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青春鬥》前兩天迎來大結局。

劇裡演的什麼沒人在意,就記住了導演趙寶剛之前吹的兩個牛逼:

其一是,“這劇收視不好、評分低的話,我就退休。”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其二是,“鄭爽演技炸裂”。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原本我們還期待趙寶剛憑實力拯救鄭爽演技,結果是鄭爽憑實力勸趙寶剛提前退休。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如果說12年前的《奮鬥》已經是趙寶剛對80後奮鬥生活的想當然,那麼十二年後的《青春鬥》依然是他對90後生活的誤解。

本質上趙寶剛的思路與郭敬明沒有什麼兩樣——

畢業後幾大女主住在富二代的租房裡,屁大點事兒就相互電聯求助,對方便會丟下男朋友奔向好姐們兒。

副業是工作,正事兒是談戀愛和京腔貧嘴。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海報看著就像是五大女主的分豬肉現場

說現實主義不是現實主義,畢竟我們窮、喪、忙的90後配不上這種青春;

說偶像劇不是偶像劇,畢竟男性角色的長相和造型都是父母輩的審美品位。

被趙寶剛視作90後模板的鄭爽,就更讓人沒有代入感了。

首集播出後,“鄭爽演技”立馬安排上了熱搜。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本意是想營銷鄭爽的表演轉型,結果成為了觀眾的大型吐槽現場。

首先是鄭爽的原聲,臺詞吞音、語速過快,導致不看字幕壓根就聽不清。

為了模仿京腔無處不在的兒化音讓人石化——只聽過北京人喊牛嗶,“真牛兒”是個什麼鬼才創造?

其次,作為一番女主,向真的人設卻讓人接受無能。

推不會游泳的室友下水毫無愧疚,催婚催戀勸複合堪比街坊大媽,不管是面對警察叔叔還是面試官都透著社會姐的厲害勁兒。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沒心沒肺沒教養的樣子,被評為90後最害怕的那種室友,更別說讓她來代言90後的青春了。

最後就是演技上的各種bug。

不僅一貫延續鄭爽式瞪眼咬脣嘟嘴的小動作,形體上更加放飛自我。

一邊五官扭曲一邊蹦跳奔跑的畫面,你說這是歡快陽光,我說這就是沙雕本雕: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青春鬥》這部戲,加入了鄭爽不少自主創作的部分。

聽說向真的衣服是她自己淘寶上買的,每件不超過50塊;

化妝也是自己動手,嘴角的燙傷、遮不住的黑眼圈引人注目。

其他四個女生乾淨利落、妝容精緻,只有她像是哪個落魄家庭裡出來的——“偷穿”男票的衣服,頭戴老媽的髮卡。

尤其身為一個北京知名時尚雜誌的前臺,萬年不變的運動褲+格子西服的不著調搭配,這是要顯示向真的不拘一格,還是顯示她對工作的不上心呢?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對鄭爽十分欣賞的趙寶剛,有些戲也會讓她自由發揮。

比如閨蜜錢貝貝生日,被人寵愛的樣子引得失戀的向真心理不平衡,大發牢騷。

當導演還沒想好站位的時候,鄭爽便徑直躺在KTV的桌子底下開始了表演。

喜感浮誇的場面,堪比春晚小品。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誠然,鄭爽是努力的,她太想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了。

但她所謂的演技轉型,非常依賴一些表面功夫。

而它們,無不呈現出一種矯枉過正的用力。

想證明不靠臉吃飯,於是妝化造型要多隨意有多隨意,但是失敗的形象管理難以讓人相信向真是個對男人有興趣的小美女;

想證明不是面癱演技,於是表情和動作要誇大著來、要豐富著來,卻無法演繹出不同情境里人物該有的情緒與感情。

比如創業失敗後,男友趙聰撕掉她的6萬欠條,本來是個很感動的事兒,結果她震驚之餘只是嘲諷性地“哼”了一下?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後來趙聰家裡出現變故玩消失,連畢業答辯都沒有來,向真式焦急就是坐地上嘟嘴放空??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當失蹤很久的趙聰終於出現了,她最大的反應只是瞪著眼睛討說法,卻擠不出一滴眼淚???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這就是所謂的“眼神有戲”

趙聰正式提出分手轉身跑掉時,她沒有追的動作,也不給任何情緒停頓,轉眼就沒事人一樣上車跟現男友去聚會了????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這是對趙聰思念如狂、因失戀一蹶不振的向真,該有的反應嗎?

