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科普宣教模式自成體系

正能量 社會 人民網 2017-05-15

如何滿足居民渴望普及科學知識日益強烈的需求?如何拉近科技與百姓的距離,帶給居民實惠和便捷?濱海新區漢沽街前坨里社區結合社區實際,立足社區資源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探索深化社區科普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初步形成了具有社區特色、自成體系的社區科普宣傳教育模式,提升了社區的生命力、影響力和凝聚力。

加強科普陣地建設

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提倡科學方法是貫徹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實踐,也是社區科普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記者瞭解到,為強化社區居民的科教意識,確保社區科普活動陣地更好地發揮作用,社區利用各種渠道,通過自籌經費,來完善社區科普宣傳設施建設。

據悉,社區對於轄區內大小宣傳欄、宣傳牌做好更新和維護,定期更新、豐富科普宣傳欄、健康教育宣傳欄、計生宣傳欄的宣傳內容。同時,定期購置科教必需用品,充實社區閱覽室、活動中心,並專人負責全天候向社區居民開放,使社區居民經常自我充電,及時獲得新的科普信息,為普及居民科普知識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在這個數字化信息時代,新媒體已經變得更加成熟,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利用新媒體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通過互聯網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讓科學知識在社區內流動。社區的工作方法及形式也逐漸數字化,通過社區數字化的普及,網格化、智能化的運用,從而達到最佳的社區管理和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數字化、管理效率化、生活便捷化的環境,促進了科普知識的普及和運用。

科普活動持續不斷

多年來,前坨里社區廣泛發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科普活動,努力打造社區科普主題項目,科普氛圍瀰漫在整個社區。

記者瞭解到,社區積極發揮社區科普宣傳員和科普宣傳志願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科教基地、社區居民活動室、社區轄區單位、健身園等場所,舉辦科普講座、健康體檢、放映科普宣傳片,發放優生優育、預防艾滋、三高防治等科普資料,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同時,組織社區科普志願者積極參與特殊節日的社區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比如利用節水日普及居民群眾節能環保、節水知識,樹立人水和諧的節水理念為宣傳重點,開展以“節水全民行動,共建生態家園”為主題的宣傳週活動。倡導居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節約每一滴水等。在社區的大舞臺上,通過這些內涵豐富、寓教於樂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科學思想,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科學文化素養,而且增強了社區居民投身社區建設的凝聚力、向心力。

狠抓青少年科普教育

青少年是科普宣傳工作的主要對象,在青少年中開展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社區科普宣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介紹,依託快樂營地俱樂部,前坨里社區開辦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班,開設普法課,普及法律常識,在社區內廣泛向青少年進行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努力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氛圍。同時,利用寒暑假,社區積極組織青少年開展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影片、寫一篇好文章、參加一次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參觀一個愛國基地的五個一主題活動,加強對青少年群體的科普教育。不但提高了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樹立了科學觀和法制觀,而且活躍了他們的生活,有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今後,前坨里社區將不斷克服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讓科普充分融入居民生活。(記者 王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