

2016年,王剛領銜的全國首家“3D打印遺體修復工作室”在龍華殯儀館成立。王剛運用骨骼復原和膠原填充等技術還原逝者容顏,並通過計算機三維掃描、虛擬成像、定點測量,利用3D雕刻機迅速刻出面部輪廓,形成“定製面具”覆蓋在臉龐上。這一突破,加快了遺體整容的速度。這也意味著,遺體修復技術從原來的手工化,一步步邁向數字化。

“現在手工活仍然佔了80%以上,計算機的工作佔20%,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能把這一比例倒置過來。”王剛期待,通過大數據的積累,可以建立一個屬於亞洲人臉型的數據庫,推動殯葬核心技術發展。

在王剛的工作室裡,一直掛著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消防英雄的照片。這是他對自己的激勵和鞭策。他不苟言笑,平時更多的閒暇時間,也濃縮在技術鑽研中。“時間特別珍貴,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幫助更多的人,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欄目主編:王海燕 文字編輯:王海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