向真這個人物,帶入了鄭爽太多個人色彩。

於是,她的表演邏輯和她本人言行一樣,讓人捉摸不透、難以理解。

很難想到,從2009年處女作《一起來看流星雨》播出至今,科班出身的鄭爽已經整整出道十週年了

十年來,我們沒有看到一個頗有天賦的新人在表演上完成蛻變,反而在爭議聲中越走越遠。

無論是專業表演,還是私人生活,鄭爽都成為了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那個人。

01. “小仙女”的前鄭爽時代

91年生人的東北妹子鄭爽,從小學習鋼琴、長笛、舞蹈等各項才藝。

16歲未滿,被媽媽送去藝考碰運氣,沒想到最後被北影、中戲、上戲三所學校同時錄取。

最後,鄭爽選擇了北影,入學時僅僅16歲,是北影07級表演系最年輕的學生。

大二的時候被湖南衛視挑中擔綱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的女主楚雨蕁,這時她還不到18歲。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2009年的相關新聞

曾經的鄭爽,用“少年英才”來形容也不為過。

儘管沒買翻拍版權的《一起來看流星雨》,被我們視作內地雷劇鼻祖,土嗨的炫富情節多年後依然被群嘲不休。

但是很少有人對當時的鄭爽表示不滿。

鵝蛋臉、嬰兒肥,略微內雙的杏眼清澈有神;

斜扎馬尾,軟萌劉海,潔白的牙齒喜歡咬著櫻紅的嘴脣。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18歲毫無表演經驗的鄭爽,當時只有通過模仿大S的臺版杉菜來把握人物。

只是年齡(24VS18)和長相(寡薄VS圓潤)上的差異,鄭爽看著並沒有大S的氣勢和潑辣。

但鄭爽也有鄭爽的優勢,嬉笑怒罵更有小女孩的嬌俏和天真。

就算野蠻起來,依然很可愛。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而且,該活潑就活潑,該憂鬱就憂鬱,該掉眼淚就掉眼淚。

演技即使單一,但起碼正確。

這些,在當時的偶像劇裡就足夠用了。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儘管楚雨蕁將鄭爽的經典小動作發揚光大,楚雨蕁也集新人的膚淺演技於一身。

但是多年後再回首,我們哪裡能想到這已經是芒果偶像劇裡的上乘女主。

想到“落跑甜心”的青光眼和鹿小葵的“加油”,很難不對楚雨蕁加幾分情懷分。

經過2009年到2010年兩部《流星雨》,作為天娛新星的鄭爽,正式成為了芒果臺的親閨女。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不管新劇的爭議和評價如何,關注度和話題度是不缺的。

2011年陳嘉上執導,孫儷、鄧超主演《畫壁》上映。

雖然只是《畫皮》的狗尾續貂之作,但出演大製作商業片,幾乎是每個演藝新星進入上升期的第一步臺階。

對於鄭爽來說,意義重大。

懵懂清純的牡丹,屬於鄭爽本色出演,沒有難度,而且討喜。

最後幫助鄭爽拿到了金像獎最佳新人的提名。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自此,山寨版杉菜成為過去式,鄭爽有了新的江湖稱號——“小仙女”。

誰能想到,這個時期,幾乎已經是鄭爽的顏值巔峰和觀眾緣巔峰。

在此之後,鄭爽進入了她第一個事業拐點。

她沒有繼續高大上的電影咖路線,也沒有挑選有影響力的電視劇本子。

而是心甘情願地和當時的男友張翰進行事業捆綁。

在她與張翰搭檔的多部作品中,除了《勝女的代價2》尚存一點IP影響力,其他都是沒有任何水花的作品。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當初戀愛腦的鄭爽,為男友推掉多部作品邀約,而且拒絕與其他男演員拍吻戲,甚至是擁抱。

任性舉動,無異於自毀前程。

但好歹,兩人當初的確甜蜜得讓人羨慕。

有一次張翰上快樂大本營,凌晨三點,節目組讓他打電話給鄭爽,問她能不能為自己家親戚捐獻骨髓。

睡意朦朧的鄭爽一點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聽到這個回答的張翰,瞬間感動得眼眶泛紅。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2014年,張翰在綜藝《花兒與少年》裡還回憶了一則浪漫往事。

