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臨西縣一村莊舉辦敬老餃子宴 重塑家風好傳統

正能量 社會 燕趙都市報 2017-05-15

吃餃子、看演出,還有免費理髮的義工,5月14日是農曆四月十九,同時這一天又是母親節,對於臨西縣呂寨鎮郝村的老人來說是最快樂的一天,從2015年起,郝村就在村裡擺起了敬老餃子宴,並約定農曆每月十九就是老人們歡聚的日子。就在這一天,由村民路振全投資建立的敬老孝親活動中心正式成立,可容納更多的老人同時就餐。

邢臺臨西縣一村莊舉辦敬老餃子宴 重塑家風好傳統

千人同聚敬老餃子宴

5月14日10時多,記者來到郝村村北新建設的敬老孝親活動中心,院子裡坐滿了上年紀的老人,還有到處忙碌的義工,老人們一邊聊天,一邊包著餃子,時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舞臺上正在上演精彩的文藝節目,這是臨西縣文化館和義工們送給老人們的禮物。

記者發現來這裡包餃子、吃餃子的老人不僅僅是郝村老人,還有從二十多公里外專程趕過來的。“我們是老官寨鄉的,來過好幾次了,氣氛特別好,還能拉家常,吃不吃餃子不要緊,主要是這裡熱鬧。”老人高興地說,人老了兒女們在身邊少,最害怕孤獨。

“最初是我們村的100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慢慢地人越來越多,平常有四五百人,今天最少得1000多人了。”郝村黨支部書記郝家恩說。

邢臺臨西縣一村莊舉辦敬老餃子宴 重塑家風好傳統

為了父親的囑託

請老人們吃餃子

郝村的敬老餃子宴從2015年開始,已經舉辦了兩年多,最初的發起人就是該村村民路振全。在現場,記者見到了忙碌的路振全,今年已經56歲的他,主要做建築工程,經過多年經營有了一定積蓄。“我的父親是新中國成立後郝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從小就教我們做好人、做好事,他去世前說,兄弟姐妹們要團結友愛,孝敬老人。”路振全說,妻子已經做了七、八年的義工,後來和鎮裡的領導、村裡的幹部溝通,決定在郝村請村裡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吃餃子,就定在農曆每月十九。

在第一次的餃子宴上,路振全出資購買了全部所需用品,邀請來村裡的100多位老人,當有的老人接過端上桌的餃子時,眼裡就落淚了,一次小小的觸動,讓他決定把餃子宴辦下去。

“最早是在村裡的大隊部,人越來越多實在站不下了,後來經過鎮裡的領導協調,在村北征用了4.3畝土地,去年9月開始動工,興建敬老孝親活動中心。”路振全說,最初預計投資五、六十萬,但現在已經超過了100萬,承建的費用也由他承擔,除了擴容餃子宴的場地,活動中心還具備養老院的功能,同時還準備建立針對中小學生敬老孝親的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邢臺臨西縣一村莊舉辦敬老餃子宴 重塑家風好傳統

餃子宴

帶動一個村風氣的轉變

請老人們吃餃子是一種敬老孝親的表現,但孝敬老人不僅僅是一種形式,郝村黨支部在餃子宴的基礎上,每年年底評選好兒媳、慈母孝子。“沒想到效果真不錯,通過評選帶動了村裡的很多人,形成了全村敬老的風氣。”郝家恩說。

“我還有一個想法,今年評選好兒媳的時候,做一個錦旗送到她的孃家去,讓孃家人也跟著光榮。”路振全的這一提法獲得了一致贊同。“孝道小鎮也是我們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目標,現在轄區的姚樓村、石佛寺村也有了餃子宴。”呂寨鎮書記趙永強告訴記者,利用現有的資源做好孝道文化,讓敬老孝親成為整個鎮的風氣。

在郝村敬老孝親活動中心的牆上寫著:一個村,一口鍋,一家人。如今,村中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越來越多,這與村裡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不無關係,有這麼一個平臺讓他們聊聊天,解解悶兒,相信這裡的老人更幸福。

(燕趙都市報 記者 盧玉輝)

相關推薦

推薦中...