某個大雪天,張翰和鄭爽開車去玩,鑰匙卻不小心掉在雪裡找不到了。

他本打算拿鏟子把積雪都剷掉,回頭就看見鄭爽正趴在雪地裡給他找鑰匙。

張翰感嘆那一刻,“我認定了她”。

在節目中看到旋轉木馬,張翰稱想起他的公主;坐車時想起與鄭爽的歌,就忍不住哼唱起來;採訪時談到未來的妻子,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

大眾眼裡的霸總愛情現實版,教主和baby當時都得退居其次了。

02. “社會你爽姐” 的進化史

節目裡的甜蜜尚在發酵,現實中的愛情便急著翻篇。

《花兒與少年》前腳剛播完,另一邊鄭爽就在媒體面前單方面宣佈與張翰分手。

5年愛情的崩塌,其實並非無跡可尋。

鄭爽小張翰7歲,小女孩天真率性,大男孩溫暖有愛,只是有點大男子主義。

陷入愛河的鄭爽享受被愛與被保護,甚至做好為他犧牲事業、早早相夫教子的打算。

但大器晚成的張翰卻有著很重的思想包袱,成名之後困於無法進步的現狀,甚至得了抑鬱症。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懵懂的鄭爽卻沒有這種煩惱,許多問題上她只知道“聽翰哥的”。

人生規劃的相悖,以及對張翰的嚴重依賴,導致鄭爽很快產生了不安的心理。

為了更加自信,她揹著張翰去做了整容。

當時在《古劍奇譚》的發佈會現場,記者向鄭爽拋了一個鉤子:

有網友說你整容了,你有什麼要澄清的嗎?

誰料鄭爽直接咬鉤了,大方承認整容,身邊本想看她反應的楊冪頓時一臉尷尬: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於是,22歲的鄭爽,成為了當紅女星中主動承認整容的第一人。

也是在這個場合,她單方面公佈了與張翰的戀情,絲毫不害怕打宣傳團隊和張翰的臉。

幾乎從整容事件之後,大眾印象裡那個清純率真的小爽、初戀臉的小仙女,從臉到行事畫風都開始朝著崩壞的方向發展。

人們看到一個越來越頹喪的鄭爽,素顏、抽菸、暴瘦......完全放棄了公眾形象的管理。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只是在5年轟動的“翰爽戀”中,鄭爽始終扮演了一個愛得更深、付出更多,且被辜負的弱者形象

這些新聞並沒有讓路人對她產生真正的印象崩塌,反倒都在“心疼”她的身體狀況。

甚至因為其遊離在娛樂圈邊緣的獨特畫風,收穫了一大批“性格粉”。

部分入戲更深的觀眾,要麼將自己同樣代入這種弱者位置,要麼想要充當她的保護者。

這部分人,成為鄭爽的鐵桿粉絲,在後來無數涉及她的網絡撕X大戰中,扮演了最強大的殺傷性武器。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在大眾眼裡,鄭爽變得敏感脆弱、畫風詭異,都是因為在這段愛情裡受了太大的傷害。

鄭爽本人也多次在採訪中表達一個意思:

以前比較天真,把愛情看得太過重要,現在不會了。

2016年2月15日,鄭爽宣佈與天娛解約,自己成立工作室。

邁向了“做自己”的自由大道。

當老闆的自主權,充分滿足了鄭爽的表達欲和創作欲。

註冊微博小號,為粉絲專門創建APP,出版個人書籍《鄭爽的書》,在《保姆手冊》裡首次擔任編劇。

結果我們知道了,她的個人表達,讓大眾重新開始審視這位一貫被輿論同情的90後小花。

在社交平臺上,鄭爽爆隱私、爆粗口、懟社會。

看不慣這種行為的老粉也照樣被她用粗鄙的詞彙咒罵,挑起粉絲之間的“內鬥”。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這段時間內放飛自我的言行,使得大眾對她的稱呼逐漸變成了“社會我爽姐”

向真在劇裡習慣性的白眼、二郎腿動作,很多人早在鄭爽的現場宣傳、真人秀綜藝裡屢見不鮮。

比如旅行類綜藝《花兒與少年》裡,她拿腳直接踩在盥洗盆上;

在《夏至未至》的發佈會上,她對其他女演員撇嘴、飛白眼;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在競技類綜藝《這就是鐵甲》裡,面對判決不公,她直接情緒失控、破口大罵;

在喜劇類綜藝《喜劇總動員2》裡,排練時對小導演挑釁道:你敢挑戰我嗎?

這壓根不是什麼真性情,而已近乎行跡癲狂了。

在自傳性質的書裡,鄭爽爆料了與胡彥斌的戀愛細節。

這些美其名曰表達愛與不捨的“100件小事”,其中有幾條暗戳戳指控胡彥斌“用情不專”。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鄭爽爸爸也參與助攻,公開說胡彥斌“太花心”。

出道20年的音樂才子,因為這段戀情,一直被對方粉絲攻擊外貌,分手後還要遭受汙衊。

氣得胡彥斌寫了一首《高手》予以回擊。

我是高手 你不是我的對手

十年以後 也別再做朋友

深愛的感覺會被利用

善良的人無法走到最後

我是高手 你不是我的對手

我在熱搜 你在走丟

有的路千萬不能回頭

有的人見了也別再招手

才華的力量讓胡彥斌扭轉了“戰局”,贏得了輿論的同情。

而無論與鄭爽談戀愛還是與之合作的男明星,都會因為鄭爽遭受攻擊。

最扯的是,與鄭爽合作《這就是鐵甲》的撒貝寧,也在綜藝裡一度被黑得很慘。

敗壞了路人緣的鄭爽,於是又被人稱為“娛樂圈百草枯”。

一波又一波的放飛舉動後,面對鄭爽的出格行為,大眾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強了。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宣傳新劇《青春鬥》時自扇耳光

於是一個曾經的國民小花,背對觀眾,越走越遠。

03.娛樂圈異數是如何煉成的?

此前在《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鄭爽臺下拒絕和任嘉倫排練,臺上直接笑場。

她的表現,讓觀眾不止對她的專業能力感到無奈,甚至對她的精神狀態感到擔憂。

對於鄭爽,表演教練劉天池做過很好的判斷:

面對外界環境,鄭爽會分裂出一個飛揚的人格,這個飛揚的人格可以面對任何表揚與謾罵。

而真實的她,害怕與人擁抱交往,遇事喜歡往後退。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從真人秀裡也可以看到,鄭爽稱呼自己是四次元,常常自說自話,自己跟自己玩。

跟人說話的時候,哪怕是在拍感情戲,眼神都喜歡閃躲。

《微微一笑很傾城》裡吻戲很多,每當楊洋吻得很投入的時候,鄭爽總是抿著嘴表情呆滯。

這時我的腦海總是想起凡凡的怒吼:你知不知道我最恨你像塊木頭一樣。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當初拍《流星雨》時便是如此。

四個男孩常在一起玩,但鄭爽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獨自吃飯。

張翰稱鄭爽是一個很慢熱的人,尤其不知道跟男生怎麼相處。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許多人將鄭爽的性格大變,歸因於情傷。

但她的內向、敏感、自卑,表現得更早。

鄭爽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殷實的家庭中。

媽媽是熱情奔放的文藝女青年,還在酒吧當過駐唱歌手,立志將女兒培養成一個有藝術修養的小淑女。

所以鄭爽很小就有登臺表演的經驗,也曾是個活潑陽光、能吃愛喝、文化藝術兩手抓的小學霸。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遼寧春晚上,鄭爽與宋丹丹的合影

為了鄭爽高額的藝術課學費,爸爸鄭成華更加勤勉地掙錢養家。

在明星親子綜藝《旋風孝子》裡,爽爸總是流露出對女兒小時候的懷念。

“那時候你多陽光,多快樂啊。”

轉折發生在鄭爽12歲那年,父母送她一個人去成都異地學藝。

節目中,鄭爽對父母當年的決定懷有心結。

從父女的對話裡,似乎還透露出鄭爽上學時被孤立欺負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而且都說鄭爽進入娛樂圈,是為了圓母親未竟的演員夢。

校園霸凌導致的童年創傷,父母教育施加的成長壓力,似乎非常適合用來解釋一個人的性格變化。

鄭爽還說,這份經歷讓自己學會不依賴任何人,只相信自己。

彷彿一夜之間徹底將自己的心門關閉了起來。

但後來鄭爽的昔日室友出來闢謠:住一起摩擦肯定有,但是排擠和歧視肯定沒有。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圖源關愛八卦者協會

而且外地求學只有兩年,父母還每天打電話,平時也有回家的機會。

也不至於有造成多深的心理陰影。

於是輿論又向著鄭爽自導自演、賣慘博關注的方向發展。

鄭爽究竟何以成為一個失控的娛樂圈異數?

拋卻那些苦大仇深的過度解讀,在我看來,她不過是一個沒有正常成長起來的巨嬰而已。

裡面有父母對她的剝奪,也有她一直利用父母的歉疚,拒絕直面成長壓力的懶惰。

《旋風孝子》裡,鄭爽和爸爸幾乎角色互換了過來。

鄭爽是嘮嘮叨叨教育爸爸的那個人,爽爸幾乎不敢反駁她的意見。

比如就多講了一句讓她多吃飯,鄭爽可以發牢騷、生悶氣、哭著寫信輪番上演。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在12歲這樣一個心理和生理都開始發育的階段,開始擁有自己的小世界,開始滋養祕密,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成長階段。

但生性敏感的鄭爽不這麼認為。

遠離父母庇護後,她就習慣性地將自己封閉起來,以對抗可能出現的不美好、不確定。

外界對她來說,充滿了危險,複雜的娛樂圈對她來說尤其是。

不管面對任何社交關係,她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放在弱者受害者的位置上。

愛情上也是如此,她一手決定戀情的生與死,而不選擇與對方理性溝通。

在別人沒反應過來之前,她心裡也許已經上演了無數“自抱自泣”的苦情大戲。

這樣的自憐自艾,也是她在《花少》裡導致脫粉、招黑的主要原因。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出現問題時不理智解決,只是喋喋不休地堅持自己的立場。

在捅婁子之後,再一個人委屈掉淚。

本來是自己做錯事情,最後往往像是自己遭受了欺負。

這種弱者姿態,某種程度上就是推卸責任的一種表現。

就像某知乎用戶說的那樣,“她,為了父母出道,為了男友整容,為了觀眾爆瘦,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為了她自己。”

實際上,“自己”是鄭爽的一個高頻詞。

《鄭爽的書》的序言裡,她說道:“做自己堅持的人,很辛苦。做隨波逐流的人,很無趣。”

在真人秀裡,她承認自己很固執,堅持自我,總覺得有自己的道理。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誠然,鄭爽是有主見的。

只是這種主見並非來自了解世界後的內化與總結。

她主動隔絕對她不利的信息,她理解不了的信息;她將工作室交給父母打理,給所謂的“正版粉絲”專供APP。

將娛樂圈的惡意隔絕在外,只享受友善的信任與支持。

她有著獨特的頻道,於是認為是這個世界的頻道出了問題,並拒絕與之溝通。

若別人提出質疑,她又擺出受害者姿態,認為這是來自輿論對弱者的圍攻。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總之,全世界都要遷就她。

敏感的心將成長的壓力無限放大,可在實際行動上卻未付出相應的努力。

她不止一次表達自己熱愛表演,但是卻一次又一次被曝出不敬業的新聞:

什麼拍攝素材不夠靠替身,不配合宣傳鴿男主,戲未拍完去旅遊......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她也想創造不一樣的角色,但是對演技的理解卻只限於加上各種各樣的小動作。

《微微一笑很傾城》裡,貝微微終於在楚雨蕁瞪眼、咬脣、嘟嘴的三部曲之外,學會了捂臉羞澀;

《青春鬥》裡,向真從銀幕女神形象轉型女漢子,她為此學會了毫無偶像包袱的鬼畜表情。

「做自己」的鄭爽真的有「自己」嗎?

首次編劇的《保姆手冊》,不過是在偶像劇套路上,加上了她的“科幻”腦洞和娛樂圈揭祕。

豆瓣網友給予了3.3分的肯定。

當熱度差不多的同齡小花,已經紛紛折桂金馬、金像影后,開始集郵大導大片資源,開始投資品相不錯的電影和電視劇,同班的景甜再不濟也去好萊塢打遍了醬油、開闊了眼界。

只有鄭爽,活在自己營造的獨立王國裡,受益於她看不慣的娛樂圈對她的消費與圍觀。

演技卻是十年如一日。

“做自己”是個深奧的存在主義問題,是每個人對成長的艱難探索。

“自己”並不等於“自我”,理想的獨立個體究竟是什麼樣?

28歲未成年的鄭爽,其實根本不懂。

推薦閱讀

娛樂圈照妖鏡!被深夜約談的視覺中國,竟然曾是女明星的真正噩夢

評論的人!成為你們村的美麗傳說

轉發的人!永遠可以跟隨自己的內心

點讚的人!中國電影將因你變得更好

打賞的人!人生必將迎來無限精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